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薦書(46)

...

人在瑣碎的世間每天都需要一個心流時間,就是一個完全被帶入,沉溺的時間段。

如果時間被瑣碎的事情切割了,這個心流時間就特别寶貴,讓人遠離庸常,進行靈魂生活。

這個時間也是建設自己靈魂的後花園的時間,無論彈琴,畫畫還是讀書,都可以。

...

我喜歡讀古人尺牍,書劄。

這套書分兩冊,出版社一般,紙質也一般,但是内容挺豐富的,除了八大家,還收了黃庭堅和司馬光。

厚厚的兩大本,有将近一千七百頁。

...

這本書包含了《東坡志林》《老學庵筆記》

《東京夢華錄》《夢溪筆談》《容齋随筆》

《武林舊事》《陶庵夢憶》《辍耕錄》。

...

藏傳僧侶與法國哲學家,父子在喜瑪拉雅山中關于佛教、哲學、生命意義及宇宙萬物的心靈對談。

“對未來的史學家而言,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觸。”

生物學博士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導師從事分子生物學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滿各種輝煌可能性的時候,他卻突然遠赴喜瑪拉雅山麓,跟随藏傳佛教老師,探求古老的東方智慧。

20年後,1996年5月,他的父親,法蘭西學院院士、哲學家讓-弗朗索瓦?何維勒來到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個叫哈提班的甯靜地方,與已經成為藏傳佛教僧侶的馬修·理查德進行了一場為期十天的對談。所談涉及社會、文明、生命、宇宙等諸多重大話題,這是一對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東方智慧與西方理性之間一次震撼心靈的碰撞。

“當現代的科學遇上古老的佛法,當西方的物質遇上東方的心靈,當望子成龍的父親遇上亟思解脫的兒子,必然迸發最上乘的智慧,這就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鄭振煌如是說,(佛教學者,《西藏生死書》譯者)

“《僧侶與哲學家》法文版出版後,已翻譯成二十幾種語言,影響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東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橋梁,用聆聽的、容忍的、溫和的方式疏通雙方,讓東西方人各自照鏡子,看看自己,看看我們這個世界,這個時代。”——賴聲川

...

楊度是中國近代曆史上一個極富争議性的人物,才華卓絕,抱負不凡,由國學名師王闿運授與帝王之學,又東渡日本研究君主立憲政體,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顯身手。

這部小說以楊度為引線,串起袁世凱、袁克定、曹锟、汪精衛、孫中山、黃興、蔡锷等諸多人物,把整個波瀾起伏的世紀初中國人救國之路,描繪得淋漓盡緻。

這本書是當時布衣對近代史感興趣的時候買給他讀的,一共厚厚的三大本。讀完對清末和民國的政治局勢就有了大概的認知。

...

這本書内容包括:王锺麒、劇場之教育、陳獨秀、論戲曲、馮叔鸾、嘯虹軒劇談,劉師培、原戲、許之衡、曲律易知、吳梅、中國戲曲概論、顧曲塵談、曲學通論、元劇研究……

對于戲曲感興趣的可以一翻。

...

...

還有兩本紀事詩文集,因為對魏晉南北朝這個時代的興趣買來讀的,感覺也挺有意思的,對一些事件可以詩文互證。

今日雨,空氣清潤,清涼,正宜讀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