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2021年1月15日  星期六  晴

盡管現在人們對教育存在的問題大肆抨擊,認為學校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覺得“唯分數論”學生都培養成高分低能了,讓孩子成為隻會考試的機器。但是,人們還是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去,這其中還有許多高級知識分子,有許多國家頂尖人才,這又是為什麼?

...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因為對學校或老師的不滿,讓兒子不去上學,請了幾個老師來家裡教書,并且隻要兒子不滿意的教師立馬送走。當然,這是鄭大王憑借自己的童話王國掙了許多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就在北京一口氣買了10套“學區房”,專門存放自己讀者來的信件,從來就沒人住過。這個大富豪當然有這個财力來支撐天價的補課費用,要知道在北京最便宜的“一對一”補課費是每兩小時1000元,一個月天天補課,沒有十幾萬是拿不下來的。

沒有錢财做強大後盾的我們千萬不要覺得老鄭能讓他兒子不上學,在家都能培養出國家棟梁是對學校教育的最大諷刺,也依葫蘆畫瓢,想嘗試一下這種方式。其實,他請的這些老師不都是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精英嗎?老師教的不都是學校教育要求的教程嗎?一切不都是學的教材上面的東西嗎?唯有如此才能成為社會上需要的人才啊!但是,最開始出來不也吃了“學曆低”的苦頭,當時連工作都找不到的。還不是因為有個實力雄厚的老爸,才有資金創立自己的企業。

鄭大王在女兒出生後依然把女兒送到學校去讀書了,而且這個孩子從小就特别喜歡讀書,成績就相當好,長大後成了美國名牌大學争相錄取的學霸。她的願望是一直讀到博士,學校教育在他女兒身上顯現出巨大的能量。

...

我自己也是在學校教育中受益的。我出生在一個小山城,我們居住的那條老街可能是整個城裡最貧窮的街道,以前這裡的孩子大多小學畢業就在社會上混了,我曾經經曆過數次停學風波,事實上從小學開始父母就認為我可以不用讀書了,因為我學習成績太差了,總是倒數幾名,老師也經常家訪,讨伐我逃學、打架的行為,讓父親覺得面子上沒有光彩,老師一走,就是罰跪搓衣闆、挨打等一系列的操作。

當時,他們就覺得我這輩子準沒出息,就不想送我上學了。不過,覺得我太小,也不能在家裡養出毛病來。所以,隻是嘴裡說說不讓我上學了。而最可能不讓我繼續讀書還是發生在高三的時候,那時父母工作的工廠倒閉了,他們都成了下崗職工,雖然我考上了大學,但父母沒錢供我讀大學了。

所幸父親下海做了一點小生意,掙了一點小錢,同時我的所有親戚們東拼西湊,大家一起想方設法給我湊足了學費,終于我能跨入大學的門檻。記得自己報名後在學校門口眼淚嘩嘩地往下流,如果不是整個家族的努力,我隻能在貧窮破敗的老街裡和其他女人一樣生兒育女、洗衣做飯,這是可以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也覺得日日如此是非常可怕的生活。

之後,便開始努力學習,大學考得不好沒關系,工作期間一直繼續接受在職教育,一直在進修、學習,始終奔跑在求學的道路上。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一個鄉下的小醫生慢慢來到“三甲”醫院工作,再從一個基層一線醫生走上管理崗位,期間都是在不斷學習。而且在不同城市跟着本行業最優秀和傑出的人學習,拓寬了境界,提升的眼界,開闊了視野,不僅在業務上有所收益,更是學習了很多社會知識,懂得了待人接物的許多道理。如果沒有當初的寒窗苦讀,也不會有我的今天和明天。

...

孩子讀書後,感覺現在孩子的壓力太大了,覺得學校這種教學方式對承受能力差的人無疑是一種摧殘,對學校教育也有些懷疑。偶爾有一天看到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樹下》,關于自己與兒子的求學經曆的描述,理解了學校還是一個社會,她對于孩子的意義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知識,更是一個學習社會知識的場所 。無論學校怎樣,孩子都一定要上學。

對于這點,我在去年因為疫情而催生的超長寒假感受特别深,那幾個月女兒在家上網課,因為缺乏在學校學習的氛圍,每天女兒躺在床上在睡夢中聽課,當她睡醒的時候,一節課已經結束了。上課的狀态就是這個樣子了,下課就更不用說了,隻要不上課,女兒就拿着手機玩兒遊戲。等幾個月後返校,開學第一次摸底考試就完全考懵了,什麼都不會,自己的情緒也低落到冰點。

我告訴女兒,不要着急,在假期裡自己耽誤了太多,不過沒關系,隻要在學校裡抓緊補起來,就會迎頭趕上的。确實,一到學校,感受到大家都卯足了勁兒從早到晚努力學習,教室裡下課了都非常安靜,大家進進出出都蹑手蹑腳,不發出任何聲響,以免影響其他同學。女兒就自然而然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也有所行動起來,雖然和别的熬夜學習到淩晨一兩點的同學相比還差得太遠,她回到家裡從來不給自己加碼,一回來就會睡覺的。但是,和她自己以前懶懶散散相比還是有了質的飛躍。因此,學習成績也是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

...

孩子就像一粒種子,上學讀書的年齡就像是人生的春天,種子在春天就得努力發芽、生長。因為春天就是萬物滋生繁榮的時候,一旦錯過這個季節,很可能它的一生都無法結果了,這顆種子就失去了價值。

一個孩子在校學習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還包括“做人”的學習。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從小不學習的孩子,不願受學校約束和管教的孩子又怎麼能“明理”和“知恥”;沒有正确的三觀和明确的人生目标,又怎麼能有一條正确的人生道路?放眼社會看看:三觀不正,文化不高的人又有多少機遇?這樣的人可能永遠生活在社會底層,沒有鹹魚翻身的機會,因為“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隻有那些有才華,有能力、善于學習的人才能把握機遇,才能一飛沖天。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魯》裡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将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其實,這也是學校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培養高分學生,而是培養他們擁有各方面能力,提升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将來才能讓孩子适應這個社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孩子也才能得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這份工作是為了興趣而不是謀生,這才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态。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