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稿 第2篇 《教養的迷思》(1/3)

你一定聽過紀伯倫這首優美的詩句: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這是讓焦慮的父母放下對孩子過高期待的好詩句。

現在,已經有心理學家能夠證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長大成人這個社會化過程不起作用。你,作為父母,會不會更加驚恐呢?你會不會說“我這麼含辛茹苦、把一切都準備在起跑線之前,你現在告訴我沒用?”

但是,如果你能仔細閱讀這本書,理解了書中的論證,作為父母,一定會大大的松口氣的。随之帶來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更加寬容和平等的對待這個孩子,這個在你生命過程中陪伴一陣子的小人兒,你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開頭那篇“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的詩句了。

本書作者朱迪斯哈裡斯,是美國心理學會頒布的傑出心理學作家獎(喬治米勒獎)的獲得者。寫這本書時,她已經是一位60多歲的奶奶了。她原本是一位編寫發展心理學教科書的作者,後來因為健康原因,退出了學術界,之後她以局外人的身份關注學術圈内的事,不欠任何贊助機構的人情,獨立的研究了很多相關報到,得出了違反人們直覺的觀點,即在兒童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基因和同齡人起作用,而父母的教養不起作用。

會不會有媽媽開心的問到:你是說我怎樣對待我的孩子都沒有關系嗎?别着急,我們會給出答案的。

...

我重新梳理了本書的結構,将其歸納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養假設是什麼,為什麼不對,有什麼證據。

第二部分,對孩子的成長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同輩群體。

第三部分,家長和老師的作用。

1、現有的教養假設為什麼不對?

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本書從頭到尾在反對一個教養假設的觀點。這其實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專家的話:父母對孩子要充滿愛心和關注,孩子就會産生安全感,就會成長為自信友善的樣子。如果父母與孩子交談,傾聽,為他們讀書,他們的孩子就會變得聰明活潑,在學校表現好。如果過于嚴苛,孩子可能會變得具有攻擊性或者焦慮。如果父母對孩子誠實,友善體貼,他們的孩子也會同樣擁有這些品質,反之亦然。教養假設認為以上人格特質是由父母幫助孩子完成的,并從孩子的成長情況來判斷家長所起的作用。

為什麼作者要反對這個觀點呢?因為她在長期的科研閱讀中發現,那些研究沒有将遺傳效應和環境效應分開,當然也分不開。父母不僅将基因遺傳給了孩子,也為孩子提供了生長的環境。也就是說,他們是什麼樣的父母,這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基因。

舉個例子:父母善于管理生活、待人真誠,他們的孩子也會具有相同的品質。這是因為父母的教養方式,還是因為孩子遺傳了父母的能力和真誠的基因呢?其實,人們無法區分家長提供的基因效應與他們提供的環境效應。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一半是基因的影響,另一半是因為家庭環境影響。事實上,孩子與父母在性格上的相關系數通常低于0.50,也就是很低。直接用基因就可以解釋這種相似性了。

如果你對前面關于基因遺傳和環境,到底誰占了孩子人格成長的主要原因,還有一些疑惑的話,我們再舉一個不一樣的例子:你一定見過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孩子性格是不同的。他們有基因關系,也一定被基因以外的東西影響着,但如果是家庭環境的話,它的作用方式讓人難以理解,它并沒有讓兄弟姐妹更相似,而是讓他們彼此更不相像。兄弟姐妹成年後的人格并不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假如你的父母整天陰沉着臉、不苟言笑,你可以變得很像他們,或跟他們完全相反。有些人的父母性情乖戾,而他們的兩個孩子卻完全不一樣:一個乖戾,一個開朗。

以上就是作者的第一個觀點: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基因遺傳的東西,注意是得到而不是學到。支持教養假設的研究者,總能夠得到證據證明一個聰明上進有愛心對孩子溫柔的家庭,教養出來的孩子也依然聰明善良溫柔。但他們忽視了基因的作用,而且也無法剔除遺傳的因素。

(未完,計劃分三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