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已定,父母們準備好了嗎?成就孩子,不是糾态度,是抓習慣

新學期開學的日期終于确定了。

小神獸們要進入學校上課了,都準備好了嗎?

疫情期間,不少家長被神獸們折磨慘了,不久前一位爸爸還在輔導孩子時被氣到腦出血。

...

image

每個家長是真心期望孩子能自主自律,不僅為他們自己,也為自己的生命考慮。

其實家長們如果方法正确,孩子們并非“愚不可教”。

把父母氣得住院的,常常是因為家長錯把“态度”和“習慣”混為一談。

​觀念上的誤解,可能引起​養育方式和效果的南轅北轍。

本文指出了這種觀念的誤區如何導緻了錯誤的養育方式,并為家長培養自律孩子提供了科學方法。

我們從高考學霸的經驗說起。

01 自律成就學霸

2020年湖北省理科狀元唐楚玥以725分的高分引人注目。

她的班主任老師表示,對這個分數并這不意外,因為“唐楚玥太全面了,綜合素質優秀,心理強大,學習能力強”。

...

image

唐媽媽分享,孩子11年在一起參觀武漢大學時,前就立下目标,高考最高要考720分。經過11載寒窗,如今夢想成真。

但是這樣的高居榜首,并不是隻是想想就可以實現的。

老師評價唐楚玥:上課認真聽講,課下主動質疑,她的成功,是一個日積月累長期堅持的結果。

都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學習筆記中就可以窺見一斑。唐楚玥的筆記多次作為學校學霸筆記進行陽光義賣。這種主動思考的智慧結晶,也是良好學習習慣的結果。

最後一學期,身處疫情風暴中心的湖北武漢,高三學生基本在家複習備考,完全依賴網絡教學,沒有老師指導和約束。但唐楚玥分享說:“自己在家學習,嚴格遵守學校的學習時間,各科學習也跟随學校的學習進度。”

...

image

正是良好學習習慣和長期堅持的自律,讓唐楚玥收獲了高考的成功。

每年高考季,盤點學神學霸們的經驗,會發現很多相似的品質,确切的說,是“相似的習慣”:

在清晰的目标下,制定科學的計劃,嚴格自律、持續堅持,實現長期目标。

02 讓父母不滿的“态度”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這樣自律和負責。

但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培養孩子,卻總是收不到預期效果,甚至隻要親子之間解決學習問題,就會“雞飛狗跳”。

究其原因,多數家長認為是孩子“态度”不對——說過千百遍,就是不聽話、不自覺!

家長們描述的場景常常是這樣的:

...

image

你為什麼又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個早上?

為什麼到我下班才開始寫作業?

跟你說了多少遍,要先做計劃,做計劃,你為什麼總是忘記?

明明知道懶散沒有好結果,為什麼還不改?

看到這裡,我們發現,這些家長其實把“習慣”當成“态度”了。

而正是這個誤解,讓父母幫孩子改變“壞習慣”的方法和效果南轅北轍。

03 父母對“态度”的誤解導緻了錯誤養育方式

為什麼父母把“習慣”當成“态度”,會影響着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導緻更糟的結果?

心理學認為,“态度”是指個體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産生的行為傾向性。而“習慣”是一種不需要經過大腦意識處理的,反複出現的自動化行為。也就是說,前者是有意識的觀念傾向,而後者是幾乎不經思考的慣性行為。

通常,對于“無意識”的犯錯,我們認為“無知者無罪”,給予理解和寬恕,并耐心教導。

但對于“故意作對”的犯錯,我們會認為這是一種冒犯、不負責任,因此特别憤怒。

...

image

當家長們不理解這一點,會把孩子的習慣行為當成“有意識思考但還反複犯錯的結果”,也就是“故意累犯”,應該“從嚴從重”處理,以防止以後再犯。

在這種觀念下,家長們生氣,用批評、說教、強制、威脅、懲罰等方式,希望糾正孩子錯誤的“态度”,樹立正确的“觀念”。

顯然,這樣的方法,隻會兩敗俱傷。面對家長的懲罰,孩子要麼被吓壞了,不知道怎麼做;要麼感到被激怒和不被尊重,更叛逆了。

04 真正問題是“習慣”而不是“态度”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曾說過:“首先,我們培養習慣;後來,習慣塑造我們。”

杜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人們每天有40%的行為并不是真正由“決定”促成的,而是出于習慣。

孩子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後該幹什麼,疊被子、早讀,還是坐在床上發呆等着父母催促;

坐到餐桌前的動作,是迅速吃完飯準備下一件事,還是慢騰騰地吃着,腦海裡完全沒有下一件事;

坐在書桌前,是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還是漫無目的地東翻翻西找找......

