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公治長第五》10:孔子的遺憾

《論語·公治長第五》10:孔子的遺憾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剛?”

孔子作為大成至聖先師,開私學放棄之前,為萬世師表。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後人還特别列出了“孔門十哲”。一句話,作為中國教育的關鍵人物,孔子的影響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他的教育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

在《論語·公治長第五》中,孔子逐一點評了各位弟子的長處,給人以孔門無庸才的感覺。就連有人拿出來挑刺的晝寝的宰予,孔子也給出了特别的評價,最後,大家最不看好的這個弟子,也成了孔門十哲之一。教育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盡管在教育領域完美如斯,孔子仍然有自己的遺憾。

孔子的教育遺憾到底是什麼呢?

評價完諸位弟子,孔子順道來了句:“吾未見剛者”。

意思是說,這麼多的弟子之中,我沒有見過可以當得上“剛”的弟子。在進一步引申,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他老人家沒有遇到過當得上“剛”字的人。後來,解放後許多人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叫“志剛”或“志勇”的就是希望兒子能夠成為當得上“剛”或“勇”的人。

孔子所謂的“剛”是剛烈、剛斷的意思。人的德性之中,以“剛”最為難能可貴。

有人把人的德性形成的過程,比喻做一塊方方正正的石頭從山上滾落的過程,經曆了世事的磨砺,經曆了人間的苦難,多數人都開始變得圓滾滾的。孔子所說的難得一見的“剛”,不是不谙世事、初出茅廬的魯莽,而是經曆了人世繁華、諸種苦難後還存留下的德馨上的剛毅與堅守。

孔子所講的“吾未見剛者”,就像是在說,“我”沒有見到哪塊石頭從山上滾落下來後不是圓滾滾的。

脾氣大,脾氣壞,不是孔子所說的“剛”,初出茅廬、不谙世事,像牛犢子一樣橫沖直撞也不是孔子所說的“剛”,這個“剛”是人的方正,是人内心裡對于初心和使命的堅守,講得是一個人的品德、智慧和修養。

社會上有種說法:上等人有本領沒脾氣,中等人有本領有脾氣,下等人沒本領有脾氣。孔子這裡所講的“剛”,顯然不是有脾氣沒本領的下等人,而是有本領沒脾氣的上等人。隻是孔子他老人家不願意用有色眼鏡将人分為三六九等而已。

孔子的治學還是很開放,說完這話之後,有人提出異議來了。“或對曰:‘申枨’”,意思是說,申枨這個人難道算不上“剛”嗎?

《論語》的編排,嚴謹的很,充分體現了學術的開放。凡是對孔子的說法有異議明确提出來的,在編排時一律将名姓隐去了。比如這裡的“或對曰”,意思是說人群中有個人提出異議來了。至于這個人是誰,就不點名了。免得後人給這個人蓋棺定論,做清算。

這一點特别像今天給領導提建議,你要是不隐去姓名,是沒有人願意真正提出建議的。隻有無記名時,才有真正有益的建議産生。

孔子接過這位弟子的話說:“枨有欲,焉得剛?”

意思是說,申枨這個人多欲,哪裡還當得上“剛”字。

後人有“壁立萬仞,無欲則剛”的說法,一個人一旦有了明确的欲望,哪裡還能剛得起來。改革開放初期,将廈門海關搞得烏煙瘴氣的走私販賴昌星有句名言,“千不怕,萬不怕,就怕領導幹部沒有愛好”。用他的話講,隻要你有愛好,他就有辦法。申枨這個人有那麼多的愛好,就是擱現在,賴昌星也早已把他拉攏腐蝕了,哪裡當得上一個“剛”字。

孔子為什麼在這裡要談自己的遺憾呢?

一則與自己的經曆和志向有關,他自己一生坎坷,他想間接的告訴弟子,無論經曆着怎樣坎坷的人生,都要堅守内心深處的那一點方正,這種方正所體現出的“剛”是世間最可珍貴的東西。二則希望各位弟子提高自己的修養,降低或消除内心裡不必要的欲望,從而成為剛烈、剛正、剛毅的人。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時代,“未見剛者”,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不知道孔子能否感到快慰,不知道有沒有當得上一個“剛”字的人卓然而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