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經濟變革: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

...



2021,48。

《曆代經濟變革得失》吳曉波。

吳曉波最近塌房子了,《大敗局》也被扒,說很多内容不符事實。《吳敬琏傳》更是纰漏百出。

所以準備把他的書都出掉了。

剩下一本《曆代經濟變革得失》,看書名就是蹭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估計吳當時寫這本也有點想向國師發展的意思吧。

本來沒抱什麼期望,看下來覺得吳寫東西還是一把好手的。

雖然我看的時候總是帶着疑慮,比如他先定了經濟改革這樣一個題目,然後按時間線從曆史上扒拉需要的資料,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中國的曆史太過漫長,所以當一個人想說什麼,都能從中找到符合自己觀點的資料。

當然,這不妨礙我從中得到啟發,拓展新知。

從經濟角度講中國曆史,之前是看了《中央帝國的财政密碼》,而這本是從曆史的角度來講經濟,互相闡發,而且都是夾帶私貨的。

以下是筆記。

曆代經濟變革,基本的衍變邏輯是: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

發展經濟必須放活民間,實現繁榮,而繁榮日久,地方勢力坐大,商人驕縱,中央權威就會受到挑戰。

此時,便需要進行集權式的變革,加強中央權威和控制力,可是如此勢必會削減地方,侵蝕民間,造成生産力的下降,最終仍然會導緻政權新一輪的不穩定。

影響宏觀經濟的三大核心課題——财政、貨币、土地。

這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十二講,前六講分别選取管仲、商鞅、漢武帝,王莽、李世民、王安石六位改革者或治國者,後六講,明清、洋務運動、民國經濟、新中國建國初期的計劃經濟,和改革開放兩個階段。加上導論和結語,共14章。

在導論中,吳提出了發生于曆史以及當下的所有中國問題,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産階層和無産階層,這四大利益集團互相争鬥、博弈和妥協的結果。

對于專制者來說,想要維持集權統治,必須在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會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宏觀經濟制度模式四個方面完成制度建設。

在前工業文明時期,分别呈現為:郡縣制度、尊儒制度、科舉制度、國有專營制度。

這四個基礎性制度,共同支撐起集權政體的大廈。

前二講,管仲是重商主義的試驗,商鞅變法則是重農主義的典範。

他們如同左右兩極,處于曆代經濟變革的兩端。

管仲變法之後,中國的政府收入由稅賦收入和專營收入兩項構成。

後者的實現,是通過控制戰略性的、民生必需之物資,以壟斷專賣的方式來達成的。

在這種體制内,政府變成了一個有赢利任務的經濟組織。

從而衍生出一種根深蒂固的治理思想,即國家必須控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産業”,國有企業應當在這些産業中“處于主導地位”。

而商鞅是命令型計劃經濟的鼻祖。

商鞅變法第一個階段便是從土地改革入手。

在所有變法或者革命中,土地從來都是政治力量與人民進行交換的最重要的籌碼。

如何解決分配問題,緩和貧富對立,是曆代思想家和經濟學家所關注的“第一命題”。

商鞅的對策是強國貧民,愚民。

他為後世統治者留下了兩個幽暗的理念:

一,不能讓民衆太富足、太有思想,最終變成了系統化的愚民政策;

二,把國家強大遠遠放在民衆富足之前,強調“國強民安”,而不是“國強民富”。

漢武帝一章,提到自漢武帝之後的曆代統治者從來沒有輕視過工商業,他們隻是抑制民間商人而已。

輕視商人與重視工商,是一體兩面的結果。

鹽鐵論的桑弘羊之問:

如果不執行國營化政策,戰争開支從哪裡出?國家财政收入從哪裡來?地方割據如何化解?

王莽變法的總結。

中央集權改革将侵蝕地方政權和有産階層的利益,所以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務必獲得底層民衆的支持,把人民發動起來。

一般而言,集權者用以鼓噪民心的理由有四個:抵禦外國侵略、防止地方割據、反貪反腐、反對貧富不均。

任何集權式的經濟改革從本質上來說都不是為了促進生産力,而是通過财富的重新分配,使中央政府獲得更多的經濟權益。

李世民一章,提出曆代王朝賦稅逐漸增加,原因在于行政成本的增加,最剛性者,養官,養兵。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