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奶奶寫《人間值得》告訴我們,走出人生困境,沒有那麼難

文/學乃身之寶

作家餘秋雨曾給《相約星期二》一書作序時提出過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談人生才合适呢?

他說,想來想去,應該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卻一生大節無虧,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來日無多的老人,已經産生了強烈的告别意識,因此又會對人生增添一種更超然的鳥瞰方位。

他說,那本書中的莫裡老人就是适合談人生的人。

在我看來,還有一個人也适合談人生,雖然她沒有生重病,但她的經曆有足夠的說服力。

這個人就是,91歲仍未退休的心理醫生,中村恒子,也稱恒子奶奶,她用一輩子書寫一本書——《人間值得》,那是她一生的智慧凝練。

在書中她告訴我們,走出人生困境,沒有那麼難。

隻要我們能夠意識到,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活出真實的自己,就會發現"人間值得"。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介紹恒子奶奶的三條箴言,來說說如何應對生活、自己和人生的煩惱。

...

1.放下"必須要幸福"的想法,才會真正幸福

恒子老師認為,幸福與不幸福的說法,并無太大意義,因為隻想"必須要幸福"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這樣的幸福觀或許引起很多人的質疑,因為人活着不都是在追求快樂和幸福嗎,渴望"必須要幸福",不是正确的嗎?

其實,恒子老師想表達的意思是,渴望幸福沒有錯,而問題在于"必須"兩個字,因為這樣的絕對化思維,會過猶不及,所以,她說"不管是金錢,還是生活方式,對自己來說适度便好"。

更重要的是,這個"必須"會讓我們一直活在與别人的比較中。

與别人相比是否幸福,肯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就像意義療法創始人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說的:"不要隻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産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産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産品。幸福總會降臨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希望你們的一切行為服從良心,并用知識去實現它。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當然是相當長的時間之後——注意,我說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後!——正是由于這種不關注,成功将降臨于你。"

可見,幸福不是"必須"得來的,就像成功,也不是"一定追求"來的,它們都是在放在這些絕對化想法後,在接納自己基礎上,一步一步積極行動後,無意間體會到的一種感覺。

恒子老師也不強迫自己"必須"喜歡工作,但她能在接受現實(依靠養活自己)基礎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嘗試去做,其實,這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想如何生活,想做什麼,而那些知道自己怎麼活着的人,自然就是幸福的。

...

2."沒有自信"并非是壞事,正視自己才是關鍵

對于生活,我們要放下"必須要幸福"的執念,對于自己,也要放下"一定要自信"的想法,因為恒子老師說,"沒有自信"并非是一件壞事。

這樣的說法或許又會受到質疑,因為自信是人們渴望的品質,難道自信不重要嗎?

恒子老師解釋道,所謂自信,是原本做不好的事情一點點取得進步。

也就是說,自信是日積月累後的呈現,并不是稍微"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就能得到的。

我們有時執拗地認為,擁有自信,就能沒有煩惱的想法,其實就是固有思維,這種僵化的思維阻礙着我們真正進步。

首先,自信是一個動态的感受。一個人在這個時間段是自信的,在另一個時間段就可能是不自信的,那麼怎麼判斷這個人是否自信呢?顯然很難。

其次,沒有自信未必就是壞事,因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就像自卑,一定是壞事嗎?未必。

重要的是要好好把握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喜好,做自己擅長的事,而不是盲目地自信,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也要勉強去做。

恒子老師說,在10年前,自己面臨着從手寫病曆轉變為填寫電子病曆的困難,對于一個近80歲的人來說,很難完成。怎麼辦?隻能找人幫忙。

面對沒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誠坦率,或許那才是真正的自信吧。

...

3.人生沒必要詳細計劃,因為一切都在變

關于人生,我們都渴望确定感或掌控感,所以願意制定計劃,比如年計劃、月計劃,甚至是日計劃,但對于計劃,恒子老師說,人生沒必要詳細計劃。因為世事無常,一切都是變化的。

就像恒子老師最後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完全是偶然的,若沒有叔叔的資助也不會學醫,若沒有朋友的介紹,也不會成為心理醫生,若不是經濟壓力,她或許都不會重新工作,總之,很多事都處在不确定性中。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可以等待命運的安排呢?

當然不是,因為命運是人與人的關系,而人際關系是需要我們努力的。

那麼,怎樣經營好人際關系呢?

隻要自己存在,就要帶着一種包容力讓别人平和下來。其實就是帶着善意去對待他人。

這樣問題又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也就是說,我們隻有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系,才能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關系。

關于自己,恒子老師給出了很多建議:

其一,做好現在能夠做好的事情。

自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也是走出困境的關鍵。

無論是工作上的煩惱,還是生活上的困境,唯有做好自己能夠做好的事,讓生活繼續下去,問題才會解決。

比如,對于那些覺得工作沒有價值的人,他們的煩惱在于工作得不到領導和同事的肯定,或工作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亦或其他,工作隻為了賺錢,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恒子老師說,為了錢而工作,并不是可恥的事情,反倒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先通過工作養活自己,之後再讨論"人生價值"或"自我成長",不要把順序搞反了。

其二,平衡好現實和自己的心情。

恒子老師認為,解決煩惱的關鍵在于,在現實和自己的心情之間找到平衡點。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

煩惱或痛苦會一直在,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的開篇說的,人生困難重重,這句話道出了困難的必然性和徹底性,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平衡。

平衡的時候,要多關注自己的内心,因為一味迎合外界的評價,自己很難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其三,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個人生活。

恒子老師在書中反複表達一個觀念,即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個人在生活。

她說自己有兩個兒子,好幾個孫子,但她很少和他們在一起,并非是不愛,而是她懂得享受孤獨。

害怕孤獨,會讓我們痛苦,而學會與孤獨相處,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生活的快樂。

學會孤獨就是意識到孤獨,是人生的真相,其次是學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再次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像恒子老師,她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她學會孤獨,因為工作中她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總之,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做主的,自己的滿足感源于自己的選擇,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活出自己,才能體會到"人間值得"。

人生,隻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