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唯一正确方式(上)

媽媽的困惑:

孩子上一年級了,老師要求培養閱讀習慣了,還給出了具體的方法:每晚錄制讀書視頻微信群打卡。

按道理說,這是個好事,可孩子卻不願意配合,這讓媽媽很撓頭。

媽媽說,孩子從小就喜歡看書,一個人呆着沒事的時候就願意拿本書看會兒。包括現在,寫完作業的時候、周末的時候還是經常的看書。

可問題是,每當要孩子配合錄視頻的時候,孩子就不情願,就各種的“耍賴”,孩子總說:對着手機念書怎麼這麼别扭呢?

本想着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可現在卻成負擔了。

...

圖片來源于網絡

習慣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經過不斷實踐而逐漸适應;二是在一定條件下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或自動化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可以通過有意識練習形成,也可以是無意識地多次重複形成。習慣一經養成,若遭到破壞會産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

第一層含義主要是指行為适應了某種固定的模式,“适應了”就不覺得難受了。

很早以前我上班的公司要求穿襯衣打領帶,就像現在房産中介似的,剛開始那個别扭啊,嘞着脖子總感覺喘不動氣,但沒過一個月就适應了,就習慣了。天冷的時候如果試着脖子冷飕飕的,就一定是領帶扣沒系緊。

再比如,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不習慣對着(手機的)攝像頭說話的,有些平時很能說的人一旦要“來真格”的了——比如要錄個電視節目,還緊張的要命,就是因為我們平常說話的語境裡從沒有人舉着個(手機)攝像頭對着我們。

說到這兒,想起了一個笑話,曾有人問蓄了山羊胡子的齊白石:先生,您晚上睡覺是把胡子放在被子裡面啊還是放在被子外面?老先生是個嚴謹的人,仔細想了半天說:我還真沒注意這個事,等今天晚上我看看再回答你吧。好了,晚上終于來了,老先生躺在床上,可他卻發現,自己的白胡子無論是放在被子裡面還是外面,都覺得别扭,都覺得不習慣。最後,老先生失眠了,翻來覆去的折騰了胡子一晚上。老先生習慣的,是睡覺的時候不想胡子的事兒。

這個孩子也是這樣,他習慣的是自己安靜的看會書,不是被當成一個演員:來,寶貝,大聲念出來了啊,媽媽給你錄像。

第二層含義就更複雜一點,所謂的“閱讀習慣”主要指的就是這個層面上的“習慣”。我們就借這個孩子來仔細的分拆一下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或自動化的行為模式。

“一定條件下”對這個孩子來說主要指“在家裡閑着沒事的時候”。

“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是說隻要具備了“一定條件”這種需要就會出現,就像餓了就需要吃、累了就需要睡一樣。對這個孩子來說,隻要“在家裡閑的沒事”,“看會書”的需要就出來了,表達在行為上,他就會去找一本書安靜的看起來。

“自動化的行為模式”是說,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這種行為是不需要意志參與的,甚至都不需要意識的參與,是自然而然就出現的。比如早晨起來刷牙,你是不用逼着自己的,可能還睡眼惺忪呢,可能還迷糊呢,你就已經拿起了牙刷做機械運動了。

如果你問這個孩子:你沒事的時候為什麼總是看書啊?他一定會很疑惑:這哪有為什麼啊,沒事的時候不看書那幹什麼呢?習慣了吧。

那為什麼現在錄個視頻孩子就不願意了呢?因為“習慣一經養成,若遭到破壞會産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錄視頻”這個條件就破壞了原來習慣的“一定條件”,而習慣又是在“一定條件”下才出現的自動化的行為模式。所以,“條件”變了,就不可能再出現這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了,如果非要逼着硬去做,就一定會不情願。

有什麼疑惑盡管問

我們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關注同名(蓬勃育兒社)微信公衆号,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