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誰也不要赢了你的孩子

讓孩子怕你,赢了孩子,輸了關系。

昨天下班回到家,我問孩子:“外公來過沒?”大寶說:“沒有。”小寶大喊:“我不要去外公家。”我正奇怪為什麼呢,外公剛好從電梯口那邊過來了。

我爸和我說過,要給我送點東西過來的,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小寶就叫起來:“媽媽,給我找襪子。”小寶有個壞毛病就是不願意穿襪子、穿鞋,冬天冷也是這樣。和孩子說了很多遍,不穿襪子會生病,偶爾會主動穿,更多的還是穿不住,這玩玩那玩玩,腳上的鞋和襪又不見了,關鍵還不知道他脫在了哪裡。

我正準備給孩子找襪子,讓他穿上。外公就開始兇起了小寶,“外公昨天說沒說過要把襪子穿好”,“自己去找襪子”……小寶立馬哭了,把自己沒穿襪子的腳藏在沙發的縫隙裡,不讓他外公看到。

老人家上了年紀就喜歡唠叨,同樣說孩子的話就一直說個不停,孩子也哭個不停,吵得我頭都大了。我和我爸說:“你先别兇孩子了,幫我把襪子找到,給孩子穿上就行了,我才找到一隻。”得,我不開口還好一些,我開了這個口,我爸就說我太慣孩子了。矛頭又指向了我,行吧!

這時大寶打開了外公帶來的吃的,小寶也湊上去。我爸看到了,“為什麼不要去外公家了,那外公帶來的東西,你們也不要吃。”一把從孩子手裡把東西拿走了,小寶剛停一會的哭聲又響起來。然後,我說:“爸,要是沒什麼事,你就先回去吧,不要和小孩在這較勁了。”慘了,我就不該說話。“喲,你的新房子我以後都不能來喽。”得了我的火氣也撩起來了,我說起來語速很快的,我爸絕對插不上嘴。“本來一件穿襪子的事情,我自己帶他們一會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現在都能吃上飯了,你在這叨叨,一直拱火。一直兇小孩,他們當然不願意去你那裡。我是讓你以後都不要來的意思嗎?你是大人幹嘛一直和小孩較勁呀?吵個半天樓上樓下都聽得見。”

老人家總覺得自己有理,你和他說這,他又會和你扯出别的事情,沒完沒了。我說:“教育孩子是我自己的事情,你就不用多說了。”我爸馬上反駁:“你說了孩子,孩子聽了嗎?”唉!真沒辦法,攆人政策。我讓我爸回去了,這件事才告一段落。

我估摸着他快到家了,就給他打了個電話,問到家了沒?他說到家了。然後我說:“以後别對孩子這麼兇了,你想呀,你兇孩子有什麼好處?你心裡不是還想和孩子親的嘛,你就和别的外公一樣多慣慣孩子,給他們買點吃的,有時間帶他們出去玩玩,他們才樂意和你一起呀。沒必要為穿不穿襪子,這樣的小事情這樣兇小孩,教好孩子怎麼做人這樣的大事引導好就行,再說怎麼教孩子是我的事情,你做好外公該做的就好了,陪孩子吃吃喝喝玩玩最簡單,剛才的氣話别當一回事。”一通電話,安撫了一下。

不知道你們家裡有沒有這樣的老小孩。事情雖然過去了,我的收獲就是:兇小孩,除了讓孩子怕你,什麼也得不到。孩子心裡隻想遠離你,當他有選擇的時候,比如像小寶這樣:他可以不去外公家的時候就會堅決選擇不去外公家,甯可和哥哥兩個人自己呆在家裡。當他沒有選擇的時候,像我小時候,我沒得選擇我隻能依靠父親生活,但等我長大了,内心的逃離就會放大,年輕的我不懂,選擇了遠嫁。當然也有很多離家出走的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基于這樣的原因。

最近在考《家庭教育指導師》,學習到了幾種家長類型:

1、專制型

我爸就是典型的例子,過去的家長奉行的應該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原則,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

還有就是虎媽。

2、權威型或者叫民主型

現在較為倡導的教育模式,掌握好管束的“度”,有商有量,強化規則的同時解釋規則背後的意義。

3、放縱型

俗稱“溺愛”,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比較容易暴躁和沖動。一直得到滿足的孩子,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4、忽視型

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一種教養方式,俗話說的就是“有娘生沒娘養”。

總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是最無辜最單純的。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他,他就會回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既然給予了他生命,就要負責到底。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