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六百年封神紀》:史實還是神話,都值得被銘記

...

前言:

電影《姜子牙》上映的時候,我滿懷期待的去影院看了,雖然電影本身有些辜負了我的期待,全程故事耿直的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小妲己找爸爸……),但是它制作精美的畫面和宏大的故事背景,卻又勾起了我對那個時代的曆史故事和傳奇人物的興趣,誤打誤撞,發現了這樣一本史實和神話結合,幻想和真實碰撞的有趣讀物——《三千六百年封神紀》。

...

關于本書:

這本書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書籍裡最特别的,它獨創了“幹濕分離”的寫作手法,即把史實和幻想分開,用上下冊,或者說陰陽本的形式來講述《封神演義》的故事;再分“時代”,介紹故事的起承轉合,發生、低谷、高潮和落幕。

用作者的話說,就是像“是從茶樹上長出第一片葉子開始講起,一直到最後一滴水滴落下”,讓我們知道這杯茶是怎麼經曆了三千六百年而誕生的,而個中滋味,隻有完整得閱讀過,品嘗過的人才知道。

...

民族認同,是從商周時期就開始了

現在的我們意識裡都認同,中華民族是一個整體,幾乎所有的時代,大部分中國人的心願都是國家“統一”。

而這樣的願望原來是從商周時期就開始了的,神話裡我們有同樣的信仰,現實裡我們有同樣的祖先。在我們的文化中,這是刻在骨血裡的東西,不容置疑的。感覺這本書當成愛國教育書籍來看,都是毫無問題的,笑。

它帶我們了解過去的曆史,不僅僅隻是發生了什麼,還有為什麼會發生,發生了有什麼好處,同時結合商周之後發生的故事,一起講述,加深讀者的理解,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知識淵博,和自己的孤陋寡聞了。

...

曆史是勝利者的功德簿,是失敗者的忏悔錄

之前看《封神演義》,覺得纣王好大喜功、貪戀美色、偏聽偏信,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而周文王禮賢下士、溫文有禮,是個謙謙君子。

後來越是讀史書、看史料,才發現原來就如那句“曆史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話真是太有道理了。

成王敗寇,勝利者出于任何目的,都需要把自己塑造成正義的那一方,而且他也有實力去這樣做,把曆史描繪成他的功德簿;失敗者,是沒有話語權的,曆史是他的忏悔錄,勝利者在總結失敗方經驗教訓的同時,順帶還要提醒子孫後代,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可是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所以曆史還是一再重演,從無例外。

所以我在看《三千六百年封神紀》上冊時,看見周文王、姜子牙、纣王等等,他們在過去的歲月中,真正的樣子,我還是會覺得吃驚,還是感到颠覆了我的世界觀,然後覺得自己還是太淺薄了,了解得太少。

不像《封神演義》裡,有所謂正邪兩派,有所謂神仙妖怪,有所謂善惡好壞,所有人都是普通人,他們的選擇和現在的我們一樣,會考慮得失,會計較利益,會估計代價,會作出符合自己設想的舉動,也可能會不擇手段得朝着目标前進,就如書中提到的:周文王奪人之地,滅人之國,向外擴張就是他的興趣愛好,他就是為此而努力奮鬥一樣。

人無完人,我們不能苛求所有人都如聖人,而《封神演義》把人封神,而《三千六百年封神紀》再把神變回人。

看見曆史故事的真實點,看見神話傳說的另一面,我們每個人都在傳承着這兩樣東西,神話也好,曆史也罷,都值得被銘記,值得被尊重。

End。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