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孔子教弟子學什麼?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開篇第一句,很多人都很熟悉的。記得那年讀初三上晚自習時,數學老師看着學生們都忙着做數學試卷的樣子,就鼓勁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同學們多做試卷,多練習,自然就熟能生巧啊!”這使我對《論語》裡的這句話有了深刻的印象。記得當時自己心裡是這樣犯嘀咕:“這些題我都做過很多遍了,為什麼我一點兒都不感到快樂呢?”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對這句話這麼個解釋法,有所疑惑了。

“學而時習之”,一般的解釋是這樣的:學習過後,時常的複習,不也很愉快嗎?又或者是這樣的:學到的東西,有機會付諸于實踐,這難道不是一種值得高興的事情嗎?總之,就象當年的數學老師一樣,這句話作為勤奮學習的勉勵,被廣泛地運用于各種學習場景中。

但這種解釋讓我覺得别扭,似乎很不符合實際。

比如說,高考前學生的狀态,是絕對符合“學而時習之”的标準的,那為什麼高考結束之後,很多學生都會有解放的感覺呢?很顯然,準備高考階段的“學而時習之”,并沒有讓學生們感到“悅”啊。

再比如說,很多專家或者技術工人,在他們的專業技術領域,往往也是多年的“學而時習之”,但是在這些人中,至少有九成以上,也沒有感到他們有多麼“悅”啊。他們之所以待在自己的專業崗位,無非是為了謀生而已。。

難道這句話是孔老夫子說錯了嗎?又或者是我們的解釋不圓滿??抛開各種陳見,從源頭去找尋,或許我們首先要明确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學什麼的問題。換句話說,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究竟要弟子們學什麼啊?

一般普遍的觀點,認為孔老夫子說的“學”,一定是指學習知識和技能。但顯然這種看法不太恰當,這在《論語》裡孔子對樊遲的一段話中可以體現出來。《論語》裡的那段原文是這樣的: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遲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解釋起來,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好莊稼。孔子說:“說起種莊稼啊,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怎麼樣種好菜。孔子說:“種菜呢?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去以後,孔子對他的弟子們說:“樊遲啊,真是一個格局很小的人。如果在上位的人很重視禮法的話,老百姓就不敢不敬重禮法;如果在上位的人很重視道義的話,老百姓就不敢不遵從道義;如果在上位的人很重視誠信的話,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情實意來守護誠信。如果能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着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着自己去種莊稼呢?”

在上面這段話中,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種菜,孔子的回答很謙虛而誠懇。他說種莊稼、種菜,他不如種地的老農和老菜農等專業人士啊。樊遲走了之後,孔子接着後面講的那段話,應該是教化他在場的弟子們的。他首先說:“小人哉,樊遲也!”。這裡可不要理解成孔子罵樊遲是小人。這裡的小人,指小格局之人,隻關心自己的溫飽和前程、不為大衆着想的格局很小人。後面的那段話,體現了孔子對弟子們的期望。他希望弟子們能夠學習并不斷實踐“禮、義、信”,從而影響并帶動老百姓也能夠實踐“禮、義、信”,進而讓四面八方的老百姓來投奔歸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他希望弟子們是能夠心懷天下、以身作則,教化一方、讓四方歸附的大格局之人

由此可見,孔子口中的“學”,不是純粹的知識記憶,也不是謀生的技能手段,而是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心性之學。孔子說“學而時習之”,就是告訴弟子們要學習仁、義、禮、智、信,并且不斷地在生命中實踐它。在這種破除小我,成就大我蛻變中,心量越來越大,人生境界越來越高,生命越來越自在,當然就會“不亦悅乎”啦。這種“悅”,來源于内心深處那種良性蛻變,是向上成長的喜悅。把這種“悅”理解高興、愉快,這就顯得膚淺了。

...

此外,從”悅”的造字來看,是豎心旁忄加上一個“兌”字,兌在《易經》裡,是一個卦象,兌卦,兌是表喜悅的意思。綜合起來,“悅”就是發自内心的喜悅,也是一種會心的微笑。這種喜悅,就像苦思冥想很久的一道數學題,突然找到了解題思路,而帶來的巨大成就感;也象是在河裡玩水的人,玩着玩着,突然發現了自己居然會遊泳了的驚喜;還像一個禅坐的人,在妄念的紛紛擾擾中苦苦支撐後,突然妄念消失,進入空明寂靜的法喜。這種“悅”,比高興、愉快等情緒感受,含義要深刻得多。

說起“悅”,就不得對比第二句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樂”了,一般對它的解釋和“樂”一樣,也是快樂、高興地意思。古人寫文章,斟酌用字很謹慎,力求簡練準确。既然“悅”是高興,“樂”也是高興,為何不用同一個字呢?很顯然,這有點說不過去。而且,如果真要把“樂”是解釋為高興,隻怕現代很多人心裡會有糾結的:我想安靜,我不想被打攪,我房子這麼小,朋友來了怎麼住啊?哪裡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呢?當然,也有一些人是贊同的。比如說,麻将三缺一了,正好來了一位朋友,哈哈,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麻将桌總算湊齊了。

...

考察這個“樂”字,它是由繁體字“樂”簡化而來。從“樂”的造字來看,它根據絲弦的樂器形狀來造字的。下面是一個木架子,上面左右兩邊的絞絲旁表絲弦,中間的白,表絲弦與絲弦之間的空隙。那對“樂”字的解釋,是怎麼和高興、快樂等聯系起來了呢?想了很久,突然悟到,撥動每根絲弦彈奏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與其把“樂”解釋為高興、快樂,不如解釋為和諧,來得更加恰當些。

我們知道,同一個樂器,不同的絲弦有不同的音聲記,就像人世間一樣,就算是同一個師門出來的師兄弟,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和見解,也未必一樣。孔子用“樂”這個字,就是說,朋友之間的應該和諧相處。你的見解如絲弦“哆”,我的見解如絲弦“來”,他的見解如絲弦“咪”,雖然我們的見解各不相同,但哆來咪,哆來咪,......不同的見解彈撥起來,卻能演奏出和諧的樂章。

孔子在《論語》中還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與人交往,用的是和諧的樂之道,他格局大,可以包容不同的見解和看法;而小人與人交往,求的是彼此認同,他格局小,凡是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沒法成為朋友。

最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實際上是對前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一個補充。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夠理解你,難免有時候會有誤解,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不愠、不生氣。孔子稱贊這種人“不亦君子乎”,他們是君子中的君子,這也是孔子特别贊揚的話。

孔子的太了不起了,《論語》中隻這短短的一句,就足以讓人畢生奉行,這大概也就是國語經典的魅力吧。

首發于百度号經典閱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