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是知青文學的翹楚,劉心武:王小波去世是文壇的損失

“陳清揚說,她決定上山找我時,在白大褂底下什麼都沒穿。她就這樣走過十五隊後面的那片山包。那些小山上長滿了草,草下是紅土。上午風從山上往平壩裡吹,冷得像山上的水,下午風吹回來,帶着燥熱和塵土。陳清揚來找我時,乘着白色的風。風從衣服下面鑽進來,流過全身,好像愛撫和嘴唇。”

...

這是王小波《黃金時代》中的一句話,讀起來讓人有種欲黃未黃的感覺,非常之妙。

尤其是這句:“陳清揚來找我的時候,乘着白色的風,風從下面鑽進來,流過全身,好像愛撫和嘴唇。”讀起來不但沒有“色”的感覺,反而有一種美感在裡面,營造出的畫面感很強,仿若那個美女陳清揚就在你的面前路過一樣。一般的小黃文讀起來,給人一種強欲望,然而強欲望之後就是一種失落感。王小波的妙就在這裡,欲黃未黃。就像尼采所說的:“在半山腰看風景最美。”

...

“她到山裡找我時,爬過光秃秃的山崗。風從衣服下面吹進來,吹過她的性敏感帶,那時她感到的性欲,就如風一樣捉摸不定。它放散開,就如山野上的風。”

“那時她感到的性欲,就如風一樣捉摸不定。它放散開,就如山野上的風。”看到這裡我都驚呆了,如果讓我描述性欲是什麼,我肯定想不出來,王小波直接用捉摸不定的風來比喻性欲,你看過哪篇小黃文有如此高深的寫法?

《黃金時代》是知青小說中的情色文學,情色文學中的一股清流

如果你非要把他的作品當成小黃文,那也是小黃文中的一股清流。但是今天還是得替王小波澄清下,《黃金時代》真的不是小黃書!

...

《黃金時代》在香港出版的時候,被換名為《王二風流史》,這是把《黃金時代》定位為風月小說(色情文學)。當時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聽到後,氣得直跺腳,他說:“港人不識貨。”

注:根據評判的标準,看一部書是不是色情文學,主要看其中的性描寫是隻是單純地描寫性,還是通過性在傳達着另外一些信息。如果是前者,則的确是色情文學,而如果是後者,就不是色情文學,而是情色文學了。

顯然王小波的作品,是後者。這麼年來,很多人把王小波的作品當做色情文學,實在是冤枉了他。

...

《黃金時代》因為涉及大量性描寫,所以有情色文學的成分,比如賈平凹的《廢都》,性描寫也很多,也沾有情色文學的成分。雖然這樣說,但是《黃金時代》和《廢都》又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情色文學。

其實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準确講,應該定位為知青小說,屬于知青文學作品。

什麼是知青文學?

...

知青文學是當代文學中非常重要的存在。1953年到1980年,中國經曆了一代人的上山下鄉運動,把城市青年群體以接受貧下中農教育之名送到農村,或者組織兵團到東北、西南、内蒙、西北開荒。在這期間,産生了知青文學。

知青文學的代表作:都梁的《血色浪漫》、梁曉聲的《年輪》、老鬼的《血色黃昏》、葉欣的《蹉跎歲月》。

這些作品大多反應那個時代下,年輕人是怎麼面對時代,表現一代人的困苦與艱苦奮鬥。

然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卻是知青小說中的異類,獨樹一幟。

他的作品從頭到尾都沒有要表達艱苦奮鬥的主題。如果你隻是把他的書當成小黃文,你甚至會認為,那真的是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真正要表達的涵義

如果你認真看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你會發現,他通過大量性描寫,要表達的主題是:時代變革下,性欲面對的困境。

...

王小波筆下的王二,就像beyond歌裡唱着的“我這一生不羁放縱愛自由”,他愛自由,愛陳清揚的身體,愛吃,愛笑,愛一切美好事物。即使去插隊,對未來世界依然充滿美好的向往。他思維活躍,邏輯思維強,不合群,有獨立思想。但是他對陳清揚的愛不深刻,他對陳清揚更多的是肉欲,而不是精神上的愛。

王小波筆下的陳清揚,風情萬種,因為被污蔑為破鞋,非常痛苦,所以她請王二幫她證明她不是破鞋。王二那時候隻想着她的身體,一來二去,陳清揚就成了真正的破鞋。在陳清揚成為破鞋之前,她很痛苦,然而在她成為破鞋之後,雖然遭受批鬥,但是卻仿若解脫,再也不擔心被人罵破鞋了。陳清揚因為王二拍了她的屁股愛上王二,但是那時候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愛上王二,後來她發現自己愛上王二,卻不敢承認。

...

