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厭的勇氣

這是一本基于阿德勒目的論學說的書,以對話的形式來描述和展現其中的觀點,隻是沒想到這本書竟然一點兒不晦澀,書中各個觀點和思想看似不怎麼關聯,讀下來卻發現它們完美的串聯了起來,讓我不時的看到處于各個階段的自己,其中的代入感和聯接感異常強烈。但是裡面的觀點需要辯證的去看待,如果所有的處境用一兩種學說能诠釋的來就好了。


世界簡單的,人生也是簡單的

書中的開始觀點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我也認為根據每個人的思維認知不同,所以所認識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我們所有看到溫暖有意義的事情,是我們自己為其賦予的。世界上的各種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它們都有着同樣的長寬高,我們看到的所生活的世界是同一個世界并無二緻。但是因為我們對他們的感受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我們認為的世界又是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世界是怎樣的取決于我們怎樣去選擇看待這個世界。


如果一味的關注過去,企圖僅僅因為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

正因為我們在社會中有主觀選擇性,所以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當我們對現在的處境不夠滿意的時候,總會想以前的導緻現在結果的原因,比如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會覺得是因為父母對你管的比較嚴格也可能是管理的太松散,可能是同學老是喊你一起去玩也可能是同學不和你一起玩等等,用放大以前原因的目的讓現在的處境合理化,好讓自己不會那麼愧疚。看都是以前外部原因才導緻了我現在的結果,把所有的事情甩鍋給以前的外部原因。這其實是逃避,逃避現在需要面對的事情,逃避現在的結果。


書中有讨論原生家庭和以前生存環境的影響,我認為原生家庭和生存環境對我們是有影響的,但是那是對小時候的我們,在我們不得不依賴周圍才能生存下去的時候,在那個什麼時候睡覺不能自己選擇,吃什麼不能自己決定,學什麼和誰一起玩都不能自己決定的階段。那個時候我們沒辦法自己做決定,沒有太多的選擇,為了生活下去不得不做了許多妥協。這種影響會随着自我越來越獨立而不斷的減弱,因為你可以學習你自己想接受的知識,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愛好,還可以慢慢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因為你越獨立自主選擇就會越多,而人是可以随着時間和積累完全改變的。能決定我們現在和未來的樣子絕對不是以前的原因導緻,而是你每一次面對當下處境的态度。我們的生活是可以由自身主觀努力去把握和調控的。為什麼我們會找各種外部原因讓自己有台階下,是因為找原因是一種對自己的“善”,會讓我們不那麼愧疚,不那麼懊悔,都是以前原因造成的,我也沒有辦法。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

我們不要老是糾結生活給予了我們什麼,而是要想怎麼利用好生活給予我們的東西。


如果我們一直鑽入了為什麼我沒有比别人更厲害的父母,為什麼我沒有比别人更好的軀體,逢人就抱怨我是多麼的可憐不幸。我們通過種種方式宣揚訴說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就是為了讓别人看到自己,體諒自己,可以讓自己得到一些同情或者實物上的給予。而且還可以依賴自己的不幸去心安理得綁架和支配他人,比如會說的:我都這個樣子了,你就不能幫一幫我嗎?用目的論來看,其實一直訴說不幸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善,因為可以使用它讓自己獲得更多。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比如在平時工作中我們不需要太關注領導喜不喜歡我,因為那不是我們的課題,想辦法把工作做好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而看法和别人如何對我評價是别人的課題,将他們分離開來,不去關注别人的想法,減輕自己的心裡負擔,可以把精力都放在屬于自己的課題上來。我們平時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會從腦海裡考慮很多很多事情,考慮所有人的意見,考慮的越多其實并沒有一個方法出來,反而會讓自己很焦慮,甚至無從下手。


做課題分離,盡可能的專注于做好自己的課題,把擔心别人課題的精力全部用于自己的課題上。


自卑感來自主觀臆造

書中描述了兩種自卑感的來源一種是和他人的對比,另一種是理想中的自己。以前隻是以為自卑感來自于和其他人的對比,用自己的不足來對比他人的長版,所以讓自己有自卑感,但是對于自己定的目标,想要做到的事情,在沒有做到時也會讓自己産生否定自己和自卑的感覺。應該好好的思考這兩者的區别,盡可能的摒棄他人帶來的自卑感,與未來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對比,我想要把一件事情比以前做的更好,我要做到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我要做的比别人好。


無法改變的和可以改變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納

有時候一件事情的結果我們無法控制,我們能做的就控制我們自己這個變量,所以有時候對結果過度的擔心沒有必要,應該關注自己可以控制和做到的部分。所以我們才要分清楚我有什麼,為了想要達到的結果,我應該怎樣去盡可能的利用手裡有的東西呢。


自我肯定按照作者認為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欺騙的行為,來讓自己獲得勇氣和信心,這種肯定在某些時刻比較有用但是不能一直無底線的肯定,因為可能次數了會造成負向影響。而我覺得當我們做到了一件小目标時,記錄下來,對自己說一聲:看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我做到了吧,也是一種肯定。這種越來越多的肯定會極大正向的激勵着自己。


自我接納是勇敢的承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把關注點放在我現在有什麼,我可以怎樣最大化的利用起來我有的東西。而不是過多的關注,我為什麼隻有這一點,而别人卻有那麼多,因為我們有什麼我們自己無法改變,但是怎樣想辦法利用已有的東西,卻是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


計劃也是一種拖延的生活方式

另一個看待計劃的角度,以前我老是先訂好一個目标,為了達到這個目标我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天做多少量,每個月做多少量,這其實是把生活看成了一條線的模式,給自己要做的事有了一個等待的時機,實際情況就是這是一種變相的拖延和懶惰,實際情況是我可能因為各種事情不能完成所訂的目标,導緻訂好的線不知道偏向了何方。所以既然你想去做一件事情不要去想着我一定要達到哪個終點,也不要等着每天去做多少,就活在此時此刻,現在就開始,有時間就去做,有時間就去投入其中,當堅持了一陣子後會發現原來我都已經走了那麼遠了。


過去,未來和此時此刻

過去是存在的,不過我們大腦的記憶太不靠譜了,它不但會選擇遺忘一些東西,還會修改放大和模糊許多東西,所以過去存在但是不可。而未來,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未來我們一定要過什麼樣子的生活,未來一定要做什麼樣子的事情,以現在自己的思維認知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去想象未來,是很荒缪的,因為你的想象改變了以後,未來随時會改變,所以未來并不存在。所以我們要關注的是當下,要做的就是此時此刻。


被讨厭的勇氣,不是被别人讨厭的勇氣,是被自己讨厭的勇氣,是不怕被别人讨厭的勇氣,是此時此刻就去做的勇氣,是勇于改變自己的勇氣,是不過分關注他人的勇氣,是不自卑的勇氣,是不停止不安的前進的勇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