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034 《漢朝與羅馬:戰争與戰略的比較》:告訴你兩個世界級文明的生存邏輯

引言

公元166年,東漢桓帝延熹九年,來自大秦國的使者們捧着象牙、犀角和玳瑁走進了大漢的皇城——洛陽,那是兩個當時最強大帝國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大秦國就是羅馬帝國。

羅馬的使者見識到了東都洛陽的繁華,感受到了大漢帝國的強大;漢朝人也領略到了羅馬的風采與輝煌,雙方的實力都令對方贊歎。

不過此時,漢桓帝東漢的朝廷上在上演着“黨锢之禍”,預示着王朝的行将就木;而羅馬國内瘟疫頻發,北方邊境已被日耳曼人攻破。

史料記載:公元166年,羅馬又一次爆發大瘟疫,日亡數千人,當時東羅馬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人口死亡過半,全羅馬人口爆減1/3,據說連皇帝馬可·奧裡略·安敦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也難幸免。公元167年,日耳曼部落突破多瑙河防線,侵入羅馬邊境。

曆史上的漢朝和羅馬都是通過赫赫軍功,奠定了兩個文明在世界曆史上的地位,那麼諸多曆史巧合的背後,隐藏着他們怎樣的不同呢?

...

今天我們要讀的這本書——《漢朝與羅馬:戰争與戰略的比較》——來自北大曆史系教授,馬克垚先生,他堅持在曆史研究中運用比較的方法,早在1981年,他就發表過論文《羅馬和漢代奴隸制比較研究》。這次,他再次運用比較方法,為我們揭示漢朝與羅馬的戰争與戰略差異。

作者

馬克垚(yáo),男,1932年6月生,山西文水人。著名曆史學家,任職于北京大學曆史系,是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古代專制制度考察》,《西歐封建經濟形态研究》,《封建經濟政治概論》,《英國封建社會研究》,主編《世界曆史·中古部分》,《世界文明史》以及《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

...

圖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導讀1. 曆史比較研究

讀馬克垚先生的《漢朝與羅馬:戰争與戰略的比較》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曆史比較研究。

所謂曆史比較研究,是指通過比較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曆史現象,來加深和擴大對曆史認識或者驗證曆史規律的一種方法。通常曆史學家會通過把不同的民族的曆史加以橫向對比,或者對同一民族的曆史做縱向對比,從而看清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曆史的共性與個性,也能理出同一文明的曆史源流。

我們還以漢朝與羅馬為例,它們一樣的輝煌燦爛,威名遠播;一樣的内憂外患,盛極而衰。

...

公元前202年,羅馬名将西庇阿在“紮馬戰役”中戰勝迦太基的英雄漢尼拔,羅馬帝國的雄姿初現;這一年,漢高祖劉邦在“垓下之圍”中擊敗楚霸王項羽,漢帝國的朝陽從此噴薄而出。

從公元184年東漢爆發黃巾起義,到曹丕代漢,再到司馬氏代魏,直到公元581年楊堅廢北周立隋,中國曆經了長達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政權更叠。這時,歐亞大陸西端的羅馬,也同樣出現了“三世紀危機”,北部蠻族入侵,西西裡和北非的奴隸相繼起義,東部與波斯的戰争曠日持久,帝國日漸衰弱。

顯然,曆史學家可以從比較中得到很多曆史的洞見。當代這樣的曆史學家有很多,單單羅馬史的題材,就有我們熟悉的易中天先生,他曾經寫過《中華史·兩漢兩羅馬》;日本著名的羅馬史專家本村淩二,他曾出版過《興亡的世界史·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2. 漢朝與羅馬的相似之處

除了以上說的巧合之外,漢朝與羅馬的确存在很多相似點。

2.1 它們都是經曆了長達數百年的戰争才最終獲得穩定的版圖。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不久,亞歐大陸最東端的華夏文明就進入了長達500年的春秋戰國時代,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不過秦朝轉瞬間就土崩瓦解,漢朝接替秦朝成為享國407年的大一統王朝。據統計,僅在春秋時代的242年間,列國之間的軍事行動就有483次,國以下的卿大夫之間,國君與卿大夫之間的戰争更是不知多少。

我們将視線轉向亞歐大陸的最西端,環地中海世界的曆史也在這900年間發生在滄桑巨變。公元前753年,羅馬建城,但是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随後的1200年裡,這個名叫羅馬的小城邦,從亞平甯半島的台伯河口發迹,一路征戰,從統一意大利,再到打敗迦太基,征服希臘世界,建立了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從公元前264年羅馬軍隊入侵西西裡島,到公元前49年凱撒渡過盧比昆河,羅馬的軍隊在215年間進行了203次戰争。

...

2.2 它們都無可争議地成為了各自文明的符号而且影響至今

漢朝對中國的影響自不必說,不僅是漢帝國奠定了如今中國的大部分版圖,而且是漢朝鞏固了秦國的制度,真正實現了事實上的大一統理想,而且這一理想被之後幾乎所有華夏民族建立的政權所繼承,它們之間不管發動多少次戰争,都認為自己是繼承了漢室的正統地位,是合法的繼承者,是真正的“中國”之主。這就是無論多麼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始終不敢稱帝,處心積慮的司馬懿也終不敢越雷池半步,五胡亂華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無不繼承了漢王朝的衣缽,而且比南方龜縮的所謂正統漢族政權更像漢朝。最終,漢朝對中國的影響凝結成了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

