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之美》:讓我們認清世界本來的樣子

聽到“系統”這個詞,不知道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

是一台精密複雜的機器?是一套邏輯缜密的方法?還是我們每天最熟悉的自己的身體?抑或是安居于我們手機或電腦中,勤勤懇懇幫我們處理各種操作的軟件?

...

其實都對,因為系統無處不在。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了解系統的特性,需要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認清世界本來的樣子。

講述系統思維的書籍不少,良莠不齊,即使是其中優秀的部分,也是難度各異。

但有一本書,無論是對于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專業人士,都是一本難得的學習參考書籍,她就是《系統之美》,來自于系統思考的泰鬥級人物,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H.Meadows),一個有着三十多年系統研究經驗的專家。

...

這本書的結構很簡單,總共分為三個部分:

1、介紹系統基礎概念的“系統的結構與行為”;

2、講述系統關鍵特性和注意事項的“系統思考與我們”;

3、探讨如何對系統施加影響的“改變系統”。

01

作為系統思考,我們需要了解哪些基礎概念呢?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什麼是系統:一個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構成的、能夠實現某個目标的整體。

系統不是事物的簡單集合,事物之間需要有連接,同時它們還需要共同實現一些功能。沒有任何内在連接或功能的随機組合,就不能看作是一個系統。

我們認為系統的組成部分有三類:要素、要素間的鍊接、功能(或目标)。

...

其中組成系統的要素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正如我們的細胞每天都在更新,手機上的零件可以被替換,對于一個系統來說,它的要素之間的鍊接方式以及它要實現的功能,決定了它作為系統存在的意義。

有了這些概念,我們可以更清晰地觀察系統。

以足球隊為例,它的要素是球員、教練、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類工作人員。

...

他們通過各種方式相互連接:球員之間的關系、相互的配合方式、教練對球員的指導、工作人員對球隊的支撐等。

球隊有一個或幾個目标:比賽是為了獲勝,球隊運營需要盈利。當然,有些球隊可能還有其它的目标。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概念也需要關注:系統動态運行時涉及的存量、流量、回路等。

...

在這些概念上,書中做了詳細而直觀的介紹,了解了一個系統的組成和特性,我們會在整體上對系統的運行有更清晰的理解,做到“知其然”。

02

第二部分,我認為是系統思考的核心。

在這一部分,梅多斯教授給我們講解了系統的3大特征、6大障礙和8大陷阱,這些可以看作是她經驗的精華。

系統的3大特征向我們展示了系統為何可以運作得如此精妙,為何能夠抵禦外界的各種幹擾。

...

适應力是系統運作的基礎,使得系統具有自我修複的能力,從而正常發揮和維持系統的功能。

自組織使得系統可以學習和适應,在外界沖擊下進行進化,從而可以應對各種未知的風險。

層次性是系統和子系統之間包含和生成的關系,幫助各個子系統更好地完成它們的工作。

系統的6大障礙都是人類在曆史上不斷踩的坑:

...

1、遇到問題,我們需要耐心收集數據,反複審視結構和行為,通過分析曆史和變化趨勢,以避免“被表象所迷惑”。

2、在非線性的世界裡研究系統,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模式”進行思考。

3、由于系統的複雜性,為了在簡化模型的同時不丢失準确性,我們需要“恰當地劃定邊界”。

4、同時,“看清各種限制因素”,避免盲目樂觀,拒絕不切實際的誘惑。

5、要意識到“無處不在的時間延遲”對我們的決策所造成的影響。

6、也要意識到“有限理性”在人們進行決策中所起到的作用。

系統的8大陷阱讓人眼前一亮,梅多斯教授把常見的系統問題總結為8種基礎模型,并對8種基礎模型給出了相應對策。

...

系統的研究者們可以通過“套公式”的方式,簡單又有效地找到處理類似問題的策略,從而減少試錯的損失。

以“公地悲劇”為例,我們都知道,公共資源容易引發各個利益方過度使用,從而造成資源耗盡的問題。

如果我們一旦能夠識别系統運行中哪些資源陷入了這個陷阱,盡早對這一類資源及時進行管制,就能避免相應資源耗盡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03

第三部分,我看作是作者思考智慧的結晶,也是專業系統研究者能夠常讀常新的内容。

在這一部分,作者提出她認為的改變系統的杠杆點,即能起到“事半功倍”甚至是“四兩撥千斤”效果的關鍵手段,以及如何“與系統共舞”的15條個人心得。

...

根據作者梳理的12大變革方式,我分析了本次疫情期間我國采取的措施,發現起到關鍵作用的措施都在關鍵點上,充分說明了系統思維的實用性,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權當是一個案例:

戰疫系統論:從系統的角度看中國此次疫情的答卷,以及國外應該如何“抄作業”

《系統之美》為了方便大家入門,書中的内容很多地方寫的言簡意赅,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一本導論,不過正如《算法導論》一樣,這本書起到了“從入門到精通”的神奇作用。

經過系統思維的洗禮,相信大家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能夠告别“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方式,認清世界本來的樣子。

...

(本文首發于我的公衆号:鬧市草廬漫讀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