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孩子獨立閱讀長篇小說?方法全在這篇文章裡

...

小說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節、展現社會生活環境為主,通過生動、具體、逼真、自然的藝術圖畫來反映社會人生,表現作家的生命體驗與美學評價的文學樣式。

小說是文學創作中最主要的文體,有人甚至極言,不會寫小說就不能稱為作家。

在兒童文學中,小說同樣有着廣闊的藝術版圖,它是與童話并駕齊驅的主創文體。

同時,在語文課堂中,小說也是整本書閱讀教學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讨一下兒童小說應該怎麼教的問題。

...

兒童小說的教學目标

1。學習人物刻畫的方法

人物形象刻畫是小說的核心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是兒童小說教學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①、分析人物的語言、外貌、行動、心理等,确定人物性格;

②、分析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人物關系。

通過小說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初步認識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結合具體語段,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行較為到位的分析,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等感受,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2。了解情節安排的技巧

故事情節是人物展示其性格的舞台,也是吸引兒童讀者閱讀的關鍵所在,好的兒童小說必須有較強的情節性。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主要幫助學生梳理小說的故事梗概與情節線索,讓其能夠較為清晰地了解故事内容,通過情節的分析更為深刻地理解人物,通過改寫、續寫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文本中情節安排的巧妙手法。

...

3。培養分析主題的能力

作家通過情節的安排、人物的刻畫表現小說的主題,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小說主題,就不可能真正讀懂文本。

因此,在小說的學習中,應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小說的表層意思與深層含義,逐步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

4。教給學生解讀小說的方式

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小說主題等,對兒童小說教學來說是必需的,但是最後不應該隻停留在這些地方。

小說教學最終的落點,不應該落在一個個人物形象或一個個主題上,這些隻是學生學習兒童小說的一個方面。

兒童小說教學還應通過一篇篇小說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怎麼“進入”小說所呈現的世界裡面去。

正确适當的解讀方式則是學生進入小說世界的關鍵。

因此,在兒童小說的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正确的解讀方式。

...

5。加深對現實社會的認識

小說就是一面現實社會的鏡子,兒童小說亦是如此,隻不過更多地通過兒童的視角進行觀照,看到一個對比更為強烈的真實世界。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小說時,應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主題的歸納,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其對現實社會的認識。

兒童小說的教學理念

綜觀中外兒童文學史,都有一個由“教育論”到“童心論”的轉變過程,即兒童文學由早期的道德訓誡工具逐步轉向後期的尊重兒童的獨特文化。

兒童文學觀念的變化對兒童小說教學必将産生深刻的影響,所以,在兒童小說的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如下的教學理念。

1。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審美感受

小學階段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儲備,還是“立人”的基礎,而審美則是為孩子“立人”的一個重要部分。

小學語文,包括兒童小說的教學,都應該成為“立美”的重要途徑。所以,兒童小說教學首先應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審美感受。

首先,教師應創設美的教學情境。一段音樂、一首詩、一段充滿感情的話語、一個電影片段、一幅畫……都可以成為教師創設情境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進入小說的世界,把語言轉化為可感知的世界,充滿美的世界。

其次,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審美感知,激發學生的審美想象。教師應緊扣文本,通過教學語言的描述和必要的補充,運用與小說相類似的生活和事件,把學生“帶進”小說裡,引起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的審美想象,同時依據教師的引導與自身的經驗,學生還要跳出文本,運用聯想,創造地再現超出自身生活經驗的文學世界。

最後,教師應該在認識、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體會品味,最終成就學生自我與小說世界的融合。

2。人物品析與情節梳理相結合

人物分析在小說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情節是展現人物性格的舞台,成功的小說,其情節往往是為刻畫人物服務的,讓人物性格在矛盾鬥争中展現與發展,并在讀者腦海中逐漸變得圓潤豐滿。

因而,在小說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兩者的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讀懂小說。

3。整體把握與細節分析相結合

教師應引導并組織學生從小說的整體特征去把握小說的情節結構、典型人物群體豐富的性格特征和複合多義的主旨意蘊,多層面、多角度地從小說的整體去感知小說的獨特魅力,培養和提高學生對于小說的鑒賞水平和能力。

但如果隻強調整體性,難以使學生對小說的人物刻畫與主題内涵有準确的把握,因此還需要對其中的關鍵段落進行細緻的分析品味,通過整體與細節結合、點面結合,幫助學生全面地學習小說文本。

...

4。主題概括與現實指導相結合

我們經常說文學是為人生的。

小說主題或多或少地表現了作家所處的現實生活,而經典的文學之所以經典,又在于所表現的生活具有普遍性。

在小說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指導學生了解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文學的藝術世界進行延展理解,以豐富其對小說的把握。

...

兒童小說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師在兒童小說的教學中應針對語文教育觀念的轉變來設定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下是在小說教學的過程中可能用到的策略和方法。

1、多層次朗讀法

所謂多層次朗讀法,就是結合教學的不同階段,引導學生使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可以使用不同的朗讀方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兒童小說的整體感知階段,宜采用集體朗讀、個人自讀等方式,使學生迅速把握小說的基本内容。

在小說的細節分析階段,可用有感情朗讀、對比朗讀、個性化朗讀等方法,使學生進入小說的情境,進行情感體驗,并讀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

在小說的總結階段,可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這樣更有利于對已經掌握的内容進一步理解把握,并在學習實踐中産生新的觀點。

...

2、多元解讀

所謂多元解讀,就是在尊重文本基本語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多角度的理解。

由于小說往往具有豐滿的人物、深邃的主題,讀者在理解的過程中,不可能隻有一種看法,多元解讀就應該成為小說教學的重要方法。

通過多元解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素養、與思維水平。

在進行多元解讀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特别尊重學生不同尋常的提問和想法,并肯定其價值,不要過分追求所謂的“共識”。

因為解讀的多樣性決定了感受文學形象的差異性,有時,“天馬行空”的結論正是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對此教師不應扼殺,而要給以鼓勵。

二是文學鑒賞最忌諱給學生“正确結論”教師要教給學生發現“結論”的方法。

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學生有“自得”之樂。

3、感受語言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兒童小說作為文學藝術的一種形式,其話語就必然具有文學語言的共同特點,兒童小說之所以區别于兒童詩歌、兒童戲劇、兒童散文等其他文學藝術,除了在結構和創作技巧等形式上外,起絕對作用的是它的語言所呈現出來的獨特的審美特征。

因此,兒童小說教學中對語言的品讀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品味兒童小說語言可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

一是深入感受兒童小說的人物語言;

二是了解兒童小說的叙述語言。

4、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就是把在内容或形式上具有一定聯系的閱讀材料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作品文本的相似與區别。

在兒童小說教學中,教師靈活巧妙地運用比較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通過比較閱讀使學生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進行比較閱讀時,教師一定要選擇好閱讀材料,選擇好進行比較的角度。

5、角色扮演教學法

“角色扮演”指教師指導學生對小說進行分角色演繹,學生通過“演”,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揣摩與體會,達到對人物的深入理解。

角色扮演可以為學生提供無限廣闊的思維、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演”會促使兒童更主動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文學的形象美,同時,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進行了生動的語言訓練。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