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是和你一起,成長為更好的人

​01

知乎上有個問題:「男人為什麼要找個女人結婚?」

最高贊答主Will.liu講了這麼個故事:

結婚後,老婆的媽媽癌症惡化,堅持了幾個月,走了。一天晚上,我半夜驚醒,老婆在我旁邊,背對着我,扭頭無聲啜泣。我抱住她,她蜷縮在我懷裡,眼淚打濕了我的胳膊,我把她抱得很緊。

一次坐公汽,我不慎被司機提前關門,手背被重重關上的車門夾破,鮮血淋漓。她眼睛發紅,沖司機大吼大叫,我第一次看見,情緒自斂的她,如此激動。

小孩出生,長勢太好,本就不強壯的她,疲于應對。一次端尿的時候,腰部扭傷,她堅持直直坐倒在地上,兩手緊緊護住小孩,結果癱床一周,幾乎不能坐起。

我請假,給她喂吃喂喝,幫她擦身體,給小孩沖牛奶,哄小孩入睡,忙得團團轉。

閑暇下來,我把小孩放在床上,坐在她旁邊,幫她削蘋果。她看着天花闆,幽幽地說,如果我以後再也起不來,怎麼辦?

我說,我會馬上離開你,給小孩找個年輕貌美有錢還善良的後媽,放心,你不會拖累我們的。她笑了起來,惡狠狠地說,你敢,然後接過我削好的蘋果,看着我,兩個人都笑了。

小孩逐漸長大,我工作也逐漸繁忙,開始連續加班,即便半夜都頻繁接打電話,終于,高燒爆發,渾身抽搐地倒在了社區醫院的地上。

等我醒來,依稀看到她坐在我旁邊,雙手溫暖,緊緊包着我冰冷的打針的手。

住院期間,工作電話鋪天蓋地,各種領導不停詢問着,交代各種事情,時間長的一打就是一兩個小時,即便半夜,依然有電話不時響起。

我白天太過疲憊,晚上熟睡,沒能接。第二天,她聽着領導在電話裡大聲訓斥,問我為什麼不接電話,氣得臉色發白,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

她說,這份工作,不做了吧。我看着她,沒有作聲,點了點頭。

出院之後,我交了辭職申請。領導說,你這樣的人,又沒什麼管理能力,外面的社會這麼複雜,競争這麼激烈,找不到比這好的工作的,當心失業。我笑了笑,把辭職申請放在他的桌上,轉身離開。

老婆攬了所有家務,照顧小孩,我開始找工作,學習。

找到一份跨行的工作,工資比之前低20%,重新開始。

工廠離家很遠,每天來回要花6個小時。搖晃的公交車上,我聽着英語,看着管理視頻,頭很疼,體重瘋狂下降,幾個月瘦了十幾斤。

怕小孩吵到我,她和小孩一個房,我單獨一個房睡。晚上回來,我繼續學習到深夜,她過來,說她先睡了,我說好。等我學完,過去她的房間,俯身親了她和小孩的臉頰,整理好被子,回去自己的房間睡覺。

一年半以後,獵頭電話給我,新工作工資漲幅50%。

又兩年以後,獵頭電話給我,新工作工資漲幅40%。

又一年半以後,獵頭電話給我,新工作工資漲幅40%。

我們買了新房,買了車,開始每年一次的出國旅遊...

我和她,無論艱難還是快樂,彼此扶持前行,一年又一年...


02

這篇回答引發了無數人共鳴,據作者統計,僅知乎上,就有超過600萬人看過。它描繪了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對愛情、對婚姻最渴望的模樣:

即:無論生活帶給我們什麼,我都願意牽着你的手,一起走下去...

奇怪的是,盡管我們對愛與歸屬的需求始終沒變,但現實中,叫嚣着不想戀愛、不想結婚的人卻越來越多。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獨居成年人口超7700萬,預計2021年,這個數字将上升至9200萬,将近一個億。

離婚率也是逐年上漲,2019年第三季度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離婚率高達43.53%,最高省份竟達到了70.56%。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會發展太快,生活壓力太大;另一方面,是我們把太多精力花在了獲取他人認同上,以緻于忽略了自身心靈的成長。

我有個朋友,她和男友認識多年,不久前一起來上海,她男友工作,她讀書。

正當她滿心歡喜地為對方布置新住所,增添電視機等一系列家用時,她男友和她分手了。

理由是,她男友覺得,自己在上海能找到更好的,要不是更漂亮的,要不是更有錢的。

問題是,哪兒都有更漂亮的、更有錢的,她男友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果然,沒出幾個月,她男友就後悔了,連續的電話轟炸求複合,而此時我的朋友,已經走在了更廣闊的路上...

