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解《論語》之孔子拍棺系列14-大德無痕

...

【第08篇泰伯第01】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楊伯峻譯文】泰伯的品德高尚極了!三次讓出王位,百姓無法用語言來稱贊他。”

【錢穆譯文】先生說:“泰伯可稱為至德了。他三次讓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實迹來稱道他。”

【李澤厚譯文】孔子說:“泰伯,那可以說是最高德行了啊。三次讓出國君位置。老百姓真不知如何來稱贊他。”


【注】三大家基本情況:楊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據,更多文言文解釋的傳統視角;錢穆——代表台灣最高水平,更多曆史學家和宋明理學的視角;李澤厚——代表大陸最高水平,更多哲學家和五四西學的視角。


【遊夢僧譯文】孔子說:“泰伯,那真可稱之為至極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讓,民衆無從知曉而(無從)稱頌于他!”

【遊夢僧意譯】孔子說:“泰伯,那(指後面的“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真可稱之為至極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讓(遵孝道,讓于賢,使政權平穩過渡,民享太平),(德之至大,卻了無痕迹)民衆無從知曉而(無從)稱頌于他!”

 

【詳解】《論語》這一章三位如此名重的老先生都沒解對,本僧極為震驚的(楊老解的“三次讓出王位”,像泰伯做了王才讓位一樣)!本僧天資平平,古文水平也一般都想到了前後的奇妙關系,特别當本僧再去查《論語集注》而印證自己的想法之後,更不禁要問三大學問家:“您三老太馬虎了!”何以見得?下面請聽本僧言語言語。

 

咱先輕松點,一起看背景故事:

 

“三以天下讓”源于西周之前的曆史故事。據傳,古公亶父生三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曆。季曆之子姬昌自小聰明過人,才華出衆,深得古公亶父之寵,并言“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意在傳位于季曆再傳姬昌。泰伯察覺父親之意,為成全父親的心願,遂決定讓位于三弟季曆,離開周原。後亶父病逝,泰伯、仲雍趕回來奔喪,季曆與衆臣請求泰伯即位,泰伯不受,喪畢攜二弟仲雍再次離開周原,前往長江以南無錫梅裡避居下來。之後不久,季曆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喪,群臣與侄昌再次請求泰伯即位,泰伯仍不受,便由其侄昌繼位,姬昌即周文王。泰伯與仲雍又返江南梅裡,并斷發文身以明心迹。在江南,泰伯與仲雍引導人民興修水利,建蠻巷、開泰伯渠,養蠶種稻。創作《公劉》、《七月》等著名詩歌,使原本蠻荒的江南得到文明的第一次飛躍。泰伯也因此受到土著居民的愛戴,擁立他為國王,建立了江南第一個國家——句吳。


泰伯“三以天下讓”的故事,着實是讓人動容欽佩,不愧稱之為“至德”。以上的意思,三位先生都解釋到位了呀,為什麼還說“三老太馬虎”嗎?馬虎在“民無得而稱焉”!


但孔子又有言“當仁不讓”,也就是說你不是禮讓了,就可稱為“德”!泰伯可不是亂讓,一者他基于對父親的孝;二者,是基于他對自己侄子的了解——知其智,曉其仁。泰伯之讓是“讓位于賢”,故聖人孔子大稱其行至德!


“至德”,即“德之至極之稱”,盛德,即大德。


“三以天下讓”,即三次把天下讓出去。當然,這裡的“三”是可以解釋為“多次”的。但按故事,解釋為“三”也無防。


“民無得而稱焉”是不是像三位先生解的一樣,是“老百姓真不知如何來稱贊他”呢?先看《論語集注》:“無得而稱,其遜隐微,無迹可見也。”本僧覺得解得妙不可言,句目在于“隐微”、“無迹”。不正是“大德無痕,隐微而無迹可尋”了嘛。老子《道德經》有言:“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泰伯三以天下讓,都是風平浪靜、了無痕迹地進行——隻在群臣之中讨論過,誰又會公告天下呢?!


有人會問:“這禮讓,多好的事,那群臣不會出去傳說?”那樣,可是對現今皇帝(姬昌)的不敬、不忠。小則免職,大則滅族。試想,現在人供職于重要一點的職位,都有保密協議了。更别說人家那可是朝廷大事,且這事涉及到當今皇帝正統性問題。但必會入史,因為以前史官是不受皇帝制約的。《禮記》有“史載筆,大事書之于策,小事簡牍而已”、“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等說法。《國語·楚語》載:“有事不書,是史失其職守。”史官負責寫史,皇帝依禮是不能幹涉的。多年以後(如美國的檔案會定期公開)或朝代更叠,記史會公開。這也是為什麼孔子會知道這事的原因——讀史書。


所以于當時的底層民衆來說,他們又如何得知,政權的平穩過渡,了無痕迹,他們能樂享太平,是歸功于泰伯的謙讓呢!更别說泰伯這一讓,讓出了周文王這個一代明君,造了一個太平盛世了!民衆對其事其迹根本無所見無所聞,又怎麼知道去稱謝這個宅心仁厚、德之至極的恩人呢!莫說普通民衆,就連當時少有的文人貴族,也不得而知。隻是後來的學者,如孔子等,也隻能從慢慢公開的史書中獲此事。所以,“民無得而稱焉”中的“得而稱”是連着的,用“無”字來修飾之,即“民無‘得而稱’焉。”而不是“民‘無得’而‘稱’焉”。縱觀三位先生之解,錢老的“拿不到實迹”算是貼邊了,但語焉不詳。


“焉”兼有介詞和代詞的功能,在此句話中的意思為“于他”。故“民無得而稱焉”意思為“民衆無從知曉而(無從)稱頌于他!”


