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幹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被讨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

[基本介紹]

《被讨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的作者是兩位日本人,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他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有着“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之稱。他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為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學說以“自卑感”和“創造性自我”為中心,并強調社會意識。阿德勒的代表作有《自卑與超越》《人生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

本書用“青年與哲人的對話”這樣一種故事形式總結了阿德勒的思想。對話體的方式,讓我們閱讀起來很輕松,感覺自己就是那個不斷發問的年輕人,而對面的那個哲人用貼近生活的例子,将高深難懂的心理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

[框架結構]

引言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

第三夜 讓幹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厭的勇氣

第五夜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詳細解讀]

引言部分

千年古都的郊外住着位哲人,他主張: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随時可以獲得幸福。有一位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常陷入自我嫌惡的痛苦境地。對他而言,哲人的主張隻不過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已。于是,他去拜訪這位哲人一探究竟。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話題1: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話題2:心理創傷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學明确否定心理創傷,這一點具有劃時代的創新意義。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的确很有趣。他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心理創傷)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當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戲劇的時候,它那因果規律的簡單邏輯和戲劇性的發展進程自然而然地就會散發出攝人心魄的魅力。而阿德勒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曆,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曆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别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話題3: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所謂憤怒其實隻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已。比如,它既可以在接電話的瞬間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斷電話之後再次釋放出來。某位母親并不是因為怒不可遏而大發雷霆,她隻不過是為了用高聲震懾住女兒,進而使其聽自己的話才采用了憤怒這種感情。

話題4:你想變為别人嗎?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答案不應該是從别人那裡得到,而應該是自己親自找出來。從别人那裡得到的答案隻不過是對症療法而已,沒有什麼價值。

你現在無法體會到幸福,因為你不會愛你自己。而且,為了能夠愛自己,你希望“變成别人”,希望舍棄現在的自我變成像Y一樣的人。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Y或者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隻一味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

話題5: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在希臘語中,“善”這一詞語并不包含道德含義,僅僅有“有好處”這一層含義;另一方面,“惡”這一詞語也有“無好處”的意義。這個世界上充斥着違法或犯罪之類的種種惡行。但是,純粹意義上想要做“惡=沒好處的事”的人根本沒有。

話題6:人們常常下定決心“不改變”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松、更能安心。 不願出去被人評價,更不願去面對因作品拙劣而落選的現實。你隻想活在“隻要有時間我也可以、隻要環境具備我也能寫、自己有這種才能”之類的可能性中。或許再過5年或者10年,你又會開始使用“已經不再年輕”或者“也已經有了家庭”之類的借口。

話題7:你的人生取決于“當下”

“無論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

話題1:為什麼讨厭自己?

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讓其接受“現在的自己”,不管結果如何,首先讓其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把這叫作“鼓勵”。

你為什麼讨厭自己呢?為什麼隻盯着缺點就是不肯去喜歡自己呢?那是因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厭、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如,臉紅恐懼症患者就是這樣。

話題2: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

“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

話題3:自卑情結隻是一種借口

自卑情結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當作某種借口使用的狀态。具體就像“我因為學曆低所以無法成功”或者“我因為長得不漂亮所以結不了婚”之類的想法。 那些用語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結的人和聲稱“因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們的言外之意就是“隻要沒有A,我也會是有能力、有價值的人”。 雖然苦于強烈的自卑感,但卻沒有勇氣通過努力或成長之類的健全手段去進行改變。即便如此,又沒法忍受“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類的自卑情結,無法接受“無能的自己”。如此一來,人就會想要用更加簡便的方法來進行補償,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

話題4:越自負的越自卑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驕傲自大,那一定是因為他有自卑感”。

有一種通過把自卑感尖銳化來實現異常優越感的模式。具體就是指誇耀不幸。以自己的不幸為武器來支配對方。通過訴說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來讓周圍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擔心或束縛支配其言行。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們的文化中,弱勢其實非常強大而且具有特權。”

話題5: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

一提到“追求優越性”,往往容易被認為是盡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過排擠他人以取得晉升之類的追求,往往給人一種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阿德勒并不肯定這種态度。

在同一個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後面。請想象一下這種情形:雖然行進距離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個平面上。

所謂“追求優越性”是指自己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與任何人競争,隻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

我們應該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别人的差異。但是,我們“雖然不同但是平等”。人都各有差異, 就知識、經驗或者責任來講也許存在着差異。這種“差異”不關乎善惡或優劣。因為不管存在着什麼樣的差異,我們都是平等的人。

話題6:人際關系中的“權力鬥争”與複仇

也許孩子不能很好地系鞋帶、不能解開複雜的方程式或者是在發生問題的時候不能像成人那樣去負責任。但是,人的價值并不能用這些來決定。我的回答仍然一樣:所有的人都是“雖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如果能夠體會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那麼對世界的看法也會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當成危險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會成為一個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際關系的煩惱也會大大減少。

