...

作者: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建著,譯者-渠海霞

以前,我是一個特别害怕沖突的女孩,我會因為别人的看法而對自己的信心動搖,也會因為别人的批判懷疑自己。生活是越過越不自在,總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都是被别人的言語和眼光主宰着。我内心極其渴求找到解脫,很想好好為自己而活。2017年被其書名《被讨厭的勇氣》深深吸引而買下,心想我可以通過這本書找到内心的答案嗎?


...

《被讨厭的勇氣》是一本自我發現與療愈的心理自助書。作者是日籍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建,譯者是渠海霞 。本書采用對話的形式,以青年(化身為一般人)和哲人(阿德勒學派的代言人)的對話,深入淺出把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帶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書中通過一般人的生活議題進行讨論,要點很多時候都讓人有當頭棒喝的覺醒效果。

就我自己内心的問題,我從書中的四個概念得到解放

(一)目的論---解除我對過去的看法

...

以前對過去的看法是秉持 “原因論”,會覺得是過去主宰了我的今天。原因論讓我感到無助,因為我不能回到過去,改變不到過去,所以原因論給我的是止步不前的句号。而《被讨厭的勇氣》的哲人說:“大家都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活着” “發生什麼不重要,我們怎樣看待事情才重要”。這就如出生在相同家庭的孩子,他們有着相似的童年際遇,但卻有戛然不同的人生,是他們的内心的想法和人生的目的讓他們分道揚镳,走向自己選擇的人生。

(二)共同體-----解除人際關系的煩惱

...

以往我對複雜的人際關系感到疑惑,總覺得在一件事上很難存在兩個的立場,總覺得立場不一樣就是對立,我總處在不懂維護自身立場的困境,而選擇不甘心地退讓妥協。後來發現這樣的人際關系不健康,自己也不快樂。書中提出“所有的關系是平等的,應該堅持有自己的主張”,通過引導之星---自我接納(接納自己内心的想法與立場),他者信賴(把對方視為夥伴地信賴)和他者貢獻(把信賴的人放在心上為之貢獻),這樣的人際關系是完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持這樣的共同體處理人際關系就會讓我們從人際關系的束博得到解放。

(三)自卑---解除學習心理的障礙


...

自卑感一直潛藏在我的内心,以往遇見優秀的朋友都會不知覺地和對方比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人。我以為那是我的個性,會永遠伴随着我。從書中了解到的“自卑感”,讓我明白到原來自己的自卑感源自于自己想追求優越性的取向。自卑感也可以有正向的發展,隻要糾正自己的心态,當覺得自己不如人的時候,就應該敞開心房,細心觀察别人的優勝之處,好好向對方學習,不要有跟對方比的心,而是要跟理想的自己比,讓自己越來越進步。

(四)活在當下---解除過度盼望未來

...

人很多時候都是活在展望未來的狀态,時時都想“以後我成功了,就。。。。”“當我找到我的理想工作後,我就會快樂”。這些都是人們對未來過度的盼望,而沒有在此時此刻就把自己活過來。大家都重視結果,多于重視過程。我也是那樣的一個人,當有個點子的時候,我就會很快想這點子的結果,然後算一算這點子要付出的辛勞,這樣就打退堂鼓了,所以我一直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熱愛和渴望的興趣。現在我盡可能把自己拉回當下,調整自己對未來過度的盼望,好好地活在當下。

終結一下我對《被讨厭的勇氣》的看法

我覺得《被讨厭的勇氣》最核心的思想是提倡“自我解放”。日常的生活裡, 我們似乎都牢困在“想得到别人的認可”,“害怕别人對自己的看法”的枷鎖裡,活得不自由。而真正的自由,就是沖破這些誤區,不再約束于人與人之間的眼光。

如果被讨厭可以讓我們更喜歡和更接納自己, 你會選擇被讨厭嗎?

如果被讨厭可以贖回我們的人生自由, 你還會懼怕嗎?

2017年, 看完這本書後, 我學習說"不", 學習鼓起勇氣"被讨厭"。然而, 我内心真的多了份自由。回顧這本書, 回顧自己這些年的時光, 我發現原來"可怕的不是被别人讨厭, 而是不能自我接納。

當我們具備不被認可和被讨厭的勇氣的時候,就會贖回我們的人生自由,把我們從“過去” “人際關系”和 “未來”的課題中解放,讓我們重獲自由。一起來被讨厭吧!

朋友,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分享歡迎關注哦!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