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會帶孩子?研究告訴你男人也可以變帶娃高手!

導讀:不會帶孩子大概是這個社會對男人最大的誤解了,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男人帶孩子不僅優勢明顯,而且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長大後更容易成功。

在中國幾千年男主外女主内的傳統思想影響之下,媽媽作為帶娃的主力軍在很多家庭裡司空見慣。

當孩子太小需要有人照顧時,作出犧牲的往往也是母親。

這是因為我們都認為母親天生情感細膩,照顧孩子更合适和周到。

而爸爸嘛,沒心沒肺又笨手笨腳的。

...

圖片來源:soogif

讓他們帶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

“紙尿褲放哪了?”

“奶粉呢?”

“襪子怎麼不見了?”

“讓我們去看看媽媽在做什麼呢?”

下班回家,屁股往沙發上一坐就在打遊戲,不到吃飯起不來。

就這?你還指望男人看孩子哦?

終于知道叫父愛如山,因為根本挪不動!

爸爸帶娃,孩子智商更高

就是這樣一位媽媽眼中的“廢柴”老爸,耶魯大學一項持續12年的研究卻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更好,長大後也更容易成功。

這是由于父親和母親不同個性的結果。

與女性相比,男性在性格上更激進,有冒險精神;思維上,女性偏向形象思維,而男性則在邏輯和抽象思維方面更出色。

...

圖片來源:Pexels

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男人較女人來講,更具有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寬容精神、求知精神,這些特點,會淋漓盡緻地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通常母親在帶孩子的時候有更的顧忌和小心翼翼,但父親那裡卻沒有那麼多的禁忌。

拿孩子愛玩水這一件事來說,大多數媽媽都不會放任孩子在外面玩水,因為怕“着涼”,所以在很多方面對孩子會有很多“限制”。

作為父親可沒那麼多顧忌,與母親時刻擔心孩子健康和安全相反,父親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更多從孩子玩得開心與否的角度出發。

...

圖片來源:Pexels

看到這,媽媽們大概知道為什麼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照顧孩子,有時候孩子對自己卻比每天隻陪玩一兩個小時的爸爸更親昵了吧?

在男性身上看似“不靠譜”的種種表現,恰恰可以和女性在教育上形成互補。

有父親參與成長的孩子,不管是在語言、行為、運動、社會、心理和認知等能力發展方面都會更優秀。

...

圖片來源:Pexels

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會比其他孩子高,而且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以後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育兒重塑老父親大腦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刊在2014年的時候,發表了這樣一篇題為《Father's brain is sensitive to childcare experiences》。

...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該研究對象共有89名父母參加,主要分為三類:

異性戀母親

異性戀父親

同性戀父親

研究開始是對三組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對寶寶所發出的各種信号是否能及時準确給予回應和互動進行默契度評分。

在這個環節中,異性戀母親和同性戀父親所獲得的同步分數比異性戀父親都高。

...

圖片來源:論文《Father's brain is sensitive to childcare experiences 》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沒有母親參與的育兒過程中,父親通過對寶寶的照料和互動行為,通過學習也能夠具備和母親一樣的育兒能力,從而在育兒過程中與寶寶形成更高的契合度。

該研究通過核磁共振成像對育兒過程中,父母的腦部變化的研究表明:

異性戀的母親大腦主管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區域被激活得更多,而異性戀父親則是大腦的颞下溝(STS)區域更為活躍,該區域主要負責記憶、情感和處理聽覺信息。

但與二者相比,同性戀父親的颞下溝與杏仁核區域,都處于十分活躍狀态!

...

圖片來源:論文《Father's brain is sensitive to childcare experience》

由此得出即便作為男性,隻要盡心育兒,爸爸們也可以和媽媽們擁有一樣的育兒超能力!

如何讓爸爸更樂意帶娃?

多鼓勵

男人都好面子,就算剛開始做不好也别打擊人家自信心呀!

畢竟沒有誰喜歡吃力不讨好,盡心照顧了卻一直被叨叨叨哪裡做得不好,爸爸心裡也憋屈。

相反多多誇獎他們,反而可以幫助爸爸們建立自信,從而更願意帶娃,還會越帶越好哦!

全面放手

很多媽媽對于寶寶帶娃,那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放心。隻要離開一會不是語音視頻就是電話的打過來打探情況。

在看孩子這件事上,隻要不對孩子造成傷害,媽媽們就勇敢放手讓爸爸們去折騰吧!

...

圖片來源:soogif

畢竟,不試試你怎麼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不是遛娃高手呢?

後記

孩子長大就是一眨眼的事情,有些東西錯過了是無法彌補的。

小編相信,每位爸爸愛自己的孩子肯定不比媽媽少,但平時卻總會因為工作原因或者是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參與育兒,很少真正地參與到帶孩子這件事。

帶娃真的沒那麼難,畢竟小編啰哩啰嗦,哦不,是科普了這麼多,就是本着讓各位粑粑樹立帶娃信心,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又到周末,各位粑粑準備好遛娃了嗎?麻麻們看完也記得轉發給孩子爸爸哦!

...

圖片來源:Pexels

喜歡今天的内容記得點擊關注查看更多有趣育兒知識并分享哦!

...

...

參考資料:

Abraham, E., Hendler, T., Shapira-Lichter, I., Kanat-Maymon, Y., Zagoory-Sharon, O., & Feldman, R. (2014). Father's brain is sensitive to childcare experi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27), 9792-9797.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