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别裁上》南懷瑾(更新)

對于内心浮躁,古文其實便是一方妙藥,愈讀愈靜,起初對于論語,懷着一顆崇敬之心,認為如果我不能安靜下來便不能體會到其所要表達的内涵,但是其實恰恰是這種想法阻礙了我們去親近它,用平常心去讀去感悟,如春風化雨般一點點滋潤自己,其實慢慢的便會沉靜下來。南懷瑾先生的解讀,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恨不得将其所言都能記錄下來,然文字頗多,便取其中我之前所誤解的,還有極好的觀點進行了摘錄,僅個人觀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學而第一:(個人求學的宗旨)

  以全部《論語》來講,它本身就有一貫的系統,完全是對的,我們不需要以新的觀念來割裂它。

  中國曆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仁之所至,義所當然。”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孔子

  “齊家”既是社會思想。中國“齊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結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過去的中國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謂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許多的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處,像宗族的發展,即由此而起。

  “敬事而信”,敬事,對一件事認真的做,一項職務甯可不接受,既然接受了就要認真去做,現在就有許多人不敬其事的。

  所謂做學問,是要從人生的經驗去體會,并不是讀死書。假使一個人文章寫得好,隻能說他文學好;這個人知識淵博,隻能說他“見聞廣博”,不一定能說他有學問。一個人即使沒有讀過書,可是他做人做事完全對了,就是有學問。

  “君道”“臣道”“師道”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謹慎和拘謹是兩回事,有些人做事很拘謹,過分了就是小器。呂端是宋朝的一個名宰相,看起來笨笨的,其實并不笨,這是他的修養,在處理大事的時候,他是絕不馬虎的。

  孔子在《禮記》中“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性的問題,一個生活的問題。而“食色性也”是與孟子同時的告子所言,并非孔子。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迹,願迹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原心不原迹”,就是隻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個人很窮,想買一罐奶粉給父母吃,但是實在沒有錢,買不起,因此心裡很痛苦,隻有希望以後慢慢存錢買給父母吃。隻要有這個心,隻要他的這份情感是真的,我們就不能說他不孝。“原迹貧無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實上物質上有表現,那窮人家裡就沒有孝子了。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你能夠思想,你就存在。

      ————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裡的重是自重,現在來講就是自尊心,自信。當一個人沒有自信心不重視自己,學則不固,學問是不穩固的,這個知識對你沒有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而“無友不如己者”并不是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這樣的解讀過于勢利了,應該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而這一句就是尊重他人。我們要自尊,也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尊心。而人與人相交,各有各的長處,所謂“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其長處,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敢于試錯,敢于改錯。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追遠,并非所言孝道,古人所言,慎其終者,是說對過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們要懷念他,則民德歸厚矣,将其解釋成,如果大家都能孝順父母,孝于祖宗的話,社會風氣就趨于厚道了。

這是有問題的,意思對,但牽強附會。“終”就是結果,“遠”就是很遠的遠因,用現在的話說,一個人要想有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欲慎其終者,先追其遠。”每件事的結果,都是由那遠因來的。佛學中“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也是如此。所以慎終追遠,是說與其要好的結果,不如要好的開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西方俗語,而當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則“民德歸厚矣”,社會道德的風氣,自然就歸于厚道嚴謹了。

  “溫良恭儉讓”,讓,謙讓友好,理性,把自己放到最後的。

  “世事正須高著眼,宦情不厭少低頭”,對于世态的變化,未來的發展,要有眼光,要看的遠大。“宦情”是做官的情态,要有人格,并不讨厭“少低頭”不能将就人家,要疏通知遠。

  在《禮記》中有一篇《經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平易善良),《樂》教也;絮靜精微,《易》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屬辭比事,雖然古代的社會形态與我們不同,但原則卻并無兩樣,所以讀了春秋,知道某一件事發生過,古人也曾有這樣一件事情,他的善惡,處理方法都知道,即“比事”。

