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負責任的孩子?

文/墨沙墨

如何培養出負責任的孩子?

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得讓人起雞皮疙瘩,都中學生了,襪子還要父母洗。

很多孩子懶得讓人牙疼,油瓶倒了不扶也就算了,有的能眼睜睜看着油流到鞋上,都懶得挪挪腳。

很多孩子做作業那個磨磨蹭蹭那個唧唧歪歪,好像在給外星人幹活,一百個不情願一千個不心甘。

我們的孩子,

在一雙襪子面前忍氣吞聲,

在一個油瓶面前不知所措,

在一次次作業面前如臨大敵。

來氣不,煩惱不,捉急不?

誰不來氣誰不煩惱誰不捉急啊!

我要說這一切的問題恰恰出在你的着急上。

可以統一概括為:

你急,他(她)不急。

你同意嗎?

第一次你着急把襪子替他(她)洗了,第二次他(她)更不急了,等你急了再替他(她)洗;經過三次以後,這件事就鬼使神差地變成了你的事,不是嗎?

懶惰的事、做作業磨蹭的事也是這麼一回事。都是因為做父母的太着急,不放過任何一次替孩子做的機會。

作業恨不得也替孩子做,雖然絕大多數家長還不至糊塗到真的替孩子做。

但幾乎每個家長還是忍不住想在這上面“替”點什麼才安心。

能替什麼呀,隻能代替孩子擔心啊,擔心做不完,擔心做不好。

慢慢的作業成了家長操心的事了,孩子做作業成了給家長打工了,那當然既想少幹活又想多拿錢啊。

作業不想做,學習不在乎,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想一出是一出;那個不靠譜不讓人省心勁兒,想想都不知道是淚還是汗。這樣下去怎麼得了,不成了廢物了?急啊,抓狂啊,急得想哭,急得冒汗、冒煙。

因為急,啥事都往自己身上攬,剝奪了孩子自己承擔責任的機會,慢慢成了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對自己的事也不管不問,這讓父母更急,如些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解決之道在于:

把孩子的事還給孩子,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怎麼培養呢?

聽聽下面這個經典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一不小心球飛向了鄰居家的窗戶,玻璃碎了。人家向他索賠12.5美元。對一個小孩來說,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男孩吓壞了,回家向父親求助。

這種情況,我們中國父母一般怎麼做呢?

肯定是先訓一通罵一回打一頓,再去把錢給賠了。講究一點的,賠錢的同時還會賠禮再加上賠笑。

故事中的父親不這樣,他讓兒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也就是要求兒子自己出錢去賠,自己登門賠禮道歉。

既然是兒子為自己的行為全部負責,這位父親當然也就不覺得有什麼理由責怪他,所以,不訓不罵也不打。

但問題是,兒子沒錢賠啊,怎麼辦呢?

這位父親的做法是,

借錢給兒子,要求他一年後償還。

從這以後,這位美國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小男孩終于掙夠了12.5美元,把錢還給了父親。

這位男孩就是已經故去的美國前總統裡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是父親讓他懂得了什麼叫責任,他感激父親。

裡根的父親不包辦兒子的過失,也沒有附加上打罵訓斥,再說了,沒有包辦往哪附加呢?他隻是借錢給兒子先解決燃眉之急,然後再慢慢徹底解決這件事。為此他願意等上一年,給兒

子充足的時間承擔、消化、反省自己的責任。

我們不妨作一個大膽的想象,如果裡根的爸爸當初像我們一樣處理那件事的話,美國曆史上恐怕會少一個叫裡根的總統,美國曆史甚至世界曆史可能都得重寫。我們現在也不可能知道裡根是誰,世界上曾經有過一個叫裡根的人。

對比裡根的父親,中國的父母們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

孩子因為沒有責任心,而造成的懶惰、自理能力差、甚至狡辯撒謊不求上進等各種問題

是不是跟我們的不懂教育不會教育息息相關呢?

網上看過一個貼子,

問:什麼是中國式父母?

答:就是要麼做保姆,要麼做奴仆;要麼做監工,要麼做打手;就是不肯好好做父母。

話糙理不糙,您品,您細品……

————END————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留言讨論喲~

關注練攤兒學苑,

讓攤兒主每天陪你解鎖教育認知,做智慧的父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