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中的赢家

                      文/Angela自在

周末的中午,偷個懶,去外面吃點午飯,大兒子吃完後,在飯店的冰箱外看到一隻大螳螂,一開始的反應是吓一跳,接着是一群孩子圍觀這隻螳螂。

沒吃完飯的小兒子,着急地端着飯碗出去看,加入圍觀的隊伍中。

孩子們蹲在地上,看着活蹦亂跳的螳螂,一個個小小的身影,很可愛。

當拿出手機去拍下這美好的一幕時,内心有一種想象,是孩子們會很用心地觀察螳螂,度過一個美好的午後。

片刻之後,又來了兩個孩子,想加入一起看,很快,剛才和諧的一幕,被打破了。

大兒子和剛來的另一個年齡相仿的男孩子,開始用手裡的一次性筷子争奪螳螂,兩個人互不相讓。

最後,意料不到的是,那個男孩,突然,用筷子把螳螂在地上碾壓一頓。瞬時,螳螂奄奄一息。

然後,他“狠狠”地說道:“不讓我看,你們也都不要看了。”

就這樣,觀察螳螂的活動,演變成了孩子們的口水戰和險些升級的打鬥戰。

最終,誰也沒有真正能靜靜地完整地體驗觀察螳螂的過程,完全脫離做這件事的初衷。

現實跟想象有所差距,是正常的。我想象的孩子觀察的情景,是和諧的,專注的,互相有交流的。不排除,想象地過于美好。

也許孩子會因為自己的觀點不同,産生碰撞,摩擦,那也可能是由對觀察螳螂的本身衍生出來的。

而事實是,孩子的發心都是想去觀察螳螂,實際的行動卻是争論掌控螳螂的歸屬權,繞了一大圈,因為溝通不到位,就把螳螂毀掉了,來個“魚死網破”。

争論中迷漫着一種“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意味。

坦白而言,在孩子身上看到這樣,心裡點惆怅。

本來,兒童,與生俱來,邏輯最幹淨的。内心産生一個想法,想幹什麼,就會直接去做。越小的孩子,身上越少有糾結于事情本身之外的瑣碎小事。

在溝通能力上,小的孩子或許能力有限,所以着急了會通過喊叫,摔東西,發脾氣的方式,釋放情緒。

随着孩子逐漸長大,語言,心理,情緒各方面也都日趨成熟。溝通的方式可以呈現出多樣化,而如果沒有好好去完整地發展過這方面的能力,那麼在遇到事情時,就容易退行到最初的樣子。

那就是,誰也不願從自戀的高峰下來,誰都要自己說了算,發現自己沒有辦法說了算,暴怒,通過毀滅,來結束溝通。

卻忘記了,自己的初心是要幹什麼的。

在日常的生活裡,大人的嘴邊總挂着各種各樣的大道理,在孩子面前肆意上演各種教育戲碼,為的是,不要專注,幹淨,利落地解決問題。

全程在一旁目擊的自己,也深深地反省。

螳螂呢?說好的觀察呢?最後,隻剩下一場虛無的自戀幻想,回到現實中,誰也不是真正的赢家。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