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經聊聊讀書這件事

文/小楊同學


...

2018年冬天,我和畢飛宇老師



讀書塑造了我的性格,甚至影響了我的前半生,可以說改變一些命運的紋路也不為過。我在很多個需要寫個人愛好的場合,都寫上了讀書這一項。因為工作原因,接觸了不少作者還有幾個作家。身邊也有很多愛讀書,真正嗜書如命的人,所以今天正經聊聊讀書這件事。

近幾年有很多讀書類的節目,比如央視的《朗讀者》以及騰訊的節目《一本好書》,看的人不少,讨論度也很高。董卿在節目中引經據典,中外名著脫口而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樣子太美了。她說過每天都有讀書的習慣,睡前不帶手機進卧室。有人說讀書是一種堅持,而她說隻要你将讀書形成習慣,無所謂堅持兩個字,因為你喜歡這件事,不需要經過内心掙紮或者是去做過選擇的。現在利用碎片時間讀書的人也多了起來,沒時間看,也可以在喜馬拉雅上聽書啊。工作了幾年,很多同事會聊到下班後都幹什麼的話題,有些人下班後都會讀書來充電。很多人都越來越重視“讀書”這件事了,尤其是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

我時不時會在地鐵上火車上看到讀書的人,有的是在排隊的時候,有的是站在搖晃的車廂裡。不難看出,他們很多都是上班族,每次遇見看書的人,我都想知道他們在讀什麼書,有的是工具類的書,有的是教你怎麼做的書,有的也拿着《活着》,《狼道》等,如果看到有人拿着名著在看,我還是很欣喜的。其實在車廂裡看書最多的是小學生,有的做作業,有的看帶着拼音的書,比如西遊記啦,水浒傳啦,楊紅櫻系列啦,他們看書的樣子真專注。有一次在北京坐公交車,擠得水洩不通,甚至人都被擠歪了,有個小男孩帶着眼鏡拿着一本書,一直在認真的看,我看着這畫面突然就很感動。有次在爬香山,到山頂的一個小路上時,有個女孩在看書,初秋的陽光很柔和,她認真看書的樣子真是美的像一幅畫。我喜歡讀書,所以在任何地方看到任何一個讀書的人,都會心生好感。她/他讀過的書我也恰好讀過,我們喜歡同樣的一段話,一個詞,一個情節,就覺得在那一刻我們的靈魂和心情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奇妙的感受。

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我們選擇了成為一個什麼人或者選擇了做什麼事,而是,我們被選擇了做什麼事或者成為什麼人。

我并不是出生于書香世家,小時候沒有大量的書可以讀,短暫的童年時光都被我用來在田野裡瘋跑瘋玩了。很多作家從小就嗜書如命了,比如三毛,張愛玲,了解這二位的人都知道,她們都喜歡《紅樓夢》,而且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癡迷于紅樓夢。但也有作家是不怎麼看書的,比如:海岩。這是我前老闆(認識海岩并且了解海岩)告訴我的。所以在看海岩的書的時候,你會覺得很流暢,很好看。不需要太多的比喻或者渲染,他的故事也能很吸引人。我小時候沒看過幾本書,所以那時候的我啊,是野蠻的小丫頭,自由自在,沒被繞道文字裡去,也沒繞到人情世故裡面去。隻是我小時候有個習慣,很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課本,我奶奶經常說我,飯都涼了還在看,平時怎麼不看書學習,一到吃飯就看書。我隐隐約約記得,那種看書的感覺就有點入迷了,有一種沉浸在其中的小開心。小學六年級的時候,隔壁大哥哥給我借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我很喜歡看,尤其是喜歡其中尼斯湖水怪那一節,所以直到現在,我依舊對水怪這事很感興趣,找了電影來看,發現把尼斯湖未解之謎拍成了童話故事,前段時間網上還說尼斯湖水怪其實是巨型鳗魚,我表示不相信。水怪存不存在又有什麼關系呢?反正我在乎水怪是不是存在,我在乎的就是好奇本身。反正這個未解之謎帶來的好奇一直保留到了現在,我現在很喜歡用“深藍”來表達一種狀态,我也說不清楚的一種狀态,而且有點深海恐懼症?雖然住在内陸地區,但對浩瀚的海洋是充滿向往也同時充滿敬畏的。我不想知道水怪存不存在,那就像是我童年時的一個謎夢,希望永遠不要被揭開謎底才好,這個謎就會一直伴随着我,而我也永遠保留着那一份好奇。

