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厭的勇氣》讀後感

...


這是一本日本作家寫的暢銷書,讀起來出乎意料的輕松,大概是我所讀過的最平易近人的心理學書籍了。

此書能讓我們活得更放松,更追求自己内心的平和。如果此時你内心煩悶不安,壓力山大,如果你糾結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厭惡人際關系,讀它,讀它。一定能夠讓你抖下滿身包袱,輕裝上陣再出發。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阿德勒的目的論,他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論。阿德勒認為現狀都是我們為了達成自己此刻的目的而創造出來的。我們甚至不惜代價用千萬種手段努力去造就現狀。比如說,如果一個問題青年抽煙喝酒,弗洛伊德會從這個青年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去找原因,認為是由于這個孩子的從小就被父母忽視,或從小被虐待長大等。但是阿德勒則認為問題少年抽煙喝酒打架是為了達成報複父母或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樣的目的。

我在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弗洛伊德,學習《夢的解析》,後來看武志紅的暢銷書《巨嬰國》等等。他們的作品無不是信奉弗洛伊德的原因論。給我們社會營造了一種氛圍:無論一個成年人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可以把責任推卸到原生家庭上。

現在看到阿德勒關于目的論的心理學觀點,感覺滿目清涼。原生家庭,也就是我們的父母,總算可以卸下這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為自己孩子的一生負責,哪怕他們已經成年)了。

書中還有一個觀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人的一切煩惱皆來源于人際關系。以前有聽說過人的煩惱來源于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野心。當時對這句話也頗以為然。但是現在讀了《被讨厭的勇氣》,感覺還是更認可人的一切煩惱皆來源于人際關系。因為當我們煩惱于自己的實力比不上自己的野心時,很多時候,野心還是來源于和他人的比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葛優躺在沙發上,刷着朋友圈、微博的時候。看到這個朋友又去哪裡哪裡旅遊了,那個同事住上了多大多大的房子,還有那個同學有個多麼多麼高富帥的老公,焦慮和煩躁會漸漸從心裡生出來。這裡的焦慮和煩躁其實是他人映照下的自己的能力不足,自己的實力沒有比上自己的野心,說白了,焦慮和煩惱還是來源于與他人的比較。如果這個宇宙隻有自己,就生不出這份煩惱了。所以,我認可“人的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

擺脫這份由人際關系帶來的煩惱,阿德勒認為解決之道在于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将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分開來。更提出所謂的自由就是被他人讨厭。但是,在書的末尾,也提出阿德勒認為幸福來源于他者貢獻,而對他人的貢獻實在很容易走偏為滿足他人的期待。其中的界限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仔細的把握。

對于本書,其中的絕大多數觀點我都很是認可,但還是有本人覺得可以讨論的地方。作者認為人生無法提前計劃,能做的隻有認真跳好此刻的舞。腳下的舞步自會帶你到達該到達的地方。而這個地方,我們并不能提前知道。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作者把計劃未來和沒有活在當下畫上等号。我不這樣認為。如果我們提前計劃,我們的生活難道不會更有方向嗎。《一生的計劃》作者格萊恩.布蘭德對成功的定義:成功就是事先設立的、有價值的目标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的生活而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這是成功的定義,也是生活的意義。對未來有期待有目标并不代表就無法專注的活在當下,不代表就跳不好此刻的舞了。想起我在大學時候的座右銘“專注腳下,心存夢想”。正是那一朝一夕專注于腳下的舞步,我得以在大學畢業時考取心目中的理想單位。所以我認為為未來提前計劃與跳好此刻的舞也就是活在當下,二者并不沖突。無論以後的結果如何,為了夢想付出的這個過程,這些日子都是值得肯定的。

萬事萬物都有着它的不同方面,不存在絕對的誰對誰錯,世界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正源于此。無論是否提前計劃人生,隻要人生活得盡興活得淋漓通透,就是最大的感恩。

總的來說,這本書讀起來毫無壓力,許多觀點讀來如沐春風。仿佛世界就如哲人所描述的那般簡單。幸福人人唾手可得。不過,真正實踐起來,還是需要多讀幾遍,以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