        ————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禮之用,和為貴”,即禮的哲學。禮是中和作用,說大一點就是和平。人與人之間是會有偏差的,事與事之間彼此有矛盾;中和這個矛盾,調整這個偏差,就靠禮。法律也即力的作用,無禮無序,“和為貴”,就是調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無論大小事宜,以禮處理,失去了禮的精神會出毛病。而對一件事,“知和而和”,了解他的中和之道,而去調整它,所以禮義的基本精神,是調節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又要重新調整。

  哲學大緻分為兩個範圍,以中國道理來講,一個是形而上的,一個是形而下的;所謂形而下的,是宇宙一切學問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中國人叫做“道”。

      ————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說明學問的道理,并不是隻讀死書,而是注重現實人生中的為人處事。孔子說生活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居無求安”,住的地方,隻要适當,就能安貧樂道,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追求過分的享受。“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責任,要敏捷馬上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指做玉石的方法,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鋸子弄開石頭叫做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頭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叫做磋;玉磋出來了以後,在慢慢的把它雕琢,即琢;然後又加上磨光,使這玉發出美麗奪目的光彩,就是磨。切,磋,琢,磨,這就是譬喻教育。一個人天生下來,接受教育,然後慢慢從人生經驗中去體會。

  “告諸往而知來者”,懂了過去就要知道未來,即詩的精神。


...



  為政第二:(為學的外用)

(康熙八歲當皇帝,十四歲親政,六十九歲去世,在位六十一年)

  為何稱曆史為“春秋”,而不為“冬夏”呢?——中國的文化是自天文來的,我們知道一年似的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長,都不平均。隻有在春天二月份和秋天八月間,“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就是在經緯度上,白晝黑夜一樣長,其後不冷不熱很溫和,所以稱曆史為春秋。

  “其所由來者漸矣”總有個原因的。

  “思無邪”,人的思想一定有問題,不經過文化的教育,不經過嚴正的教育,不會走上正道,整理詩三百,為了思無邪。

  不管是為政還是做事,是要靠人生經驗的積累,而人生經驗積累成什麼東西呢?——人情世故。“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徹了解事物,懂得過去,現在,未來。

  —— “慷慨捐軀易,從容就義難”

  何謂孝?“父母唯其疾之憂”——對父母能付出當自己孩子生病的時候,那種程度的關心,才是孝道。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

子遊那一則,孔子所言,現在的人不懂孝,以為隻要能夠養活父母,有飯給他們吃,像現在一樣,每個月寄錢回去,老太太老先生雖然在家裡孤孤獨獨,“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看到錢也會有些許歡喜。所以現在的人,以為贍養父母即為孝,但是“犬馬皆能有養”,飼養一隻狗一匹馬都要給它喂飽,所以光是養而沒有愛,不是真孝。孝順不是一種形式,并不等同于養狗養馬。

子夏那一則,孔子所言,“色難”,即态度問題,上面那一則中就有“不敬,何以為孝”就是态度問題,“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的時候,做後輩兒女的,看見父母掃地,接過掃把來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先輩吃,“曾是以為孝乎?”這樣就是孝麼,替長輩做了事,讓長輩吃上好吃的,不一定就是孝了。為何?因為“色難”,态度很難。就像一個人下班回家很累了,而爸爸躺在床讓他倒一杯水,做兒女的水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着臉,冷着臉,把茶重重的一擱,父母會很難過。

  ——“溫故而知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何謂君子?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包羅萬象,對每一個人都一樣

“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南懷瑾先生這裡舉了一個香煙的例子,很通俗也很直接,明明知道抽香煙是不應該抽的,即“看得破”,但是兜裡總是揣着一包香煙,這是“忍不過”;而對于很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但是做起來就覺得不行,就是“想得到,做不來。”


...



