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的重建》: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青春期又被稱為叛逆期,自古以來似乎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談起自家孩子不聽話,隻要一提到是在青春期,這些大人們仿佛都能讀懂對方眼神中的無奈,并且表示諒解,末了還要添上一句: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

似乎在父母眼裡,青春期變成了叛逆的原罪,而他們卻不曾去問問自己,為什麼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會叛逆。

青春期是孩子自主人格開始獨立的時期,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對父母的依賴也逐漸減少,然而在這個階段,最先不适應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正如《親子關系的重建》中所說:孩子在不斷變化,父母卻依舊還停留在原地。

在這樣的分歧下,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在所難免,其中最大的矛盾,是情緒表達的矛盾。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父母不會表達愛。

60後、70後這一輩的父母是最不擅長表達愛的,他們連夫妻雙方都幾乎不說愛,對子女也更不會說了。他們習慣于把愛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保障我們的物質生活,這在他們眼裡就是最大的愛了。

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堂弟從小就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後不久就去城市裡打工,每年也僅有節假日的時候才會回家,他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大約比過節的時間都少。

等到他上高中時,有一天他突然和家裡人說不想上學了,想辍學,他父母一個勁地勸他,“能不能懂點事,多體諒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他的父母愛他嗎?毫無疑問是愛的,但是表達愛的方式卻是大錯特錯。

他們以為物質的滿足就是愛,卻忽視了孩子對于家人關心的渴望,就連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念頭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讓孩子多體諒自己,而不是去挖掘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當父母沒有找到正确的表達愛的方式時,他們和孩子就會出現步伐不一緻的現象,父母走不進孩子的内心,孩子也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

再回到我堂弟的這個例子,剛剛我們從父母的角度來分析,現在我們再從孩子的角度來看。

辍學隻是他情緒的一個發洩口,在這個口子之下,還埋藏着洶湧的情緒,它們被壓抑着,并沒有釋放出來。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第二點,就是壓抑情緒的負面影響。

在堂弟出現辍學念頭的那段時間,他的身體狀況也不太好,經常因生病請假。

書中将這種狀況稱之為情緒軀體化,也就是指因心理問題長期壓抑,得不到解決,而導緻出現生理化症狀。

情緒軀體化其實也是另一種逃避,借助生理原因讓自己短暫逃離心理的壓抑,似乎生理的病痛可以讓自己心裡的情緒好受一些。

然而,這種逃避是不健康的,當發現孩子有情緒壓抑的症狀時,家長應該嘗試找到情緒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釋放情緒和轉化情緒。

後來,當堂弟的父母逐漸了解了他内心對高考的壓力和對成績提升的無奈時,他們不再口頭勸誡,而是幫他請了幾天假,讓他在家裡好好休息,緩解情緒,并且他們不再對他的高考提出任何鼓勵和期待的話語,而是讓他放平常心,等到他做好了準備才再次重返學校。

...

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不再是決策人,如果此時父母再以孩子的決策者而自居,隻會将雙方推得越來越遠。

青春期不是叛逆的代表,而是一個分水嶺,父母要放下對孩子的掌控感,轉變為引導和輔助,從這個階段開始,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END-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