如果說年輕時的不成熟還情有可原,那那些四五十歲事業有成,卻依舊通過不斷尋找刺激來填補内心空虛的人,真的就是可憐了。

我想,這些情境的發生,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哪怕是父母,也會在某些時刻說出「爸爸媽媽愛你,所以不希望你...」等看似充滿愛意的話。

但聰明的你很快發現:他們真正在意的,不是你的思想,而是自己的面子。

例如前陣子的新聞報道:武漢一名14歲男生在教室與同學玩撲克牌,被母親打了兩耳光後跳樓自殺...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不斷擴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父母不懂,我們不懂,絕大多數在愛的旅途上磕磕絆絆、撞得頭破血流的人都不懂。


03

總有人問:「真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哪個瞬間你确定對方就是真愛?」

我們常把和一個人在一起時的種種“高峰”體驗,當成是自己遇見了真愛。

「遇見他的第一天,就想和他度過餘生。」

「她撒嬌的樣子,讓我想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送給她。」

說到底,這種所謂「愛的感覺」,更多是新鮮感與本能沖動混合而成的短暫情愫。

但衆多男男女女卻把它當成了真愛的試金石。

一部分原因是,童話故事、言情小說、影視劇集,一直在向我們灌輸這些「愛的謊言」。

另一部分原因,或許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斯科特·派克博士說的「墜入情網的感覺,和真正的愛極為相似。」

當我們初遇某個人,強烈的新鮮感和澎湃的荷爾蒙,會促使一部分自我防線暫時性崩潰,我們交出去一部分自我,和對方自我合二為一。

但這隻是應激反應,兩個人的自我并未真正融合到一起。等時間拉長,缺點和習性逐漸暴露,自我防線一恢複,彼此又成為了兩個不同的個體。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戀愛總是談了又分、談了又分,他們一直在那裡兜圈圈,追尋着愛,卻又不知道真正的愛在哪裡。

真正的愛是一種擴展自我的努力,不僅是完善自己,也是幫助他人走向成熟。

就像文章開頭的故事,男主人公支持着妻子,從新手媽媽成長為合格的母親,而妻子則支持着丈夫,學習提升,成為更出色的職人。

當兩個人的自我擴展到一定程度,自我界限就會淡化,兩個人的心智也更為成熟,最終真正融為一體。

那些長久在一起恩恩愛愛的的伴侶,幾乎無一不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

所以人們常說:「激情易逝,真愛難尋。」

首先,你需要自己先懂得愛的真谛,然後,遇到一個同樣擁有愛的意願的人。

你們一起,走過熱戀的煙花期,走過磨合的冰河期,最終,經過深思熟慮地選擇,兩個人堅定彼此,相互扶持、為了各自的成長、共同努力。

當你感覺愛開始變淡的時候,其實,真愛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04

現在,你已經大概知曉了愛的定義,那對很多問題,我們也就有了新的解釋。

例如:「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如果打個比方,新鮮感和激情,就像平日裡看視頻刷抖音,不需要額外動腦,就能享受快樂和刺激。

那真正的愛,就像研讀一本書,需要你帶着問題、花費大量的腦力和精力,去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意圖。

前者帶來的滿足感短暫而空虛,後者帶來的滿足感持久而深刻。

「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父母、伴侶、子女,都是一本厚厚的書,都需要你用心用腦地去愛。

這份愛包括:足夠的給予、适當的拒絕、及時的贊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争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以及有效的敦促...

因此,我們不能随意選擇愛的對象。

真正的愛,是深思熟慮的,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真正的愛,不僅是愛别人,也是愛自己。

心理學家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真正的愛,可以長久地滿足我們高層次的需要,讓我們在短暫的人生裡,盡情享受幸福的美好。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付出這樣的努力,去獲得自己與世界合二為一的幸福。

也正因如此,真愛才顯得尤為珍貴。


最後的話

以前,我們不懂愛,我們總是說:

「人,有時候也是可憐,喜歡的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懷疑,失去後懷念,懷念的想相見,相見的又恨晚,終其一生,滿是遺憾。」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愛: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不斷擴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我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愛的人,告訴他/她:

「愛你,是和你一起,成長為更好的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