八佾第三:(把第一與第二結合,以個人的内聖為學,乃至于外用的為政,綜合起來的文化精神)

  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開始變壞,是由有權勢的人所引導的。所謂亂自上生。

  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複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所謂“繪事後素”,繪畫完成後才顯出素色的可貴。而這句話延伸到人生哲學中,就是一個人從絢爛歸于平淡,好比裝修一間房,一定要留适當的空間。

而這裡的“素”,即平淡。“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所謂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人。嘗過世間百味,最後歸于平淡。

(  管子“民以食為天”,即為飲食的問題。)

——  “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個人真的做壞人,做壞事,怎樣禱告都沒用,任何菩薩都不能保佑你。所謂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心中的。換句話說,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受外來的庇護。假使近教堂,上帝就保佑,那麼上帝首先就翻了接受賄賂的罪過了。

  (每個月的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月暗為晦。) 

——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谄也。”

自己所做,總會有些是非言語,你盡職盡責,偏生有人覺得你谄媚虛僞,若是不堅定的,便會動搖,受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而我們其實應該像《逍遙遊》裡的那個宋榮子“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建立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見解,扪心自問而無憾即可。

  諸葛的誡子之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成才,非京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先生的這一篇《誡子書》充分體現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養。他教導兒子以“靜”來做學問,以“儉”修身,儉不僅是節約用錢,自己的身體與精神也要保養,簡單明了幹淨利落,即為“儉”。

“非淡泊無以明志”,養德;“非甯靜無以緻遠”,修身。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是求學的道理,心境要甯靜才能去求學,才能要靠學問培養出來,而學問從哪裡來?“非靜無以成學”,你安靜下來學的進去。

“慆慢則不能研精”,慆慢也就是“驕傲”的這個“驕”字。其實驕傲兩個字是分開用的:沒有内容自以為了不起的是驕,有内容但看不起人的為傲,其後連起來即為驕傲。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在現在中對于“淫”的解釋過于狹隘了,在古文中的“淫”,有時候是廣義的解釋:淫者,過也,就是過度了。譬如原定講兩個小時的話,如果講了兩個半小時,把人家累壞了,在古文中就可以寫到:“淫也”;又如雨下得多了,就是“淫雨”。所以關雎樂而不淫,就是不過分。中國人素來對于性,情以及愛的處理,有一個原則,就是所謂“發乎情,止乎禮。”隻要合理,即不會成為罪惡。(修身要把握詩的感情,從政也要把握詩的情操)

——“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經做成的事不用再說了,已經在做的事情不要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情也不必再追究了。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與多人做人做事過分尖刻或者涼薄,什麼是刻?所謂“察察知明”,為人過于精明,坐部下的就不容易發揮他自己的才能。因此中國古人在政治領導上都采用道家老子的思想。

在這裡南懷瑾老先生舉了一個例子,唐明皇因為安史之亂從京城逃走,一直逃到了四川成都,終于靠郭子儀打敗了安祿山,收複兩京,還都。郭子儀也因功封王,唐代宗把公主下嫁給郭子儀的兒子。有一次小兩口吵架,郭子儀的兒子就說,公主有什麼稀罕,你父親的天下,若不是我父親替你們打回來,還有你公主當麼?這句話确實過分了,公主氣不過,回宮去報告唐代宗。郭子儀聽了兒子的報告,也吓壞了,馬上把兒子綁起來送進宮中。唐代宗知道後安慰了女兒一番,看到郭子儀把兒子綁進宮來,他對郭子儀說,他們小兩口吵架是年輕的常事,你去管他幹嘛?

正所謂“不癡不聾,不做阿姑阿翁”,當一個人有“察察之明”,下面部下就難為了。這是八佾的最後一篇,引用孔子對于那個時代的批評作為結尾,别有韻味。

  裡仁第四:(我們做人的立足點處于仁道)

  “裡”的意思是自處,處世,處人,尤其是自處,都要有“自處之道”。“裡仁”:我們随時要把修養,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萬物隻有三個理則——體、相、用、就如一個茶杯,玻璃為“體”;形狀為“相”;功能為“用”,即為可以盛液體的東西。以孔子的思想為體,以論語這笨書為相,研究其用。所謂體,是内心的修養,如何做到仁、愛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寬大,包容萬象,能夠感化他人,即為仁的用。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沒有達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長久處于簡樸的環境中。所以人的學問修養,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夠像孔子最得意的學生顔回一樣;一箪食一瓢飲,不改其樂,不失其節。沒有真正修養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會忘形,沒有中心思想。

  ——“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即為喜歡這個有才能的部下,但是又不能提拔他、獎勵他;讨厭那個壞的部下,又不能去掉他。而孔子所言“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有“仁”的修養的人,是真的能愛人,也真的能夠讨厭人。