王小波筆下的當地農民和領導,這些人明明也有性需求,卻不敢表現,在批鬥陳清揚的時候,因為陳清揚比較豐滿,很多看客包括領導都有了生理反應。尤其是在要求王二和陳清揚寫材料報告的時候,領導強力要求寫得詳細點,特别要求,寫不詳細不放過他們。這裡要表達的是那群人對性的渴望,但是他們又不得不壓抑自己,不敢表露。

6070年代是非性年代,面對需求,人們壓抑,導緻扭曲,通過批鬥别人來窺探性。王小波要表達的是,越是封閉性,人的窺探心理越強,反而放開了性,人的窺探欲望就沒有那麼強。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王小波說:“性,是非寫不可的。”

王小波真正要表達的中心内涵是: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需隐藏,也無需強調性,越是壓抑性,越容易導緻人性的扭曲,把性當成和吃喝拉撒一樣對待,讓性自然而然是最好的,符合老子的道法自然。

...

20歲是陳清揚和王二的黃金時代,然而那個時代并不是黃金時代,幸好的是,陳清揚和王二并沒有因為時代而放棄他們的黃金時代,老來也無遺憾,畢竟青春無再來。

我想這就是作者取名《黃金時代》的意義吧。

...

《黃金時代》與文學創作新方式的探索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桦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斃了!”

《黃金時代》的出現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文學的看法,以前外國人覺得中國都是嚴肅文學,幾乎都一個樣,有點審美疲勞。《黃金時代》不僅有趣,還有料,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幅長長的時代曆史畫卷,讓人心神愉悅,有時候還會捧腹大笑。

...

王小波受羅素,卡爾維諾,杜拉斯影響,他認為小說有很多種寫作方式可以進行,不要隻是局限于嚴肅文學的方式,千篇一律,讀起來很沉重,老是有負重感。這樣讀者累,作者也很累。文學作品對讀者的教育意義應該是自然而然,而不是要通過鴻篇巨制的書寫,最後得出一個官方的答案。

王小波一直在做小說形式的創新與探索,比如他的《紅拂夜奔》,《萬壽寺》,都還處于摸索中。中國傳統文化太重了,就像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提到,太重了就是負累。我們不應該囿于傳統,困在傳統裡。如果有新的思想,新的方式出現,文壇将會進行革新。

可惜天妒英才,王小波隻活了45歲。著名作家劉心武說,小說的去世是中國文壇的損失,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

作家王小波

王小波去世後,張曉舟要在《南方都市報》刊登一條“著名作家王小波逝世”的消息,刊登時,編輯問:“他真的是著名嗎?”

王小波一直都是一個小衆作家,即使他的小說《黃金時代》獲得台灣《聯合報》文學獎,人民日報刊登他獲獎的事迹之後,也還是寂寂無名。直到他死後才真正大火,一時間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甚至有了後來的“王小波熱”。熱度過後,他還是那個角落裡的王小波。

...

這跟王小波沒加入作協,沒有參加讨論會有關系。王小波說他連作協的大門在哪裡都不知道,沒有機構背景,沒有同行的推薦,當然隻能是一個小衆作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作品不是嚴肅文學,反而有點“小黃文”的味道,當然不受正統喜歡。

即使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王小波引發了文學界對小說的探索,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還有這種方式。他的《黃金時代》,有大量的性描寫,但是不會讓人讀起來覺得惡心,黑暗,反而給人一種積極地,蓬勃向上的張力感,用食物來形容,那就像是一盤綠色的蔬菜。

與賈平凹寫的性不一樣,《黃金時代》的性是綠色的,而《廢都》裡的性是黑色的。傳統文學的目的是揭露,而《黃金時代》則沒有目的。莊子說:“無用之用。”用這句話來描述《黃金時代》再好不過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