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到點挫折就哭鬧發脾氣、甚至丢東西打人,該怎麼幫助他呢?

有家長留言說,孩子一遇到問題就隻會哭,還亂發脾氣,比如搭積木或者穿衣服時,一次兩次沒弄好,就開始大發脾氣,然後哭鬧。看到孩子小小年紀就害怕困難,沒有耐心,無法承受挫折,很為孩子的将來擔心。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才好!

    我不太贊成沒完沒了的安慰孩子,跟她說沒關系。有時候安慰會減輕孩子的挫折感,有時候則不然。所以通過這個挫折,把這個當成培養的孩子的一個機會。

      我們說沒有一個孩子想把自己搞砸,面對失敗,大家都會不開心,  對兒童,特别是很小的嬰幼兒,當他做一件事、做一個遊戲,做得不大好,他就會不高興退縮、甚至發脾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心生活,孩子小的時候,當他成功了,媽媽的笑臉、爸爸的摟抱,甚至還有奶奶的巧克力呢!而當他沒有獲得成功的時候,則什麼也沒有,甚至還會引來嘲笑、比較甚至指責。在孩子的心靈上造成很大的反差,那不高興,發脾氣就再正常不過了。

        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如何解決呢?

  首先我們自己要平靜,如果我們自己也着急發脾氣,孩子的這種行為可能更嚴重。

其次不要急于替孩子做,看到孩子玩玩具搭積木做手工這些事情不成功的時候,不要急于替他去做,不要替代。要在不會的關鍵地方幫助他。比如他想把一塊三角形的積木放在三角形的洞孔裡,因為角沒對準,放不下去,我們可以教他看洞孔的角和三角形的角應一緻,就可以放下去了,然後讓他自己做。不要就直接幫他放下去,以使他自己得不到成功的喜悅。

最後,更不要一來就和别人家小孩進行比較,這都不會,你看隔壁小寶比你小都會了。需要知道每個人的強弱項都不同,越比較孩子越沒自信。

  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魯克斯說,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是缺乏鼓勵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陽光和水。所以我們說贊美要适度,鼓勵不嫌多。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鼓勵孩子的三種表達方式:

第一種:用描述性語言鼓勵,用“我看到——”“我注意到——”句式表達看到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或者進步的地方。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被欣賞。比如我看見你今天把自己的鞋擺在鞋架上,擺的很整齊。我看見你已經反複嘗試了三次想把這個積木搭上去,你真的很努力!

第二種:用感謝性語言去鼓勵。用“我謝謝你——”句式,表達對孩子的感謝,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可以做貢獻的。比如謝謝你願意讓我參與你的遊戲,謝謝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告訴我。

第三種:用賦能性語言鼓勵。用“我相信你——”句式,表達對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比如我相信通過努力,你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相信你可以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我相信你的判斷。

鼓勵的語言不僅适用于孩子,也可以跟我們的家人說,更重要的是這些鼓勵的話也可以用來鼓勵自己,沒有誰天生就會做父母,做父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家仍然在不斷地學習與精進,所以我們要首先感謝自己,感謝自己的努力付出。

這樣堅持下去,就像補充每日所需的身體營養素一樣,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孩子的心理營養自然得到補充,甚至全家的心理營養也得到了補充呢。何樂而不為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