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愛情

文/涅陽三水

...

楊绛筆下,她的幸福,是令人羨慕的。

她在《我們仨》這本書裡說:“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鐘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現在,隻剩下我一個。”

這樣的文字,讀起來,語氣感覺很平淡,然而在讀完這本書的過程中,那種沉重,那種平靜,像一口深井,一下一下,揪緊了我們的心。

在這裡,我想說的,最多的就是楊绛和錢鐘書的愛情。

。。

我們都知道,錢鐘書在《圍城》裡的那些毒蛇的話語:婚姻如同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這句話對于任何的婚姻都可以使用,但是,我記得最清楚的,還是另外一句:“同行最不宜結婚,因為彼此是行家,誰也哄不倒誰,丈夫不會莫測高深的崇拜太太,太太也不會盲目的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礎就不牢固。”

這句話的邏輯來說,錢鐘書和楊绛就是同行,為什麼他們的婚姻這麼牢固呢?相知相守,相濡以沫63年,幸福了一輩子。

這本書的閱讀,讓我知道,錢鐘書和楊绛,真的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像極了我們大多數人心中理想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愛情。

。。

在錢鐘書眼裡,楊绛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許多年前,楊绛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說: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從未想過要娶别的女人。

楊绛把這段文字念給錢鐘書聽,錢鐘書頭也不擡說:我和他一樣。

他們兩個都是一樣的,在自己眼中,對方是最好的,是不可以改變的,是最優秀的。

就因為這樣的優秀,楊绛在《我們仨》的文字當中,才有了這麼深切的回憶,才有了關于疼痛的這麼溫柔的展現。

。。

《我們仨》的第一部分,都是在寫關于客棧、小船、古道、長亭、楊柳成蔭,這些内容,和現實生活,幾乎沒有任何關系。

但其實這是他們曾經經曆過的事,楊绛用夢境的方式,回憶着自己和錢鐘書的相遇過程,讓死亡變得不再可怕,蒙上了溫馨的面紗。

長亭外,古道邊,柳樹下,這些意象的存在,在生活中可能沒有這麼多,但是它們的出現,不就是預示着兩人離别的象征嗎?

楊绛和阿圓一起,在古驿道和錢鐘書相聚,但是隻能白天在船上陪伴,晚上必須回到客棧,不能問任何問題。

初讀的時候,隻感覺着這些字太冷太冷,這樣的情形,是最好的愛情嗎?

反複讀反複讀後,我終于明白,楊绛在用她自己的方式,重溫着和親人告别的場景。

無論是錢鐘書,還是女兒阿圓,用一種冰冷或者說疏離的方式,冷凝的節制,不至于頓生撕心裂肺之感。

。。

在這本書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感受着這樣的一種幸福,這樣的一種愛,那就是在彼此面前,自在地展示幼稚和笨拙。

楊绛懷孕的時候,錢鐘書反複囑咐:“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隻要一個像你這樣的女兒!”

楊绛臨産的時候,錢鐘書請院長推薦接産專家,外國醫生大概知道中國人的忌諱,就問:“要女的?”錢鐘書回答說:“要最好的。”

他們在外國留學的時候,住在外國人家中的,後來因為夥食不好,就自己找房子,搬出去住。

年少夫妻,在生活方面,都是笨拙的小學生,學着建立新的家庭,學着為人妻,為人夫,為人父母,學着自立,學着承擔責任和經營人情世故,學着打理兩個人的生活。

盡管生活不容易,但是兩個人還是有些可愛笨拙的畫面呈現。

錢鐘書趁着楊绛睡着,在人家臉上畫花臉,害得楊绛把臉像紙一樣快被洗破了;錢鐘書還趁着阿圓睡着,在阿圓的肚皮上畫畫;趁着楊绛出國,不鋪床,不收拾屋子,還嘀咕着狗窩裡舒服。

這樣的點點滴滴,在楊绛筆下,呈現出來的,全都是可愛。

。。

一個人能夠包容對方,甚至欣賞的回應着在你身上惡作劇的人,是多麼難得。

怎麼也沒有想到,像錢鐘書那樣的人,在楊绛面前,可以自由自在的當一個幼稚鬼。

他分不清左右腳,也不會拿筷子,甚至像孩子一樣,整把抓着用筷子。

像這樣的畫面,在生活中都是瑣碎的,是平凡的,是稀松的,在每個家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婚姻的一種體驗,是生活的一種滋味。

透過這本書,看着他們兩口子撒下來的狗糧,讓我們知道,在這世界上有這樣一種愛情——

沒有雞飛狗跳,沒有傷害算計,始終相敬相愛,哪怕樸素的,隻是在靜室相對讀書,卻可以像兩尾小魚一樣,歡快的,淋漓的,在精神的世界裡互相應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