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手機屏幕前的自卑與超越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按照原名直譯其實應該是《生命對你意味着什麼》(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這本書由著名的個體心理學開創者阿德勒(1870-1937)于1932年所著。

從原書名可以看出,其實這本書的論述範圍并不止自卑感和優越感。還包括讨論“夢”的意義、人與人的合作問題、職業問題和兩性問題等。

不過因為這本書創作年代比較早,并且是個體心理學領域的早期著作,所以有些觀點在現在看來有些陳舊并且有些論述像是“心靈雞湯”似的廢話。但豆瓣上有些評價因此而給低分是有失公允的,評價一部作品當然應該要結合其時代背景和開創意義才是合理的。

書中認為,所謂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面對問題時無所适從的表現。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如果我們一直保持着我們的勇氣,我們便能以直接、實際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進環境——來使我們脫離這種感覺。

當我讀到這裡時,我嘗試着換一種新的角度來理解我們當下的生活。

正如阿德勒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比如當我們隻想吃吃玩玩混個學曆但是身邊同學都是學霸的時候;當我們隻想安心當條鹹魚但整個社會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工作的時候;當我們下班後隻想一個人待着看會兒書卻被同事說不合群的時候;當我們想要發展某個愛好卻被别人說這又不能當飯吃的時候。

當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在一開始總是會有些動搖,有些自我懷疑,有些自卑感。這時候為了擺脫這種情緒,我們會嘗試着“改進環境”——找到并切入一個能讓自己更加自在的環境。

當下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連上網絡的手機屏幕前的每個個體可以相互觸及的範圍理論上可以無限延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感知到的環境已經不再僅僅是身邊的“周邊環境”,還包括“網絡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能夠非常輕易地“改進”自己的環境。

比如當我們隻想混學分但是身邊都是學霸的時候,我們就刷貼吧刷B站,找到那個有許多人每天都花着大量時間做同樣事情的環境。再比如當我們隻想下班後一個人看會書卻被同事說不合群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網絡上的讀書社區,找到一群也有着類似感受和興趣的夥伴,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融入的環境。

正是通過這樣有選擇性的“網絡環境”切換,我們的不良情緒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消除。

生活讓我們有很多話很多情緒想要傾訴,但我們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也不願意說,而這所有的情緒和語言在我們聽歌的時候如決堤般随着音樂一起傾瀉出來,我們可以把它們寫在評論裡。

我身邊喜歡讀書的人太少,我希望能與更多喜歡看書的人分享自己閱讀的感悟和看法,于是我建了個讀書群。

這種讀書群的意義不在于要各種打卡保持活躍,而在于當你在看書的時候,能确切地感受到你的微信裡還有一群小夥伴也會享受做同樣的事情,當你某個時刻想要分享讀書的喜悅的時候能夠明确地知道你可以去哪裡分享。

在這樣的互聯網時代中,在每個人自己的手機屏幕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夠更加輕易地“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而承受着更少的“自卑情緒”。

沒有誰有資格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活着、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更沒有資格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如果這個環境讓我不爽,那我就打開手機,換個環境。

最後分享書中一段話

在這個世界真的有許多邪惡、困難、偏見和悲哀,但這是我們自己的世界,它的優點和缺點也是我們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是我們必須加以改造和增進的世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