既然涉及“不伐”,不防把《論語》中的另一章一起譯了:【第06篇雍也第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遊夢僧譯文】孔子說:“孟之反不自誇其功,(軍隊)撤退時殿後掩護,快要入城門,(才)鞭打他的馬,說:‘不是敢于殿後啊,是馬跑不往前跑啊’”


孟之反,魯國大夫,姓孟,名側,字之反。伐,誇功。奔,敗走。軍後曰殿。策,鞭也。兵敗撤退,當然是以殿後為功了。孟之反一直殿後,但快到城門的時候,也就是說要到安全地帶的時候,他才策馬前沖,用實際行動掩蓋其功,而後又以“馬不進”說之前自己是殿後為不得已而為之。不怕死,不居功值得聖人一贊!


現實中有沒有這樣大德之人,我不敢說沒有,也不敢說有。因為其德之至,可能我等不得而知。所以,我不能舉現實中的例子。那我舉一個電影中的例子吧。


近來熱火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有一個無名英雄高遠(張譯演),是一個參與新中國原子彈研究的技術人員。在一次核試驗過程中,可能是操作機關故障,試過機械關閉,但關閉不了。警報響起,通知全員撤離的時候,其中就有高遠,但忽然他停了下來,很快就逆向而走,回到實驗室打開屏蔽門,實施了手動關閉,确保了實驗室安全,也因此受到嚴重的核輻射,以緻患上不治之症。基于保密的原因,他做的偉大事迹,未能廣為宣傳,甚至連家人也不能通知,連情人也不敢相認。他以自己的性命,防止了一次核輻射威脅,如果發生核洩漏,簡直是一個人間煉獄,參見“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洩漏事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爆炸時洩漏的核燃料濃度高達60%,且直至事故發生10晝夜後反應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釋放。事故發生3天後,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這3天的時間已使很多人飽受了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在這場事故中當場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于這次事故的核污染。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蘇聯15萬平方公裡的地區,那裡居住着694.5萬人。由于這次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裡範圍被劃為隔離區,附近的居民被疏散,莊稼被全部掩埋,周圍7千米内的樹木都逐漸死亡。在日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10公裡範圍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裡範圍内被禁止生産牛奶。不僅如此,由于放射性煙塵的擴散,整個歐洲也都被籠罩在核污染的陰霾中。臨近國家檢測到超常的放射性塵埃,緻使糧食、蔬菜、奶制品的生産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核污染給人們帶來的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再者,他的“最美逆行”避免了核洩漏而讓其他強國發現中國在搞核試驗,保證了新中國的核試驗在無外國幹擾繼續秘密進行,以至成功,保證了新中國有強大的護國神盾,保證了我們現在幾十年的和平。他就是英雄,是最偉大而又無名的英雄。許多中國的前輩為國為民犧牲了,而我們得其惠而不知其名,更無從對他們稱頌。隻能向着無字豐碑緻以敬意。


泰伯之為真可謂:三讓天下,至德無痕,澤被萬民,而民莫知而稱焉!


孔子說此話,除了極贊泰伯之“至德”,更稱頌他的“不伐”,即不自誇耀,不居功。用現代文最土的話來說就是“做好事不留名,而且是大大的好事!”泰伯至德而不伐,咱可模仿孔子的話,給他點個贊:“君子哉泰伯!至德而不伐。”


解譯這句話,還有一個特别重要的小細節,就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中的“其”字,它不是指代“泰伯”(很明顯,楊錢兩老都犯了這個錯誤),而是指後面的“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這一段,李老用一個“那”字解對了。為什麼呢?“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意思是“那可以說得上是極大的德行啊”,不能解釋成“泰伯可以說得上是極大的德行了啊”,“人”是“德行”,明顯的邏輯錯誤。故知之,泰伯所為,方是德行!


【第08篇泰伯第01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遊夢僧譯文】孔子說:“泰伯,那真可稱之為至極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讓,民衆無從知曉而(無從)稱頌于他!”

【遊夢僧意譯】孔子說:“泰伯,那(指後面的“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真可稱之為至極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讓(遵孝道,讓于賢,使政權平穩過渡,民享太平),(德之至大,卻了無痕迹)民衆無從知曉而(無從)稱頌于他!”


【第06篇雍也第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遊夢僧譯文】孔子說:“孟之反不自誇其功,(軍隊)撤退時殿後掩護,快要入城門,(才)鞭打他的馬,說:‘不是敢于殿後啊,是馬跑不往前跑啊’”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