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垂死掙紮的婚姻:孩子成了背鍋俠

...

圖片來自于網絡

 文         陳欣

       現在是北京時間21:00,剛剛完成了一個婚姻咨詢,說實話,我很累。這個“累”并不是因為這個案例有多複雜,有多棘手,而是因為我一直陪着來訪者整整三個小時,她從最開始的情緒激動到後來的漸漸平複,眼睛哭得紅腫,紙巾用了一大堆,精緻的妝容早已經失色。

      來訪者:W,女,45歲,某公司中層管理幹部。

       主訴:昨天是520,公司的員工們破例早早下了班,各自去過節去了。自己卻獨自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隔着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望着鱗次栉比的高樓大廈,不知道該去向哪裡。

       老公又“出差”了,并且照例沒有告訴自己,是的,連一句微信也沒有。老公就如手機通訊錄裡面普通的存在,翻看自己與他的聊天記錄,幾年了,數都數得清,最多的詞語是“嗯”“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與老公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除了孩子,沒有了一句多餘的對話,除了孩子,沒有了任何的交集。硬生生的把一個人的孤單過成了兩個人的無語。最怕過周末或者放假,因為住校的孩子要回來,兩個“啞巴”要說話,并且還要沒話找話說,刻意制造一個“溫馨的家”。

       她:“我好羨慕那些離婚的人,來去自由,活得自在。”

       我:“那你想過離婚嗎?”

       她:“想過,還是千遍萬遍。”

       我:“看起來你過得很憋屈,心裡很痛苦。”

        她:“是的,幾年來,我沒有一刻感覺快樂過。除了在工作上,還可以讓自己有一點成就感之外,我覺得我都快成廢人了。”

       我:“你自己怎麼看你們的婚姻?”

       她:“名存實亡。”

       我:“那你為什麼這麼痛苦,還始終堅守着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呢?”

       她:“為了孩子,我答應過孩子,我們不會離婚的。”

       是啊!孩子,又是“孩子”!孩子已經成為了當今很多人不敢離婚的“背鍋俠”。不管是性格不合,還是遭遇婚外情,還是家暴,還是三觀不合。但是,這樣真的好嗎?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在這樣“為了孩子”的借口背後,他們被迫忙于工作,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或者下班後,不想回家,忙于各種各樣的應酬。

       很多次,放下自尊,想找對方好好談談,但是一看到對方那副對自己愛理不理的樣子,立馬欲言又止。很多次,對方朋友、家人聚會,自己舔着厚臉去參與,當着那麼多人的面,對方也不會給自己絲毫的顔色。


...

圖片來自于網絡

       其實,父母是否選擇離婚,這口鍋,孩子是背不起的。在我們的祖輩、父輩,會經常有一個聲音:“為了孩子,你就忍着點,委屈點,誰讓咱是女人呢?”可是你想過沒有,那是上上輩子的觀念了,現在的女人,你首先是你自己,才是女人,才是妻子,才是孩子他媽,你好了,孩子才會好。

       從心理學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任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我們任何的選擇都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你所謂的“為了孩子”這口鍋,孩子可背不起!

       你可以思考一下:離婚後,你的生活将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是積極的變化還是負向的變化?你的生活可能會出現哪些機遇和可能性?離婚對孩子的現實的影響會是什麼?比如撫養權歸誰?撫養費由誰承擔?孩子的教育和心理的安撫?......這些,如果都是可以解決,離婚,對于孩子的影響就可以降到最低。

       但是,父母離婚對孩子肯定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大?負面作用有多強?其實,是可以通過雙方的協調、努力來可控的。比如: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或者專業的心理咨詢來實現。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而獨立的,父母對孩子承擔撫養的義務,并不影響父母獨立決定自己人生和婚姻的方向。當然父母要考慮孩子會如何去想,會如何去面對父母離婚給他帶來的影響,就需要給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釋,疏導孩子的情緒,而不應該是僅僅去給孩子承諾:“我離婚或者不離婚”。

       不能為自己人生做決定的成年人,很難養育出一個懂得為自己人生負責任的孩子。一個不快樂的媽媽(爸爸),也很難培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所以,是否離婚這口鍋,還是由我們自己來背吧,千萬不要轉嫁給孩子!



...

圖片來自于網絡

陳欣: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首批中級私人心理顧問,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高級催眠治療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