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主觀的-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下)-2020-09th

本書最開始抛出兩個問題,一是人活着意義是什麼;二是如何追求幸福最大化。

為了解答這兩個問題,作者概述了西方哲學的曆史,闡述了主要哲學家的觀點。以黑格爾的辯證法為界,在他之前,一些時代有着特定的哲學觀念作為主流。

一、西方古代哲學

一是以自然科學興盛而發展的機械論,決定論,因果論。如同物理學規律一般,給我足夠的計算力,我可以模拟整個世界的演化。這種哲學會産生嚴重的道德問題,影響到自由意志的存在,很難被哲學家承認。

二是以休谟為代表的懷疑論。自然科學的基礎在于經驗、實驗、規律、歸納法,休谟認為這是不可靠的,永遠不能确定下一次實驗一定能夠得到同樣的結果。這種哲學動搖了自然科學的基礎。

而康德提出了純粹理性批判,統一了機械論和懷疑論。他認為人的認知是有限制的,提出著名的四對自反命題。康德将世界切分,能夠被認知的部分适用于物理規律,科學規律;不能被認知的部分不适用于物理規律,科學規律。

黑格爾在康德之後提出辯證法,認為真理是變化的,矛盾普遍存在。

二、中國古代哲學

中國的哲學多是一種主觀真理。道家佛家儒家,都将真理告訴人們,你隻要去相信,去做就好了,不用懷疑。比如要想成為儒家認為的聖人,不需要建功立業,隻需要做好力所能及之事。道家強調順應自然,老子強調清靜無為。

三、現代哲學

主觀真理——實用主義

歐式幾何并不是真理,隻是用來描述世界的工具中,較好用的一種。非歐幾何直到相對論的誕生才為人們接受。也就是說當“真理”和現行真理并存且相悖時,人們會選擇相信現行真理,就如同歐氏幾何,牛頓定律,行對論一般。人們選擇相信真理的原因在于,當出現足夠多的“異常現象”驗證了“新的真理”,那人們才會用新的理論取代舊的理論。科學本質是一種實用主義。

既然科學本質是一種實用主義,那麼科學就不是所謂的真理,歐氏幾何也不是所謂的真理,那麼,在哲學中尋找類似歐氏幾何的基礎通用的原理,自然也不再是一個目标,或者說,哲學中也不存在所謂唯一的真理。哲學中的真理不是客觀的,亘古不變的。

存在主義

關鍵不在于如何思考,而在于如何選擇。也就是說别去想有的沒的,更重要的是對生活中的事情如何選擇。

四、暫時的結論

1. 宗教

對于最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宗教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答案,以喪失追求渺茫真理的自由為代價,獲得巨大的幸福感。

2. 科學

并不是說不符合科學就是荒謬,科學并不是真理,科學背後的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原則,或許可以被稱為真理。

3. 我從書裡看到的答案

真理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

本文最初的兩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由自己的答案,如果說這本書的作用,那就是告訴大家去相信自己的答案,因為書上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真理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

所以我們大家去相信自己的答案就行了,指導的哲學可以是宗教,可以是科學,可以是實用主義,可以是辯證唯物主義。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自己并不打算,至少目前不打算在把時間花在思考人生的意義上,而是去做好手頭上的事情,不去管背後的意義,去折騰就行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