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過一種不囤積的生活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倡導擁有少量的物品,通過極簡欲望而達到自由、自在、自立的生活。

我看過很多這類書的讀書筆記,包括《斷舍離》、《極簡主義》、《裸活時代》等,一般隻是說極簡主義或者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個人選擇,是寫給有這方面傾向的有緣人。

而我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叫《你體内的囤積欲》,作者是美國人羅賓·紮修,直接說囤積是一種病,挺吓唬人的。


...

先定性了什麼是囤積癖?

有收拾不好物品,買下大量的物品、尤其是廉價物品,一直不斷儲藏物品等行為的是一種“病”,叫囤積癖。

得這種“病”的人常常抱有這樣的想法:我是否可以修理一下這些東西,變廢為寶呢?

于是就把東西留下來了,有甚者還花價錢買下來。

但是實際上,沒有時間修理,或者并沒有辦法變廢為寶,從而讓家裡的廢物越積越多,直到把家裡完全變成了廢品站。

客觀地講,變廢為寶是有可能的,但是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巨大的,還不一定能成功。

我爸爸大概也有這種症狀。我記得,我以前收拾房間,扔掉幾隻筆到垃圾桶裡,過了一段時間,會驚奇地發現這些筆又回到了我的抽屜或者别的什麼地方。我後來才知道是我爸爸倒垃圾的時候,覺得我的筆還能用又撿回來了。

我跟我爸說了,我爸說還能用為什麼要扔掉,這令當時的我很無奈的,導緻小時候的我總有一種煩悶和窒息的感覺。

既然這本書那麼狠,說囤積是一種病,那麼是病就得治啊,于是書中開出了如何一步步自救的藥方。

我稍微列幾條:

1、建立并擁有一個系統,時時維護它。比如一個物歸原位的系統。

2、馬上開始行動,清理辦公室,不要給自己借口。

3、進行心理建設,把朋友送的東西,長輩遺留的物品,小學、初中的成績單等都處理掉,或者給需要的人,不要覺得過意不去,

我們的傳統觀念認為,買過來的東西,隻要還能用,就要留着,扔掉是一種浪費。這種觀念放在現在物質過剩的時代,結局就是把家變成了一個雜物間。

極簡主義認為如果一件物品不被使用,占用我們的空間,本身就是一種浪費,同時這種囤積讓我們生活的空間裡積聚着負能量,容易破壞關系、污染環境,危害身體健康。

我小時候也試圖讓房間能夠整潔一些,但是就是提不起興趣打掃,因為房間裡有太多雜物堆積,積滿灰塵。就是說,囤積不僅本身造成了空氣污染,還會阻礙我們去整理清潔。

直到我離開父母,來到上海工作,經濟獨立了,開始主宰我自己的生活了,經過不斷反思,我萌生了與這類書籍相似的觀念,即:丢棄不用的、不喜歡的物品。

這大概是我後來無意間看到《超級整理術》、《斷舍離》、《極簡主義》、《裸活時代》等書後能一見如故、一見傾心的原因吧。

過上極簡主義的生活有很多好處,我在很多篇讀後感裡都有寫到,像《我所向往的生活:我的家裡空無一物》、《瓦爾登湖,一部極簡主義之書》、《極簡也是一種人生俯瞰力》、《斷舍離之後,你還要做什麼》、《從收拾寫字桌開始實踐斷舍離》等。

極簡主義,不是不要欲望,而是修剪掉不必要的欲望,讓欲望更集中,這樣,我們就更容易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實現我們最重要的欲望,比如實現自我成長、獲得家庭幸福等等。

極簡我們的欲望,可以讓我們把更多的關心和時間留給自己和我們最重要的家人和朋友,讓我們的人際關系變得和諧、讓生活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這本書還給我介紹了一個新的好處,我以前沒有寫到過。

你有沒有發現紮克伯格、喬布斯都喜歡穿一樣的衣服?

他們這麼有錢,為什麼經常穿一樣的衣服,生活過得這麼簡單?

書中解釋說,因為這些人平時要對很多的事務作出選擇、作出決定,他們有太多重要的決定和選擇要做,所以他們幹脆對衣服這種小事,放棄掉它的選擇性。

就是說極簡主義可以減少你的選擇和決定的次數。

這有什麼好處?

好處是可以減輕“選擇”帶給我們的壓力,減少出現因為選擇而故意拖延的情況。

要想過上書中所謂的“不囤積的生活”,是需要有發揮自己的主見的。換句話說,我們過上極簡主義的生活,正說明我們不人雲亦雲,能沖破思想牢籠,做到獨立自主。在我看來,這是一件特别光榮的事情。

18-08-15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