有一次,我姐姐給我說老師說了一定要讀兩本書,一個是《牛氓》,一個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說她自己很想讀,可是沒有。每次看見她都在手機上看網絡小說,我問:你看的是什麼啊,她說是關于穿越的,或者是關于由弱變強進行報複的,類似甄嬛傳那種。我現在如果送給她的話,她肯定感到很奇怪,而且應該也不會去讀了。

很多學校都有讀書室吧,我們學校也有,但幾乎不讓我們去看書,初中時老師在閱讀課上抱來一些書給我們看,其中就有《駱駝祥子》,我就對虎妞這個名字印象很深。上學的時候我作文寫的一塌糊塗,班主任讀班上同學寫的好作文,發現人家都引經據典,裡邊寫到史鐵生啊,蕭紅什麼的,我很羨慕那些能随手就寫出什麼作家說過什麼的人,。我同桌作文就寫的很好,她很夏歡看電子書,經常看《鬥破蒼穹》還有《傾盡天下》,課間十分鐘我也和她一起看,但是她看的速度太快了,一目七八行的速度,我和她看電子書有壓力。

初中的時候,我的抽屜就是歌小小的圖書室,裡邊全是各種雜志,娛樂八卦還有幾塊錢一本的鬼故事。我們班的同學都跟我借書看,上課也偷着傳閱。正經的書沒看幾本,我和同學說,人家的啟蒙讀物都是四大名著,咱們是兩塊五一本的鬼故事。上高中的時候看的入迷的幾本書是《名偵探柯南》還有饒雪漫的《離歌》,以及郭敬明的幾本書。看柯南的時候很是癡迷,吃飯睡覺都拿着看,我想這就是我日後愛讀偵探推理小說的源頭?有段時間饒雪漫的書在全班傳閱,很奇怪,正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好像都陷入了一種微微的傷感之中。我同學說你别看了,容易沉侵下去,我不聽,上課偷偷看,真是越看越悲傷,山邊的夕陽曬的臉紅紅的發燙,再看着堆積如山的作業和卷子,真是越來越傷感。高中時候大家很喜歡讀《意林》,我也喜歡,現在也經常關注意林的動态。這麼多年,意林雜志還在繼續印刷發刊。對了,意林雜志是在吉林。上次經過一個小書店,我進去轉了轉,拿起一看,還是熟悉的綠色封皮。看着它能想起高考複習的日子,也能想起當時趴在陽台上聽的歌《想把我唱給你聽》。畢業的那個夏天,我在小縣城買了一本世界級暢銷小說《百年孤獨》,一整個暑假,翻了十幾頁合上,翻了幾十頁又合上,我讀不下去。

我真正大量閱讀是在大學的時候,大學開始隻能用“迷茫”兩個字來形容了。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有勁也不知道往何處使。有一天,看見我舍友桌子上放着一本餘秋雨的《借我一生》,我實在是無聊就翻起來看了看,這一看,就入迷了,晚上借着手機的燈光埋在被子裡看,被他筆下的文字吸引了,我才發現原來文學名著是這樣寫的,是能帶給人一些想象和共鳴的。那本書挺厚的,我花了好幾天來讀。之後我又在圖書館借來了他的《文化苦旅》,雖然沒讀完,但是餘秋雨卻成了我最開始讀的作家。畢業後,我去上海玩,專門跑到上海戲劇學院去看了看,因為餘秋雨是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記得去的那天晚上,很多學生在教室排練,出來的時候有一堆學生圍着一個老師,我走近看了看,是佟大為,在給同學講戲呢。我的夥伴傻乎乎地跑過去問:“您就是佟大為先生嗎?”他說:“是啊。”然後我們兩都愣住了,接着他就走了。我們也沒要個合影或者簽名啥的,想起來還挺後悔。