當被對方的言行激怒的時候,也要認清對方是在挑起“權力之争”。孩子有時候會通過惡作劇來捉弄大人。在很多情況下,其目的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們往往會在大人真正發火之前停止惡作劇。但是,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氣的時候孩子依然不停止惡作劇,那麼其目的就是“鬥争”本身了。為什麼要鬥争呢?想要獲勝啊,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話題7:承認錯誤,不代表你失敗了。

所謂控制怒氣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們應該學習不使用怒氣這種感情的方法,因為怒氣終歸是為了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和工具。 不是不能發怒,而是“沒必要依賴發怒這一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發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會說“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這其實是在借助發怒來進行交流。

關于權力之争,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無論認為自己多麼正确,也不要以此為理由去責難對方。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進去的人際關系圈套。人在人際關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經步入了權力之争。 我是正确的”這種堅信意味着堅持“對方是錯誤的”,最終就會演變成“所以我必須獲勝”之類的勝負之争。這就是完完全全的權力之争吧?

話題8: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

行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這兩點。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兩種意識。

讨厭工作,往往不是讨厭工作本身,而是讨厭因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評和指責,讨厭被貼上“你沒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這個工作”之類的無能标簽,更讨厭無可替代的“我”的尊嚴受到傷害。也就是說,一切都是人際關系的問題。

當人能夠感覺到“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既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越性,能夠保持一種平靜而自然的狀态。真正的愛應該是這樣的。

話題9:“人生謊言”教我們學會逃避

阿德勒把這種企圖設立種種借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作“人生謊言”。

第三夜 讓幹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話題1: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 人究竟為什麼要尋求别人的認可呢?其實,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受賞罰教育的影響。

話題2: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們“并不是為了滿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在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如果一味尋求别人的認可、在意别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話題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即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課題。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基本上,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别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别人妄加幹涉。隻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系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話題4:如何分辨是誰的課題?

辨别方法非常簡單,隻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我們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能夠改變自己的隻有自己。

苦惱于與孩子之間的關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認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總之就是把孩子的課題也看成是自己的課題。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要随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幹涉。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話題5:砍斷格爾迪奧斯繩結

我在說明“課題分離”的時候總是會想起格爾迪奧斯繩結。像這樣盤綜錯節的繩結也就是人際關系中的“羁絆”,已經無法用普通方法解開了,必須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斷。

關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隻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别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

首先要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後進行課題分離--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别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幹涉别人的課題也不讓别人幹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有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系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話題6:課題分離并不是人際關系的最終目标,而是入口

如果人際關系中有“回報思想”存在,那就會産生“因為我為你做了這些,所以你就應該給予相應回報”這樣的想法。當然,這是一種與課題分離相悖的思想。我們既不可以尋求回報,也不可以受其束縛。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會比較輕松,因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給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鋪好的軌道上。盡管這裡也會有各種不滿,但隻要還在軌道上走着就不會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決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會迷路,甚至也會面臨着“該如何生存”這樣的難題。

話題7: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厭

分離課題并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反,幹涉别人的課題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不想被别人讨厭,這對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沖動。近代哲學巨人康德把這種欲望稱作“傾向性”。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厭”。

話題8:人際關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裡

隻要是按照原因論認為“因為被打所以才與父親不和”,那麼現在的我就隻能束手無策了。但是,如果認為“因為不想與父親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記憶”,那“關系修複之卡”就會握在自己手中。因為隻要我改變“目的”,事情就能解決。 課題分離不是為了疏遠他人,而是為了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系之線。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厭的勇氣

話題1:人際關系的終極目标

人際關系的“終點”在哪裡呢?那就是“共同體感覺”。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概念,也是争議最大的地方。

把他人看作夥伴并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态,就叫共同體感覺。 阿德勒認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體不僅僅包括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還包括國家或人類等一切存在;在時間軸上還包括從過去到未來,甚至也包括動植物或非生物。也就是主張共同體并不是我們普遍印象中的“共同體”概念所指的既有範圍,而是包括了從過去到未來,甚至包括宇宙整體在内的“一切”。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際關系。反過來說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際關系。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想理解阿德勒所說的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以“我和你”為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 interest)變成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nterest)。

話題2:“拼命尋求認可”反而是以自我為中心

實際上,不能進行“課題分離”、一味拘泥于認可欲求的人也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正是隻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話題3:你不是世界的中心,隻是世界地圖的中心

話題4: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找自己的位置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歸屬感不是僅僅靠在那裡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須靠積極地參與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 就是直面“人生課題”。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系課題,要積極主動地去面對。

如果你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絲毫不會主動融入共同體中,因為一切他人都是“為我服務的人”,根本沒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動。但是,無論是你還是我,我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系課題;

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要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對共同體的參與和融入。

假設你是學生,隻看到“學校”這個共同體。也就是說,學校就是一切,我正因為有了學校才是“我”,這之外的“我”根本不可能存在。 沒必要固執于眼前的小共同體。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體一定存在。

話題5:批評不好,表揚也不行?