這些“行為”,并不是經過孩子“深思熟慮”的,而是一種類似無人駕駛狀态的自動反應行為。所以,光責怪、說教孩子沒有用,懲罰更是會産生其他問題。

而且,孩子不同于成人,掌控主觀态度的理性大腦還不成熟。更重要的是通過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他們的态度。

父母要做的,是了解“習慣”背後的原理,然後去幫助孩子重構他的習慣方式。

05 理解“習慣”的原理是破局的前提

什麼是“習慣”?習慣是我們在停止有關思考後仍然持續,而且日複一日持續的行為。

麻省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做了一項“老鼠走T字走廊迷宮”實驗,它可以告訴人們習慣背後的原理:

科學家們将老鼠放在T字走廊豎的一端,橫的一端的左邊放巧克力。老鼠的前方放上一塊木闆擋住,當擋闆打開的時候,會有“咔哒”一聲響。剛開始,老鼠會謹慎往前走,在路上嗅一嗅、抓撓途中側面的闆子,走到橫廊部分,可能會先往右邊走,最終再到左邊發現巧克力。最初進行這一系列動作,科學家監測到老鼠的大腦非常活躍,也就是說,它們在分析和判斷每一步該怎麼走。

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老鼠們不再思索,而是在擋闆打開并聽到咔哒聲,很快地用一種習慣的方式找到了巧克力。這時候,科學家監測老鼠大腦中的相應區域是平靜的,說明它們已經成為一種停止思考後,在固定的刺激下依然能持續的行為,也就是習慣。

科學家們據此描繪出了“習慣回路”的三個關鍵點:暗示——習慣行為——獎勵。

...

image

“暗示”,就像是“導火線”,它能觸發接下來的習慣行為。“暗示”可以是一個時間、地點、一種情緒、一個念頭或者特定的環境、人、事、物等,比如從視覺方面,到特定的地點,某個時間、某種情緒、一系列的思緒或特定人的陪伴。

“習慣行為”可以非常複雜,也可能非常簡單,比如可以是開車這樣的習慣,也可能是在某種情況下反複出現但表現為瞬間的一個憤怒情緒。

“獎勵”則涵蓋了可以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的東西。比如誇獎後的開心、畫畫過程中的愉悅。

人們在學習生活中養成一種習慣,也是經過了這個回路。

比如孩子寫作業,隻要一關房間門,作業完成就很慢。

房間門一關,就開始了一種習慣行為——開小差。

當然,養成這個習慣之前,是經過了“關門(暗示)——放心開小差,比如扣扣嘴巴、想想漫畫、玩會兒橡皮等(習慣性為)——放松且沒有人看見和批評(獎勵)”的過程,最終大腦才形成了“隻要一關門,就開始做習慣開小差的動作,作業就寫得慢”的習慣模式。

06 掌握3步科學重建“新習慣”

雖然我們的生活需要習慣,否則大腦可能會因為過于繁忙而崩潰。

但是對于一些不良習慣,我們還是要進行控制和調整的。

根據習慣形成的原理:當看到“暗示”時,就做出“慣常行為”,目的是要得到“獎勵”。

為了調整這個模式,我們可以重新設定“暗示”信息,引導正确的“慣常行為”,并設置“正面的獎勵”。

...

image

以上文的例子舉例:

第一步,我們在孩子進房間寫作業的時候,把門打開,門外盡量保持安靜。并定上“定番茄鐘”來取代“舊暗示”。

第二步,教孩子怎麼做”才能認真高效完成作業。比如,坐在桌前,先把書桌收拾幹淨,打開記事本,拿出作業,坐姿端正,集中注意力開始寫。寫完一項勾一項。鬧鐘響起時,休息5分鐘——做個眼保健操、喝口水等。

第三步,提供“正面獎勵”。比如誇獎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比以前提前了30分鐘,這30分鐘獎勵給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或去樓下玩”。這個獎勵也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内,由孩子自己來選擇。

“定番茄鐘——認真作業——語言和其他獎勵”的新習慣替代舊習慣并鞏固之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把門關上。

結語:

養育是個技術活兒,方法對了,結果才會對。

作為父母,當我們看到孩子重複不良習慣的時候,跳出你自己的習慣應對方式,控制對孩子批評、懲罰的沖動,換個視角,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新習慣,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主、對自己負責的孩子。

—End—

圖片來自網絡

“有料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培訓師;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碩士,從金融業轉行家庭教育,服務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學,2000+孩子與家庭。

希望用我的專業、經驗和真誠,給您、孩子或家庭帶來成長。

養育、成長過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歡迎咨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