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人生海海》:世事無常,不要失掉心裡的那束光

讀者知道麥家,多半是從看他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開始。我就是先看了電影,再去找他的書來看的。麥家的書,屬于很好讀的那一種類型。

讀中文小說,會比英文小說快一些,不用分成幾天看,所以每次看完一本中文小說,都有一種用一天時間跟着書裡的主角過完一生的感覺,這本小說尤其如此。

...

1. 作者的書,都很容易讀。

麥家的書,坦率說,對讀者的人生閱曆、思考深度沒有太嚴苛的要求,都很容易讀,可能這也是比較容易廣為流傳的原因。

并無貶低之意,但讀這本書和作者的其他作品感受都差不多,生發不出太多的感想,因為沒什麼需要深挖的地方,小說希望傳達的東西,書裡都寫得明明白白了。

和某類書不同,比如之前讀過并寫過感受的《人生的枷鎖》、《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源泉》,以及餘華的早期作品等,如果人生經曆與思考不到那裡,感受就是會很模糊,get不到作者的點;并且不同的年紀、不同的人生階段重讀,感受又會不一樣。

之前也有說過,有些書,不用太早讀,比如聽說身邊有朋友四歲就讀過《紅樓夢》,當時很羨慕,現在想想,《紅樓夢》并不需要四歲就去讀;又比如《人生的枷鎖》,如果在還沒經曆過人生的年紀讀,能懂什麼是枷鎖?

但麥家的書,早點讀也沒關系,因為不會很深。在情節安排、文字深淺、人生道理講述等方面都挺适中的,比較容易迎合讀者的興趣,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不會大悲大喜,也不會大徹大悟,讀起來剛剛好的感覺。抱着追求放松又想看到些人生哲理的目的的讀者,就很适合。

并非擡高誰或者貶低誰,我想表達的是,書籍的魅力就在于,由于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每本書的出場順序不同,那麼每本書帶給每個人的感受也就不同。也許有很多正處于這個階段的讀者,遇到這本書,可能就是恰好的幸運。

其實一直不覺得作家有刻意轉變風格的必要,最擅長什麼題材就寫什麼題材,對于讀者來說,都不過是看着别人的故事,尋找各自的影子。

2. 你的好,别人會知道。

因為很容易讀,裡面的道理也都很容易理解。

這部小說因為是作者時隔八年的首部長篇,作者可能希望寫出一些與以往諜戰小說不同的東西。書裡面一層層剝開懸念的同時,也借情節的展開,傳遞一些人生道理。比如以下書中出現的句子:

“這就是命,事先講不清,事後都講得清。”

“人和獸之間,隻隔着一團憤怒,像生死之間隻隔着一層紙……”

“什麼是道德?損人利己的事可以做,損人不利己的事不能做。”

“當一個人心懷悲憫時就不會去索取,悲憫是清空欲望的删除鍵。”

對于男主上校謎一樣的一生,作者設置了很多懸念去講述。故事的主角是上校,但書中的道理,都是通過周圍人的行為傳遞出的。男主一生受盡屈辱,但始終受到身邊人的維護,所以不用抱怨好人沒好報,你的好,别人都知道。可能這也是作者想從作品中傳遞出的溫度吧。

3. 适合拍成影視劇。

麥家的書,都很适合改編成影視作品,滿滿懸念,貫穿始終,是作者一貫的寫作風格。這部小說也一樣,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能在熒幕上看到了。

這類小說,和推理小說一樣,經不起一點劇透,整本書的鋪墊渲染都壓在最後謎底揭曉的那一刻。也不敢再多說了,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

讀後既不會很失望,覺得浪費時間,也不會驚為天人,隻要安心聽作者講一個曲折的故事就好。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着才需要勇氣……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

(喜歡請轉發評論,謝謝~)

查看全部完整版中英文小說書評,也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鍊接,一起來讀更多中英文小說吧~

了解更多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