2012年,我剛上大一那年,有一件震驚文壇的大事,莫言的《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所以想都沒想我的下一本書肯定是它。我看的那本書是盜版的,我們學校周六的時候會有人專門來賣盜版書,不管啥書一律10元一本,後來幹脆20元一斤來賣了,我大學時候讀的很多都是十塊錢買的盜版書。我在宿舍的書桌上讀《蛙》,看完整本書後,我就完全被震懾住了,小說原來還可以這麼寫。剛開始前幾頁就講主人公因為餓所以吃帶着松香的煤塊,然後嘴裡流着黑色的口水。再到最後寫自己的姑姑被青蛙爬滿了全身,還有在飯店裡吃牛蛙……這是東方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後來我又相繼看了他的《生死疲勞》和《豐乳肥臀》。我記得很清楚,在《生死疲勞》的封皮上寫着“莫言的想象力翔越了人類存在的全部”。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的尚在成長的小心靈,雖然對文學背後的深意是一知半解,但我總在上課的時候胡亂寫一些話在課本山,發揮我自己的想象力,把腦海裡很奇怪的想法拐彎抹角地寫出來。沒人看,我也不喜歡我寫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是陝西人,所以必讀作家少不了路遙,我先是看了《人生》,再看了《平凡的世界》。在2013年的冬天,我約了幾個夥伴去陝北榆林毛烏素沙漠轉了轉,看看孕育出這樣優秀文學作品的黃土地。那個冬天真冷,我們在冰上燃了火,皎潔的月光下,我們唱歌,而我看到這月光,想起的卻是閏土守西瓜的月夜。後來《平凡的世界》被拍成電視劇,我很喜歡,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打開看一看,看咱陝西人吃馍吃面就是帶勁,大口吃碳水化合物的感覺就是酣暢淋漓。後來又讀了陳忠實的《白鹿原》,和同學要的電子版,看了前幾章完全被裡邊的性描寫看的傻眼了。電影版白鹿原中,大片大片大麥田,還有汗流浃背的麥客,都是陝西農村最常見的畫面,因為要裝滿糧倉,所以割麥成了每年的頭等大事,王建房有首歌就是唱《麥客》。當地人有“八百裡秦川養懶漢”的說法,說的就是關中平原這片地方風調雨順,莊稼收成好。小時候也和大人去割過麥子,一鐮刀下去就割掉一把,直到成為一捆,捆麥子不用繩子,就直接用麥稈來捆住。每到割麥季,就成了鄉愁最重的時候。想起自己的根在陝西,在大片大片的黃土地上,在每一粒麥子裡,在每一碗面中。我大學時候教文學史的老師研究陳忠實文學,2016年陳忠實先生去世,那年她寫的一篇關于陳忠實的文章被選入當年的陝西高考卷了。我老師文筆也很好,講課非常生動,長的也很“女作家”範,我看她的作品,記得她寫過一句話說:寂寞是一條長蛇,這比喻真厲害了。在她的課上知道了更多的作家,諸如:池莉,方方,遲子建,蘇童等等。賈平凹的作品我沒怎麼讀過,但知道他最近有新作,是寫茶館裡一些女人的家長裡短。後來遇見一些人,他們說喜歡陝西,喜歡西安有文化底蘊,喜歡這幾位名家的作品。陝西是一片文化熱土,根植于其中的是中國文化的根,能生長在這片炙熱的土地上,心裡是有自豪感的。

年輕時候總繞不過韓寒,郭敬明的作品,我把他倆放在一起也沒要比較的意思。我讀韓寒的作品比較多,從《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再到《長安亂》再到《三重門》,我都看了個遍,他文筆挺幽默。我總在上課時偷看,幸好也沒有老師管。後來又讀了很多男作家的作品,比如王小波的“時代”系列,我記住了他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他說:天上的星星就像一場凍住了的大雨。我在山裡仰望星空的時候,星星确實繁密如雨。他的小說喜歡的人很多,但大家最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愛你就像愛生命》,書信中他誠懇的語氣像個孩子。哪個女孩子會不為此而心動呢?雖然直到現在我也沒遇見愛我就像愛生命的人,也許在哪一天他就突然冒出來了呢。他不一定要多麼厲害,多麼有錢,但他一定要會寫情書,用紙筆認真寫的那一種,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在我們頭發花白的時候,可以在昏黃的燈光下回憶往事。以前有男生在情書裡說我的眼睛像星星一樣美麗,也因為我眼睛大,所以藏不住心事,藏不住眼淚,就連蚊蟲都特别喜歡飛到我眼睛去。


...

我在言幾又讀書



文青的書桌上都有一本三毛吧,我也在空閑的時候讀完了三毛全集。很多人覺得她寫散文比較多,太“文青範”。三毛實在是影響了太多人,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過着平凡樸素的生活,但都有一個浪迹天涯的夢。我很喜歡三毛筆下的小故事,每一個都有笑點淚點,生活就是如此啊,永遠在遇見,永遠在失去。2018年春夏我在地鐵上又聽了一遍三毛全集,在來來回回的路上塞着耳機。聽三毛寫的一個個故事,因為主播的聲音太好聽,那些故事就好像都活了起來。聽着那些故事,我好像也被地鐵帶到了遙遠的萬水千山,直到地鐵到站提醒了,我才回過神來。在《萬水千山走遍》中,我很喜歡有一篇叫《青鳥不到的地方》,這個“青鳥”是洪都拉斯街頭公車的名字,“青鳥”意味着幸福,那時她已經失去荷西了,所以說“青鳥”也不會把她帶到幸福的終點站了……我聽完後,幾乎淚流滿面,人生就是有那麼多奇怪的境遇,或者就稱之為命運吧。我還很喜歡她寫的《哭泣的駱駝》《素人漁夫》《啞奴》等。謝謝三毛女士給我們所有朝九晚五的人有了一個做夢的機會。另外說一個一個沒有張揚過的消息,因為之前在藝人工作室工作,所以聽說了有導演要拍《三毛記》,備選人有倪妮,江一燕,王菲和莫文蔚等等。你覺得誰才是心目中三毛的樣子呢?

