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故裡》——對階級規訓的反思

這本書在探讨這幾個主題:

1. 階級的規訓

2. 階級的流動與固化(常态)

在這本書中,作者認為存在一個制造标準的階級,并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将這套标準施加給被統治階級,也就是工人階級。這些标準包括:學習表現,藝術品味,發音等等(在《格調》中有更詳細的論證)。 機制包括:地理位置(所謂的“花園城”小區),出于多生多育的宣傳(完全是社會取向的人口政策,但卻把女性工人拉入了貧困的深淵),教育制度以及相承接的職業劃分等等。作者在最後這個機制上着墨頗多。在教育制度中,工人階級家庭更不重視教育,子代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對學習而言必須的學習閱讀習慣和興趣,換言之,所謂的“喜歡”這個純粹個人心理化的名詞其實也是一種社會建構,喜歡與不喜歡,讀書與不讀書也成為了資産階級和工人階級劃分的一個标志;甚至在高中分科時,資産階級的孩子與工人階級的孩子就出現了分化,這種分化不是簡單的當時當地的影響,而是對未來也将産生深遠的影響,例如作者當時選的是西班牙語,而不是資産階級孩子選擇的德語,這意味着他将面對水平較低的老師以及“糟糕”的同學們。到了大學,作者也不知道預備班這種其實更好的選擇,這裡的問題不是工人階級的孩子能不能進入這些殿堂,而是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消息(就像我本科時候有個廈門外國語中學的學妹,她當時其實考取了法國的大學,而法國的高等教育是完全免費的,中西部地區的學生普遍卻必須走上高考的獨木橋。)。當時,資産階級的孩子也普遍選擇了理科這樣前途光明的學科,而作者卻選擇了哲學這樣的夕陽學科,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出現在作者選擇清單上的隻有3個文科學科。。。

這個施加影響并内化于工人階級的過程,是社會化,也是規訓。規訓的過程,部分成功了,例如工人階級對子代教育的忽視,對學習的排斥等等(可笑的是這種行為真的被當作一種個人行為,一個“自由個體”的概念,被雙方所接受,甚至在統治者眼中,進一步的污名化)。還有部分則失敗了。當時的思想宣傳并“不能阻止那些活在“下層階級”所指的那種客觀環境中的人們感覺到他們的群體被整個地抛棄了”,這種被抛棄感會反映在他們的投票行為中,通過對理所應當的行為的偏離,例如投票給極右團體,來展示自己仍然想要争取政治存在感。

這本書不能稱為嚴格的社會學理論書,作者是在重點回顧父輩和簡單回顧祖母輩的人生經曆中,借助一定的理論媒介,理解他們的行為。在回顧自己從出生到成年再到當下能稱得上是功成名就(知名學者,并在法國大學獲得教職)的一生中,反思自己在不同的環境中受到的來自不同階級的規訓(工人階級的和資産階級的,後者構成社會的主流),在這套規訓下,作為工人階級的孩子養成的行為習慣;以及,他在接觸了中上層階級之後,緻力于融入他們的努力,并抛棄了原本的工人階級。

在這改變的過程,浮現的是兩個不同階級對應的行為模式,以及更重要的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未來發展。所以,單純從書本看,上面提到的這些認識都是作者對自己家族曆史的抽象,不能被視為嚴格的社會學理論命題。但這仍然磨滅不了其間所展示出來,作者智識的光芒。就像作者在第五章最後所指出的,在心理學分析和膚淺社會學分析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去嚴肅的思考如何認識制定規則的權力主體,如何去對抗他們的規訓和控制,思考以何種方式重新創造自己的存在方式。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