随後又言“苟志于仁矣,無惡也。”一個人真的有了仁的修養,就不會特别讨厭别人了,好的人固然要去愛他,對壞人也要設法去改變它、去感化他。所以一個真正有志的人,看天下沒有一個人是可惡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一人如果志于這個道,而讨厭物質環境的艱苦,不想穿壞衣服,怕沒有好的東西吃,換句話說,立志于修道的人卻貪圖享受,就沒有什麼可談的了。細心為他的心智已經被物質的欲望分占了。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一個人基于利害而做人做事,最後招來的是怨怼;對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最後大多也是以怨恨終。

  天下萬物都在變,随時在變,沒有不變的事,時間也是,空間也是。南懷瑾老先生常告訴年輕同學,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騷,年輕人不怕沒有前途,隻問你能不能站得起來。(就像我也未曾料到,從圖書館歸家途中的我,因為心急再加之雨天路滑,以及還粗心大意的忘了帶走傘,結果從電動小黃車摔出去一身的傷,現在本應在圖書館的也趁此機會偷了個懶。往往意外就是來得那麼猝不及防,回想當時我的模樣,眼睛都哭腫也哭紅了,沒有傘流着血淋着雨實在是狼狽,但事情過去了之後就沒什麼了。)

——“時哉!時哉!”

時機而已,如同趕公交車一樣,等的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剛剛趕到,汽車也剛剛開出去。十分生氣,大罵一頓,或者是面露不愉,内心腹诽,但是埋怨有什麼用?幹脆等下一班第一個上去。從這一點小事,也可以了解人生,怎樣去安排自己,把握時間。

公冶長第五:(記錄的有孔子學生的故事,裡面會談到孔子的教育方法)

  孟子認為天下有三件樂事,第一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恙,盡到了孝道和友愛;第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沒有對不起人,沒有對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重視知人。如前面所提到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而聽其言觀其行,是知人的一個重要方法。

——“枨也欲,焉得剛?”

申枨這個人有欲望,怎麼說是剛呢。一個人有欲望是剛強不起來的,碰到你喜愛的,就非要投降不可,人要到“無欲”則剛。

(  古人所謂”“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行、思想、舉動、待人、處世等表之于外的都叫做文章。)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路盡管有些粗暴、沖動,但是子路的品德與武功都很好。他是後來在衛國出大亂的時候戰死的:衛國發生變亂時,他剛從外面回來,本來可以躲避這場禍亂的,但是他沒有逃避,他聽到消息“見危授命”,更應該前去,不能逃避,之後在作戰中死亡。子路在臨死前一身創傷,但他認為儒者之死,應該整其衣冠。所以臨命終時,抱着重傷,戴好帽子,整理好衣冠,端端正正,然後才斷氣。

一個人一身創傷,有自己的信仰與堅守,面對死亡也從容不懼,如此精神修養絕非偶然。而這句話說,子路最怕聽見孔子講話了,為什麼?因為他怕聽了之後做不到,有愧于學,道理明白了,行為也要跟得上,此即為“屢踐”的功夫。

p201——“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對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與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個朋友,就全始全終。我們都有朋友,但是全始全終的很少,所以古人有雲;“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處處皆為點頭之交,并不相幹。

“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對人越有恭敬有禮,别人對他也會越敬重;而交朋友之道,其實就在—久而敬之,如今很多朋友之間會矛盾,就是因為久而不敬的關系。而提到“敬”,便可以想到中國人的夫婦之道—“相敬如賓”

“相敬如賓”,“賓”為客,對于客人無論如何都帶有幾分客氣,如果家人正在吵架,突然來了客人,一定會暫且擱置不快先招待客人,也許面上的不快還沒有完全褪去,但對客人一定客氣有禮。夫婦之間,在最初談戀愛時,對方失約等了很久,心裡很不爽,但是看到對方來了之後還是會很開心的樣子,并且表示再等2小時也沒關系。但如果結婚了,在這樣等2小時,又是一頓吵架,因為是夫婦了。所以中國人才應該“相敬如賓”,并不是說兩個人之間很生疏,而是保持一定的包容,就像談戀愛時那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