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成長的真理是自我教育

        睡不着就看書,随便拿起一本翻開,剛好是關于教育的論述,有一些觀點非常認同,在此摘抄一些分享給大家:

      教育的定義是你忘記了學校裡學到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就是完全滲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種智力活動的習慣,一種充滿學問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通俗講,一個人成了不可救藥的思想者、學者,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再也改不掉學習、思考、研究的習慣和愛好。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适應現實。學習不是為了适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是為了發展個人内在的精神能力,即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在外部現實面前獲得自由。

        教育的真谛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育智力活動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必須有充裕的時間體驗和思考,才能自由地發展其心智能力,錯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教育的本質就是生長,生長本身是目的,在生長的前頭并沒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來适應社會、做出成就之類。不能用狹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而應該用廣闊的人性尺度和人生尺度。

      人性尺度是指:教育應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強迫兒童和青年接受外來的東西。比如說,智育是發展好奇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人生尺度是指:教育應使受教育者現在的生活就是幸福而有意義的,并以此為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看教育是否成功, 就看它是拓展了還是縮減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與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這個目标相比,獲得一個好職業之類的目标顯得何其可憐。

      孩子的天性:一是愛玩,二是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個孩子如果他的素質足夠好,那麼,隻要你不去壓制他的天性,不管他上不上名校,他将來都一定會有出息的。不要太看重他能否進入名校,要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自由的童年和少年時代,保護他的天性不被今日的教育體制損害。

        給教師使用強制措施的權力應該盡可能少,使學生對其尊敬的唯一來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質。考核教師也應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學生的愛戴,而非得得到行政部門的青睐。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最主要的是兩點:一是他本身熱愛智力生活,熱愛知識,有學習、思考、鑽研的習慣,即具備良好的智力品質;二是愛學生,擁有廣博的“父母本能”,真正把學生當做目的,能把學生的進步感受為自己的重大人生成就并為之欣喜。這忙的老師,因為第一點學生敬佩他,因為第二點學生喜歡他。老師好不好學生最清楚,一個受學生敬佩和愛戴的老師就是一個好老師。

        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緻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教育上最應該讓學生得到的東西。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