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悲傷逆流成河》

知道郭敬明是通過網絡,知道他是青年作家,知道他是瘦瘦的,眼睛亮亮的閃着智慧之光,知道他在上海有一座很有派頭的深宅大院。但是他的作品,我卻從來沒有拜讀過,也沒看過任何推薦或者書評,憑着不帶标簽,不帶先入為主的評論的心思,我随手選了一本《悲傷逆流成河》,想品讀一下郭敬明小老師的大作。

...


書的一開始就是粘膩的壓抑的黑暗和潮濕,扯不斷拖不動又逃不脫的易遙和陽光智慧有無限美好未來的齊銘,他們每天從那個弄堂裡相鄰的家走出來,走向弄堂口的清晨陽光,他們是彼此關心甚至彼此愛慕的,可是相同的路程,卻挽不住,他們本就注定的命運的殊途。

易遙是可悲的,她是"婊子"的女兒,她是棄婦的女兒,同時她還是那個棄婦嘴裡“早就該去死”的人,是父和母都不想要的多餘的累贅,所以她似乎注定就該是個處于社會底層的失足少女,所謂青春自尊驕傲,一切被碾碎在殘酷的現實腳下。這邊是看不到頭的辱罵争吵勞作和抛棄,那邊是别人家的溫良暖光和歡聲笑語。

即使陽光優秀如齊銘,灑脫不羁如森西,即使他們想陪她一起長大,想給她一切,想要挺身而出保護她,想陪她沖出生活的夾縫,無奈也挽救不了身處大漩渦中的易遙。

打胎,被淩辱,被排擠,母親離世,等所有這一切的悲劇都畫下個句号,卻最終還是另一個兩死兩傷不忍細看的結局,心裡也象被灑了玻璃碎片,為年青而鮮活的生命感到無限的惋惜和心痛。

...


看本書後記,是郭敬明寫于2007年他的24歲,他沒有寫他的寫作目的是什麼,但是,我想感謝郭敬明,他用足夠成熟的目光,寫出了幾個少年面對同齡人和成人的兩個世界裡說不清道不明的惱怒和紮在心裡的痛苦,真的是給人良多的警醒和震撼。

想到當年在上海,每天經過老舊的蘇州河橋,路過當時上海最老的老弄堂之一去上班,裡面真的是每一家晾衣杆都伸到對面去的鱗次栉比,弄堂口有位媽媽經常把自己2-3歲的孩子打的哭到窒息;想到上中學的時候,學校裡真的經常有各種關于某幾個女孩的風言風語,她們的結局是有的轉學,有的早早嫁人,總歸早早消失在人生的海海;想到曾經看過演員孫俪的一篇簡介,說她從小被父親抛棄,與母親相依為命,但她走出那個深淵般的弄堂,最終逆襲中國首屈一指的視後影後,每一個角色她似乎都能駕馭拿捏到骨髓裡。

人生有時候真的會被發一把糟透了的牌,萬般不如意,沉之又沉的沉重,隻能沉淪和放縱嗎?隻能放棄和被生活踏平碾碎嗎?

放棄很簡單,一句我不行我太難,可以給一切放棄找一個借口,可是,有時候我們成人的一個忍耐,可能挽救一個少年的心,有時候成人的每一次小小的諄諄教導和以身作則,可能不但可以讓自己的家庭更和樂,也讓更多的家庭更安甯。因為,你的熱愛生活和堅持不放棄,可能是孩子面對誘惑時真正的溫良恭儉讓,是孩子面對命運的洗禮的時候的最堅實盾牌。

所以,面對人生那副糟糕的牌,真的有人在沉淪的漩渦裡,穿過讓人窒息的人生夾縫,挽救了自己,挽救了家庭,逆襲了人生,從黑暗走向了光明。

世界好精彩,誘惑好迷離,磨難好艱辛,這一切都可以成為堕落和放棄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個理由讓你應該堅持堅守不放棄,那就是不要讓一個因你而來的生命感到孤獨和無趣,請讓他(她)因你而愛極了這個光明和黑暗交織的世界。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