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巨星隕落》

      曆史進入1976年,這一年是新中國曆史上最不平靜的歲月。

      1月8日,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周恩來與世長辭。噩耗傳來,重病的毛澤東老淚橫流,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問他要不要去看一眼周恩來,他指指自己的腿,意思是他已經走不動了。失去老朋友、老戰友的悲傷,更加使他陷入晚年的困惑和悲涼之中。從戰争年代起,周恩來就是毛澤東最忠實和最得力的助手。失去了周恩來,對于中國,對于毛澤東來說,是失去了一個好總理,一雙賴以支撐大局的臂膀。

      7月6日,毛澤東的親密戰友朱德逝世。從井岡山根據地開始,朱德就是毛澤東的老搭檔,他們曾經并肩戰鬥了近半個世紀。在革命戰争歲月,“朱毛”的名字每每使敵人聞風喪膽,讓人民歡欣鼓舞,成為中國革命的一種象征。可是,這位老搭檔也先他而去了,無言的悲痛再一次打擊了他本來就十分衰弱的身心。

      7月28日,河北省唐山、豐南地區發生的7.8級強烈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大地震。一輩子都把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毛澤東,這時已經無法正常工作了,但是他依然關注着唐山的災情,指示要迅速展開救災工作。

      重病之中的毛澤東依然每天堅持讀書,眼睛看不見了,就讓工作人員讀給他聽,其實,工作人員讀給他聽的許多書,他都已經爛熟于心,但是他一刻也離不開他一生鐘愛的書籍。垂危中的毛澤東仍然堅持批文件,聽取彙報,關注國内外大事。在一次談話中,毛澤東對身邊的人說: 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打進北京,總算進了紫禁城。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隻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耳邊叽叽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

      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産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就動蕩中交,搞得不好,後代怎麼辦,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隻有天知道。

      臨終前的毛澤東已開始懷疑“文革”的正确性,擔憂日後的形勢,他的意識是清醒的,心情卻是悲涼和無奈的。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毛澤東,在走過了83個不平凡的春秋後,帶着不少遺憾和憂慮,溘然長逝。一顆偉大的心髒停止了跳動。

      毛澤東的一生是偉大和光輝的,他是黨、軍隊和國家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造者,他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并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開創了最初的道路。雖然他在晚年違背了自己提出的毛澤東思想的原則,但從他的一生來看,他的豐功偉績,他對中華民族的曆史和文化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主要的。毛澤東的名字将永遠镌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