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

  《皮囊》是我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在家才在網上搜羅到的書,這是一本有着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是一本認心、認人的書,看完會有許多感觸。

    作者是生活在一個福建沿海小鎮,這本書大多講的就是作者在這個小鎮上經曆的事,(我也在福建待了好幾年,有種莫名的親切。雖然不是同一個小鎮,但我認為可以忽略不計啦( •̀ ω •́ )y)。實不相瞞,我也是一個從小鎮出來的文藝青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所以這本書中的很多情緒,本青年産生過許多共鳴。但是相比作者的童年生活,我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

    作者在書中寫到了他阿太(外婆的母親),殘疾的父親,堅韌的母親,關于他童年的回憶和一些朋友,母親對即将要搬遷的房子重新修建的執着,癱瘓的父親對于行走的渴望。剛開始我會不太理解,為什麼母親執着于搬遷的房子的重新修建,為什麼父親把自己搞得那麼狼狽也不接受自己已經癱瘓的事實。我想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是反對母親對房子的重新修建還是像作者一樣理解母親的想法。或者能不能接受父親的癱瘓,當起稚嫩的“一家之主”。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也得不到這個答案。

...

    作者非常的平靜,像是一個旁觀者叙述這些往事。這可能和他的經曆有關,就像文中的阿太,她在廚房把手指切斷了,也隻是哎呀一聲說沒事手指切斷看了就像切的不是她的手指一樣。或許阿太說的挺對的,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污濁給拖住。我們都是戴着皮囊的靈魂,這副皮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

    這個家庭所經曆的家庭和苦難,母親在絕望時買老鼠藥想要自殺,父親癱瘓後固執的以為鍛煉可以恢複健康的身體而一次次的折騰受傷,作者都是冷靜的叙述,也許經曆的多了,也就沒那麼害怕了。

...

    書中還多次提到神靈,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我也會跟着奶奶去廟裡祈禱,覺得很稀奇,沒有神的概念,後來長大了他們都說這是一種封建迷信,但我還是經常在心裡默默祈禱,再後來,老師說因為經曆的很多事情我們沒辦法改變,隻能祈求神明能聽到,幫助我們渡過這些難捱的時期。神明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心中是否有信仰才更重要,這也是給我們的一點微弱希望,支撐着我們渡過一個個的難關。

...

    後面還有幾個故事也精彩,比如,我們終究要回答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好好生活,怎麼享受生活?是不是引人深思?再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結尾:人各有異,這是一種幸運,一個個風格迥異的人,構成了我們所能體會到的豐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質上又那麼一緻,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也希望大家可以“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