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縱身跳樓身亡,到底是母親太粗暴還是孩子太脆弱?

9月17日,湖北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學生因課間操時間玩撲克,老師叫來了他的家長幫忙管教,他被母親當衆扇耳光,沒多久就跳樓了,送醫後宣告不治身亡。

視頻中那個男孩在跳樓之前,雙手插兜,靠在走廊上微微仰起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随後,他突然轉身,輕輕一躍跳了上去,毫不猶豫地往下一跳。

...

監控視頻流傳出來以後,大家議論紛紛,大部分人都指責家長的教育有問題,不該在公共場合扇兒子耳光;也有人責怪學校老師的處理方式不合理,動不動就請家長;還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自私、任性、脆弱,動不動就跳樓,用死亡來懲罰家長。

最後一個說法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誰沒有被請過家長,誰沒有被老師體罰過,怎麼就沒有像現在的孩子這樣,動不動就尋死呢??

然後都在感歎,都是慣的,小時候挨打挨少了,一個個都慣成了玻璃心!

我很不認同最後一個觀點,可諷刺的是,發表這個觀點的還是一位在頭條擁有5.7萬粉絲的大V,長期從事青少年成長與教育的研究。

很難相信這樣一個搞教育的人看問題會如此膚淺,隻是看了一個幾分鐘的視頻,就斷定是孩子太任性。

我們那個年代确實常有被老師當衆批評甚至體罰的事情,雖然我的身邊并沒有聽說過有人因此跳樓自殺了,但我想肯定是有的,隻是那時候消息閉塞,我們不知道而已。

更何況即使是那些沒有跳樓的孩子,即使他們最後都成家立業了,但也不代表那些經曆沒有給他們帶來過難以釋懷的傷害。

我對此深有體會。

小學時候我一直活在母親暴躁的脾氣之下,動辄因為小事挨罵,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挨打也是家常便飯。

雖然我的父母隻在家裡打我罵我,但也對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原本就敏感内向的我,在學校裡更加沉默,整天都可以不開口說一句話。

這樣的我當然不願意也不可能坦蕩蕩地站在衆人的眼光之下接受批評和懲罰了。

那時候家裡也窮,學校每次收費,我都特别為難,總是開不了口。最後拖到老師開始催錢了,我才期期艾艾地告訴父母。

其實早告訴晚告訴都一樣,他們肯定會為難幾天,最後還是會想辦法把錢給我。可是我因為不敢開口,有時候就會被老師在課堂上點名,誰誰誰的錢還沒有交,趕緊交上來,不能拖了。

就這樣簡單的幾句話,都能讓我羞愧得擡不起頭來,更加别說被老師叫上講台,當衆打手闆心了。

初中時是我最抑郁的一段時光,那時候的我還在自卑的泥沼裡拼命掙紮,用盡全力也隻能讓自己的頭伸出來透口氣,不至于有滅頂之災。

當時我不是沒想過要自殺,隻是想來想去,最後還是因為怕疼放棄了,隻能在想象中一遍遍地意淫而已。

不要那麼輕描淡寫地說我們那個時候怎麼樣怎麼樣,不要再孤立地看待問題。阿德勒說過,分析一個人,要有全局意識,每個人都是完整的人格統一體。

我之所以沒有抑郁到自殺,不是因為早年間的經曆沒有給我造成傷害,而是因為我對死亡的恐懼戰勝了死亡對我的誘惑。

不要總是抱着老黃曆不放,我們那時候,我們那時候能跟現在一樣嗎?考察一個人的時候,不能把他從他所在的社會環境中抽離出來,單獨地審視這個人。

那時候的食物很安全,那時候的環境污染沒有現在嚴重,那時候的人也沒有這麼多的競争壓力。

但有一個問題是我們那時候和現在共通的地方,我們在家庭教育中仍然過多的依賴權威教育,我們仍然對孩子的情緒畏之入虎,我們仍然把孩子看作是家裡的弱者。

...

幼小的孩子在面對這個世界時,常常會遇到很多很多以他們的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每一天都在遭遇挫折與失敗,這讓他們怎麼能沒有情緒問題呢?

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的事情,在我們家長的眼裡常常不值一提,輕輕松松就可以解決。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懂得更多,還因為我們掌握了更多的資源。

如果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孩子的世界,通常很難理解為什麼一件小事會給孩子帶來那麼大的困擾,那麼多的負面情緒。

因此當孩子信賴地向我們表達他們的情緒時,我們很少有耐心聽他們說完自己的感受,往往聽不了幾句,就開始采用安慰、說教、轉移話題等方法回避孩子的情緒問題。

如果上面這幾個比較溫和的方法不管用,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宣洩,不被家長理解和接納,他們還是會繼續糾纏同一個問題,直到家長開始失去耐心。

這時候家長們就開始運用命令控制、警告威脅、批評責備、嘲笑羞辱的手段,試圖盡快制止孩子看似無理取鬧的不可思議行為。

每一次孩子的情緒沒有被接納,就是一次小小的心理創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願意接納他,他又怎麼相信,其他人會接納他呢??

那些孩子最後選擇自殺,多半是因為遭受了疊加性的心理創傷,這些創傷可能來自家庭父母的粗暴教育,校園欺淩,老師責罵,甚至是網絡和社會等等多個方面。

疊加性的心理創傷導緻患者長時間心情壓抑、情緒低落,陷入一種負性情緒驅動下的單向思維,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也就是容易鑽牛角尖。

一旦遇到相關刺激事件後創傷被大量激活,負面情緒和災難化思維非常強烈,表現為強烈的自責、内疚、甚至自罪感等,覺得活着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認為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非常痛苦。當這種痛苦超過了自殺行為帶來的恐懼,往往就會采取行動自殺。

做家長的如果不能接納你的孩子也是一個有自己情緒的獨立的人,總是希望他能滿足你的一切期望,迎合你的一切需求,最後也隻能吞下自己教育失敗的苦果。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