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的牆》:我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

我生活在一個内陸的四線小城市,和很多成年人一年,朝九晚五,工作,家庭,日複一日的重複着,在一眼望到頭的生命裡,毫無期待的生活着。

最害怕的是身邊的人和我說:“我能做點什麼?”朋友們或許真的想找點事情做做,卻對于我而言,就像聽到一個人的呼喚,呼喚我不要在這樣等死下去。

2020年的春節,疫情席卷而來,突然一陣陣害怕,原來活着是一件這麼難的事,你可能去菜市場買了條魚,又或者做了一列火車,從某個街口走過,用不了幾天,生命就消失了...

大學的時候聽李開複先生演講,他說:“一定要站在一生的高度去看你的生活,你就會知道你想做什麼。”

那個覺得自己正青春的時候,隻是當作一句名言記住了,此刻才深刻的體會到,如果死神就在面前,我該做的點什麼?

1.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有很多的“害怕”?

小時候盼望着過年,長大了最害怕過年,因為過年就是一場笑裡藏刀的審判。

七大姨八大姑,鄰裡鄰居,每一個人都不會放過你,剛畢業問在哪工作呀?一個月多錢?開始賺錢了,就會被問幼女朋友了嗎? 女朋友是幹嘛的呀?買房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好不容易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又會被問,孩子學習咋樣?都學了哪些特長...

人生好像就是一場隻許成功不能失敗的比賽,一旦落後就會擡不起頭來,所以日日惶恐,夜夜不安,不想成為别人口中那個不争氣的孩子,黃金生男生女,更害怕别人都有房有車的時候,自己一無所有!

房子車子,老婆孩子似乎都成了一個人必備的裝備,一定要趕在最前頭配置,來自外物的壓力,讓我們一個個正當壯年的男男女女都活成了,不敢有夢想,不敢有改變的麻木不仁的人。

因為我需要工資來還房貸車貸,需要收入來穩定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最後,我們都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樣子,卻一天比一天痛苦,因為誰也不是人民币,不會人人都喜歡,再努力也不會總是誠心如意。

年齡越來越大,沒有感受到三十而立,成家立業的喜悅,更多的是沉重的物質債務,還有迷茫:我到底應該做點什麼?

2.安全感從哪裡來?

在醫院工作的高中同學,托我幫他從韓國買口罩,說是他們在醫院裡物資不夠用,有時候一個一次性要帶一天。當時是正月初五,我突然對生死的危機感降低了一些,我覺得我得把這事辦好。

我連夜聯系了韓國的大學同學,當時的韓國也開始有疫情了,朋友說的去排隊購買,每個人隻能購買20個,我說明了是醫護工作者要用,朋友說他們挺難的得幫幫。

接着又聯系了在韓國整容醫院上班的同學,想找到一些購買渠道,最後找到了一家口罩廠,韓國人做事一向嚴謹,好在說明來意後,廠長統一給我們一部分,買到口罩後,運輸也成了問題,一個在快遞公司國際部工作的同學,知道了我們妖族東阿事情後,他主動幫忙給公司總部申請了通道,最後圓滿的将口罩送到了醫院。

連續五天,多年不聯系的同學們,迅速成為了一個團隊,不論身在地球的哪裡,從想幫同學一個小忙,最後感覺大家做了一件特别厲害的事,在武漢旁邊城市上班的同學的院長,親自打來了感謝電話,感謝我們的而無償援助。

同學群裡,也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我們在這個艱難的春節裡,想起了久違了的青春,還有青春裡那些個熱血的夢想,曾幾何時,我們都渴望成為這個國家崛起的一粒沙。

日複一日的平凡忘卻了這些偉大的夢想,這一年,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論是多麼小的人物,我們都可以為生活創造精彩,在屬于自己的那份生活裡耕耘,這便是最偉大的存在。

在這個尋找口罩的五天五夜裡,我突然找到了存在感,不再像曾經那麼日日惶恐,不知道應該做點什麼,我突然明白我的那些害怕毫無意義,隻要夠努力,想要的事就一定能成。

禁锢夢想的不是要賣房賣車的世俗之心,也不是别人的說三道四,是自己對自己的不自信,沒有足夠的相信自己,希望通過物質的占有,他人的認可,來獲得在這個土地上賴以生存的安全感。

原來安全感并不是我們擁有了多少,而是我們有能力去給予多少,當我們發現了我們是可以為他人,為什麼帶來點什麼的時候,我們就在也不害怕了。

安全感是一份無私的給予。

3.成為自己的樣子

和同學們在群裡聊聊天,大家都忍不住的聊,我們能做點什麼?!

是呀,生而為人和蝼蟻的區别就在于,我們相信我們一定是帶着某個使命來到地球上的,曾幾何時我們為自己的碌碌無為找到了一個合适的借口,那就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自己的使命。

經曆了生命的脆弱,突然明白,自己的碌碌無為隻是沒有發現“你如果沒有活着,你隻是在死去。”

如果我們不主動去探索生活,尋找意義,那麼生活也将遠離我們,留下的隻是等待死神的召喚,我想我要拆下那面自己砌成的牆,讓自己真正的好好的活在當下。

這面叫做害怕的牆,一直在我的背後,直到嗅到死亡的味道,我突然想要轉身看着他,看看他到底有多厲害。

或許是向死而生給我的勇氣,或許是和朋友一起做一件偉大的事,激起了年少的無畏,當我轉身看到這面牆的真面目:

一個害怕失去,裹足不前,一個擔心失敗從未開始,一個懷疑憂慮參半迷茫的自己,原來一天天長大,我丢了我自己。

《拆掉思維裡的牆》中有一個小明和小強的例子,小明買車買房成家立業,過着安居一隅的生活,小強錢都花來投資自己,自我成長,在後來擁有了更好的收入,隻是要晚幾年買車買房去老婆。

相信在面對不到30歲的小明和小強時,人們大多數會挑選穩定的小明,可是到了40幾歲的時候,由都會會和小明說:“你看看你同學,小強,多厲害。。。”

而我就是那個想要過着小明的安定生活日複一日,有内心很不甘心,因為我希望成為小強。

正是這樣内外擰巴的自己,最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如果我願意踏踏實實做小明,那我就可以認真的對待眼前的工作,安于現狀,穩定的過小日子;

如果我勇敢一點做小強,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做一個為夢想起早貪黑的人。

有多少人,一邊過着安穩的小日子,一邊夢想着成就大理想,就有多少人不快樂。

想要擁有快樂的生活,最好的辦法就是少想多做。想的時候簡單,做起來就會有很多問題,當我們忙着,非常專注,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是沒有時間去煩惱的。

放下自己為自己築起的城牆,真實的去做自己吧,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而生活,勇敢地去面對,去争取活成自己的樣子。

結語:

當我們放下對生活過多期許,不要總是期待生活帶給我們什麼,而是去想一想,我們可以給生活帶來些什麼,倘若站在一生的盡頭,你會如何書寫這一生的墓志銘?

讓活着的日子裡,每一天都足夠努力,讓有生之年不遺餘力,就算死亡相伴左右,有何妨?我們從未浪費過一絲一毫的生命就足夠了!

成長為自己的樣子,做真正的自己,這樣的我們才真的會有幫助他人的力量,以及溫暖世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