羅馬,一樣擁有相當的榮耀。羅馬繼承了地中海前序各個帝國的逸風,從最早的亞述帝國,波斯帝國,再到先對較近的亞曆山大帝國,羅馬人的領袖們融會了早先三個帝國的統治智慧,已摧枯拉朽般氣勢征服真個亞平甯半島,吞并西西裡,科西嘉,征服馬其頓,迦太基,囊括整個希臘,北非,外高盧,不列颠,西班牙,叙利亞。羅馬的領袖從執政官一路走到獨裁官,最後成了無可争議的皇帝。這種帝國至高無上的榮譽被之後諸多文明追随,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法蘭克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苟延殘喘到最後,它的後裔逃到了俄羅斯,依然使用凱撒的諧音,自稱“沙皇”,這些“沙皇”的使命就是恢複羅馬帝國的光榮。

3. 漢朝與羅馬的區别

3.1 統一vs擴張——帝國建立的戰略不同

馬克垚先生在書中指出:羅馬進行的是擴張戰争,中國進行的是統一戰争,所以二者的戰略指導思想,戰争的過程和結果都大不相同。

我們先說羅馬。總體來講,羅馬的擴張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标志是統一意大利半島;第二階段從公元前264年布匿戰争開始,到羅馬帝國建立;第三階段實在帝國建立之後變本加厲的擴張。

羅馬人崇拜戰争,癡迷于勝利,他們為了慶祝勝利而建立的紀念碑和凱旋門多達300餘座,而他們的戰争大多相伴着冷酷無情。

羅馬名将西庇阿在進攻迦太基時,軍隊所過之處,不論何種生物,一律屠殺,迦太基城破之時,随處可見的不僅是人的屍首,還有很多狗畜的斷肢。

回到漢朝,以及漢前後的中國。從夏商周三代開始,中華大地上早已形成了大一統的“天下”觀念。中國強調文化認同,而不是民族認同。蠻夷學習了中國文化,就成了華夏族群,中原人跑到了蠻夷之地,也就成了蠻夷。

孔子曰:“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韓愈有言:“中國而夷狄也 ,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中國内部的戰争總是為了統一而進行的,從春秋戰國開始,到秦滅六國,大漢一統;再到魏晉南北朝,最終歸于隋唐的再一次大統。所有的戰争都是為了回歸到三代的“天下”歸一。

正因為如此,每一次戰争都不會趕盡殺絕,總是抱着征服之後依然是自己子民的思想,強調仁義之師,不能濫殺無辜。

3.2 和vs戰——帝國邊防策略的不同

先說漢朝。

其實在漢朝之前,秦朝就開始修建長城來抵禦北方匈奴的襲擾。漢朝完成同意之後,曆經高祖,文帝,景帝,一直到到武帝初年,都采取防禦策略。

邊防将領堅守長城,很少主動出擊匈奴,相反,一直沿襲高祖定下來的和親政策,盡管匈奴一再違約廢盟。所以,漢朝在沒有被欺負到不能再忍的地步,沒有對匈奴動粗。

漢武帝不想忍了。正好,他爺爺和老爹也給他攢夠了錢。


...

于是,漢朝爆發了,衛青,李廣,霍去病,李陵,李廣利的軍隊幾番征戰過後,匈奴被驅趕到了貝加爾湖畔,再也翻不起大浪,向漢朝稱臣。

至于羅馬。

在羅馬的字典裡,沒有和,隻有戰,勝利就是和平。它的戰略是“以戰養戰”,是戰争為羅馬的生存之道,經濟命脈,征服,奴役,或者消滅。

羅馬以對外擴張為榮,以掠奪和征服為榮耀。他們甚至認為戰争是常态,而和平是變态,更是不齒用金錢購買和平。盡管在帝國力量衰退,無法支撐戰争機器的時候,他們也羞于承認用金錢購買和平的事實。

所以,中華的邊界是接受中國文化的所有族群的邊界,不接受文化,那麼我們就劃清界限,你不要來,我也不去找你;羅馬人的邊界是“沒有”邊界,打到打不過,打到夠不着為止。

3.3 羅馬與中國的制度不同

羅馬是“共和制”政體,是個以法律治理的國家。

...

首先,我們要理解所謂羅馬的共和,集中體現“元老院”制度和民衆議會制度,民衆議會是權力機構,而元老院是決策機構,凡事都要元老院商定了才能作數,至于職官,諸如“執政官”,“保民官”,“監察官”,“獨裁官”的權力都是有限的,而且都不是終身制,直到有人壞了規矩。

其次,羅馬的公民擁有自己的權力,他們最終得以選舉自己的“保民官”,甚至執政官,對最高決策機構的決定擁有“否決權”。他們的公民是真有權力。

漢朝是周朝的繼承者,皇帝自然也是天子。天子分封諸侯或者劃分郡縣,一切權力來自上天,天子再授權給丞相,三公九卿治理天下。中華帝國,除了短暫的秦國,剩下的都是以“禮”治國。

所謂“禮”,無外乎就是秩序,程序,順序。天子是君,百官是臣;君為父,民為子。

所以,羅馬的戰争是為了獲得奴隸和土地,公民才能富有,得勝歸來才有面子;而中國的戰争多是為了“尊王攘夷”,“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驅除鞑虜”等等,這樣才師出有名。

4 全書回顧

馬克垚先生的《漢朝與羅馬:戰争與戰略的比較》用比較的研究方法,回顧了羅馬帝國和中國春秋至漢朝的曆史,重點讨論了各自城邦和帝國時代戰争戰略的差異。

羅馬以對外擴張為其生存方式,對内采用“元老院”共和制為主的政治體制,對外采取高壓征服政策,視戰争勝利為最高榮譽,視奴隸為經濟來源。

漢朝繼承了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大一統思想,在它之前和之後的動蕩年代裡,中國大地上的戰争始終圍繞着“統一”這個政治理想,至少打着“統一”的旗号,戰時憂慮“天下”和“子民”,和時堅守邊界保持克制。

這就是羅馬與中國戰争戰略的最本質區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