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你是提前還是遲到?

昨晚直播拆解答疑後已經晚上10點,JOJO一直在等我睡覺,爸爸陪伴完成閱讀仿佛不足以滿足她,賴着我聊了好一會。此時此刻,我的内心是滿足的。

和JOJO的談話

JOJO針對太公去世這件事問我:
媽媽,人為什麼死了以後要被燒掉呢?不能直接埋起來嗎?(我回答身體被埋屍體會腐爛,腐爛後産生病菌,可能會影響其他生物;如果把一個人埋起來可能要占很大的空間,火化時候放在小盒子裡占用很小的空間就能紀念他們了。)
媽媽,人都會死嗎?為什麼要有照片?(生命衰亡是必經的過程,随着時間我們都會遺忘人的樣子,照片是為了更好的回憶。)
媽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了以後都會死掉嗎?(就像媽媽的外公外婆也會去世一樣,到了年齡都會去世)
我不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離開。原來到這裡我才知道她的小腦瓜想的是最親近的人會離開這件事實。再後來我告訴JOJO等我們去世的時候也許她就做外婆和奶奶了,會有寶寶,寶寶也還會再有寶寶,生生不息。JOJO聯想到:媽媽,到時候和我有聯系的人也會更多是嗎?就像現在我身邊這麼多人一樣。這是談話過程出乎我意料的,孩子已經開始懂得建立社會鍊接關系,甚至告訴了我她是通過什麼方法有了讀大班的好朋友。

孩子的思想隐藏着她讀過的書

在和孩子交流過程中,體現了孩子思維模式隐藏着她讀過的書。她會聯系讀過的《生命,從大爆炸到今天》去理解人類的生存和消亡。
她說:死和死亡是一個意思。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擔心孩子會難過,會害怕,避免去聊深度的話題,或者用敷衍的方式去回答,掩蓋事物本質。其實孩子本身是可以去理解深刻的道理的。不難發現,JOJO的思維開始擴散,進入深入思考環節。
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啟發式教育比起輸入式教育更能引發孩子大腦神經元鍊接,而這就要取決于大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孩子的教育你是提前還是遲到?

這裡有一張教育金字塔模型。


...

不太重視孩子學齡前教育的家長到了小學、初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作業不會完成,時間拖拉等。而在學齡前就完成基礎教育的孩子會在小學、中學表現出優異的學習能力,不用家長操心。

你是希望做未來補救教育的父母?還是想做未來省心的父母?我想,全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有個美好的未來的。這樣的未來不是從小學一年級寫作業開始,而是從0歲就要開始。

生活中不難發現,在6歲幼兒園以前,大部分家長采取放養方式居多,認為孩子“太小不懂”,其實孩子對于世界的認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了。而認知這個世界可以從“閱讀”和“行走”兩種方式進行。

為了減少孩子的煩心,很多家長采取丢IPAD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看動畫片,但其實通過大腦結構發現,看電視的孩子和閱讀的孩子神經元建立有極大的不同。


...

孩子的大腦通過書籍閱讀可以産生更多的神經元,書籍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聯想空間。在看電視的時候更多的是接入信息,而看書的時候更能引發孩子思考,從而産生更多的神經元鍊接。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看書”,一定是紙質書,而不是電子書。

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社會,好多家長會選擇電子繪本。但電子書無法取代“書香氣息”,所以書籍一定是一個家庭必備之物。對于10歲以前的孩子,實體繪本閱讀就是很好的教養方式。

除了基本的閱讀之外,加上行走,會讓孩子産生書與世界的鍊接,她的大腦思考維度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記得JOJO9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帶她去了韓國濟州島。在她看到金燦燦的大海的時刻,非常的興奮。小小的她坐在爸爸肩頭遙望着大海。我想,即便是她無法記住,她的腦海中也因這番景象産生了視覺沖擊從而留下印象。


...

回到遊輪的VIP餐廳,餐廳的服務員是個金發波蘭姑娘,第一天見到金頭發的人她很害怕,後來幾天漸漸的願意和他們一起玩耍。這就讓孩子接觸了“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區别,我想孩子的認知就是從一點一滴的外界刺激開始的,而我們就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注重他們與外界的鍊接。

...

閱讀和行走是建立孩子與世界鍊接的方式,也是培養孩子多元化思維的途徑。如果我們沒有很好的經濟基礎,無法去世界各地旅行,那麼家長就必須做好最簡單最經濟的陪伴方式:親子共讀。
如果你還不會親子共讀,可以随時關注我,我們一起不做懶媽媽,陪伴孩子閱讀将是我們終身重點工作。我會給大家不斷分享親子共讀的方式,讓閱讀點亮孩子的一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