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

阿德勒認為,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 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我們表揚或者批評他人隻有“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别,其背後的目的都是操縱。阿德勒心理學之所以強烈否定賞罰教育,就因為它是為了操縱孩子。

話題6: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協調與合作的關系?

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協調與合作的關系?這裡就需要提到“橫向關系”這個概念。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看作“橫向關系”。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說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青年:您是說在縱向關系和橫向關系中隻能選擇一種?

哲人:是的。如果你與某人建立起了縱向關系,那你就會不自覺地從“縱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際關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從縱向關系中産生的一種意識。隻要能夠對所有人都建立起“雖不同但平等”的橫向關系,那就根本不會産生自卑情結。 正因為把人際關系看成縱向關系、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會去幹涉。

話題6:有鼓勵才有勇氣

可以置之不問嗎?不。我們需要做一些不是幹涉的“援助”。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于橫向關系的援助稱為“鼓勵”。 人會因為被表揚而形成“自己沒能力”的信念。如果考慮一下平等的夥伴給你提供工作幫助的時候,答案自然就出來了“謝謝”來對幫助自己的夥伴表示感謝,或者用“我很高興”之類的話來傳達自己真實的喜悅,用“幫了大忙了”來表示感謝。這就是基于橫向關系的鼓勵法。

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性的語言是基于縱向關系的語言。如果能夠建立起橫向關系,那自然就會說出一些更加真誠地表示感謝、尊敬或者喜悅的話。

話題7:有價值就有勇氣

人隻有在可以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答案。

就是通過為共同體也就是他人服務能夠體會到“我對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評價說“很好”,而是主觀上就能夠認為“我能夠對他人做出貢獻”,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對别人寄予關心、建立橫向關系、使用鼓勵法,這些都能夠帶給自己“我對别人有用”這一實際感受,繼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氣。

話題8:隻要存在着,就有價值

請不要用“行為”标準而是用“存在”标準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麼”去判斷,而應對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悅和感謝。

話題9:無論在哪裡,都可以有平等的關系

“必須得有人開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沒關系。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來開始。不必去考慮他人是否合作。”

并不是說将任何人都變成朋友或者像對待朋友一樣去對待每一個人,不是這樣的,重要的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

第五夜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話題1: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隻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就是自我肯定;與此相對,在誠實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礎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這就是自我接納。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别。”

話題2:信用與信賴有何區别?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際關系的基礎不應該是“信用”,而應該是“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

如果不敢去信賴别人,那最終就會與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關系。

話題3:工作的本質是對他人的貢獻

他者貢獻并不是舍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采取的一種手段。

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他人為我做了什麼,而是我能為他人做什麼,并積極地加以實踐。隻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眼前的現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話題4:工作狂是人生謊言

工作狂是隻關注人生特定的側面。工作”并不僅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裡的工作、育兒、對地域社會的貢獻、興趣等,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隻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隻考慮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種缺乏人生和諧的生活方式。

話題5: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

看似像線一樣的人生其實也是點的連續,也就是說人生是連續的刹那。

現實性運動是一種“當下做了當下即完成”的運動。

如果登山的目的是登上山頂,那它就是潛在性的行為。說得極端點兒,乘坐電梯登上山頂,逗留5分鐘,然後再乘電梯回來也可以。當然,如果沒能到達山頂的話,其登山活動就等于失敗。但是,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頂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說是現實性的活動。最終能不能登上山頂都沒有關系。 站在現實性角度的時候,人生總是處于完結狀态。

話題6: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

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無論你過着怎樣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厭你,隻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那麼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即使被讨厭自己的人讨厭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寫在最後]

今年8月看的電子書,邊看邊做摘錄。時隔一個多月,再去翻看這些摘錄時,已然碎片化,連自己看起來都覺得散亂得沒有章法和邏輯。但此時已懶得再回過頭去歸整。怎麼辦?忽然靈機一動,以“話題”來将這些散亂的摘錄串起來,既還原了青年和哲人的對話邏輯,又不必大費周章,也算是幫自己重新理了理頭緒。

說到底,這讀書筆記是寫給自己看的。它讓我重溫了當時閱讀此書的心情和感受。如果歸結成一句話,那就是:我還會再來重讀這本書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