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這麼一個過程

文/涅陽三水

...

杜威的書很多年前就讀過,但具體留下了什麼,現在卻無從說起。

聽過了馬增信老師的講述之後,突然間就想起了很多杜威的思維來。

如何思維,是杜威的教育研究領域成果中最為精彩的一筆,在這個精彩當中,反思性思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什麼又是反思性思維呢?

對于這個詞語,我還是喜歡,最初的版本裡面說的那個“反省思維”。

覺得反省這個詞,更能夠貼近于每一個閱讀杜威的生命個體。

。。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思維就是思想的維度,是對問題的探究,調查,深思,探索和鑽研,是用來發現新事物或者對已有事物的新理解。

那麼就是說,思維就是疑問。

在杜威的教育世界當中,思維起源于疑問,是因為某種事物或者某個問題的誘惑而産生。

想到這裡,忽然間又想起批判性思維這個術語了。

反思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是不是一回事呢?

。。

反思性思維的價值,在杜威的教育世界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讓研究者們把盲目的和沖動的行動變成智慧的行動。

二是讓研究者預先想結果,以及為達到這個結果或避免這個結果,采取的各種方法。

三是讓研究者可以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更充實的意義。

因為有這樣的價值意義存在,所以杜威的思維,更具有研究性質,我們所知道的思維五步,就是從這裡衍生的。

思維五步,具體的步驟是這樣的:

疑難情景;确定疑難,提出問題;提出解決疑難的假設;推斷假設能解決的疑難;用行動來檢驗這一假設。

。。

假設性的研究,毫無疑問用在分析上,也就是理科的學習上,更加重要。

根據杜威的思維五步,學校課堂又延伸了教學五步:

準備真實的經驗情景;産生真實的問題,作為思維的刺激物;對解決疑難問題進行假設;展開所假設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應用檢驗這一假設是否有效。

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經常能遇到這樣假設性的數學應用題。

假設一個數又一個數,對應到題目中的已知信息上來,能夠和最後的結果吻合,說明這個假設是成立的。

于此,杜威指出:“創造一個條件,獲得一個觀念,就等于得到一個經驗。”

這種假設性的思維,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擁有,才會取得更大進步。

。。

再看批判性思維,它自蘇格拉底那裡出現開始,就在不斷地對已知領域發出挑戰。

正是因為對已經出現的事物有疑惑,才使得新的事物不斷出現。

其實,批判性思維就是對已有的認知産生一種新的假設性探索,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去驗證,去實現這種新的假設的合理性,從而推倒已知的事物,獲得新的可能性。

因為這種批判性思維的無限可能性,才使得很多領域的發展有所突破,并得到極大程度的認可。

就比如當下,網絡性質的各種學習,各種學術團體雨後春筍般地在各地蓬勃發展。

這樣的一群人,就是因為對已有的各種學習方式有了困惑,有了新的假設性探索,結合當下的社會環境,才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新事物的出現意味着新生,才會得以有再次煥發生機的機會。

。。

這麼看來,無論是反思性思維,還是批判性思維,它們都是一回事!

從已知到困惑,從假設到驗證,再到大面積的被認可,這也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

任何新事物的形成過程,都是這樣一個規律,不可逾越,不可替代。

這讓我想起來懷特海的“浪漫——精确——綜合”的學習規律。

這個學習規律,也是在大面積的浪漫當中,産生出精确的認知領域,從而把這些精确性的認知,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在不斷的實踐當中,又會産生新的浪漫,新的浪漫又會形成新的精确,再會有一輪新的運用。

這麼看來,它們有完全相通的可能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