因為一個人喜歡卡夫卡的作品,我也去看了《城堡》和《變形記》等,看完《城堡》之後我寫了一個長長的書評。我的習慣是看了一個作家的作品,會繼續看他另外的作品,或者是研究他文學作品的相關書籍。當時看卡夫卡的書,難以理解的時候,就去看人家已經寫好的關于卡夫卡作品的分析。看完之後,确實對理解他的作品有許多幫助。說到卡夫卡,再說一下喬治奧威爾吧,當時我們圖書館前會立一塊牌子,上面有大家喜歡的書籍排名,喬治奧威爾穩居前三。我花了一個周六的時間在西安的小書店裡,站着讀完了他的《動物農場》,我記得那天我碰到了我們班的另一個女生,她也是個書迷,她竟然也在看書。湊巧的是,有幾次我在讀書館看書,也遇見她了。我倆相視而笑,好像是特别的緣分呢,後來我講給小簡聽,他說要是個男生就要發生一段故事了。再後來,我又讀了喬治奧威爾的《1984》,很晦澀難懂,但是我還是堅持看完了。


...

我在學校圖書館前


書讀到這個階段,我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知道自己要看什麼書。再說幾位我很喜歡的作家吧,首先是莫泊桑,他筆下的故事各個都有精彩的反轉,很多無奈的巧合,那種出人意料的感受是别的作品裡感受不到的。我曾經也模仿過他的寫法,但是寫出來的故事我自己都不願意讀。還有泰戈爾,他的詩我經常看,無論在哪裡看到他都會拿起來翻一翻。遇見我很喜歡的小詩,我就會抄寫下來。還有嚴歌苓,讀了她的《小姨多鶴》還有《芳華》,很喜歡她筆下的人物塑造,每一個都有血有肉。當然還有一個繞不開的作家,因為他寫過一本霸占各大榜單的書《追風筝的人》,看完之後,緊接着又看了他的《燦爛千陽》和《群山回唱》。他的故事讀起來很順暢,同樣也很深刻。突然讀出感覺來的,是國民作家魯迅,我在大四的時候,借了一本魯迅全集,把他的作品都讀了一遍,我有個習慣,邊看書邊寫筆記,看魯迅的書的時候,我甚至想全文抄下來的。每一段,每一句都很經典。

畢業後面試的時候有人問你喜歡的作家是誰?我都會說海岩,莎士比亞。為什麼喜歡海岩呢?因為《玉觀音》,小時候在電視裡看《玉觀音》,在什麼都不懂的年紀,我就看的很深入,我覺得這電視劇好看,戲劇沖突明顯,愛恨情仇交織。所以後來又讀了幾部海岩的作品,我忘記在哪本書中有人說寫文章的時候,故事情節不夠,就用大段的風景描寫來湊,或者是比喻來湊。海岩的書沒什麼多餘的内容,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讀起來很流暢。在人生中,先來後到的順序很重要,因為先接觸了海岩,我便把海岩排在了很前面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位置。莎士比亞的悲喜劇集我都看過了,有幾個故事還是看了兩遍,很喜歡《仲夏夜之夢》和《哈姆雷特》,有的人說戲劇集不好讀,因為外國名字太長,我讀戲劇有一個習慣,名字長的記不住,就隻記一個字,比如哈姆雷特,記住雷;比如拉山德,我就記住山。這樣讀起來就順暢多了。因為讀了莎士比亞,開始對戲劇集很感興趣,又讀了曹禺的戲劇集。我甚至一度想要考個中戲的研究生,好好研究戲劇呢。生活不易,但夢還是要有的,比如我在坐公車的時候,戴着耳機就能幻想出另一種生活,那就是随處飄蕩的白日夢啊。我就做一個白日夢想家好了,管他呢,内心的想象可以抵擋人世間的荒涼。

小說讀多了也讀哲學,《蘇菲的世界》《十日談》《忏悔錄》什麼的都借回來讀,讀不懂的多了去了,我把很多都抄在本子上了。後來男朋友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哲學系讀碩士,我問他什麼是哲學?他說:哲學其實很簡單,你隻要思考了,開始審視了,哪個過程就叫做哲學。他給我講了很多哲學家的理念和故事,可惜啊,每次他都能成功把我講睡着。

  (未完,見下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