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你的錯》如何擺脫羞恥感,治愈童年創傷

...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有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曾經遭受過童年創傷的人,在成年後會受到各種心理或者性格上的問題困擾,出現吸毒、酗酒、暴力、自殘等各種極端行為,從而危害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

很多人發現自己心理上出現了這些問題,但是卻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因此感到非常痛苦。本書的作者貝弗莉·恩格爾作為童年創傷的受害者,結合了自己的經曆以及在創傷領域30多年的從業經驗指出,童年創傷帶給我們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羞恥感”,這也是我們出現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

那麼,什麼是羞恥感呢?我們又該如何擺脫羞恥感?《這不是你的錯》這本書将會告訴我們答案。作者貝弗莉·恩格爾通過五個方法教會我們擺脫羞恥感,治愈童年創傷。

好,接下來我們來說這本書的核心内容吧。我将從三部分為大家講解,第一部分是什麼是羞恥感?第二部分是羞恥感帶來哪些危害?第三部分是擺脫羞恥感的五個方法。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部分:什麼是羞恥感?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一次考試沒考好,惹得爸媽生氣罵你,于是你心裡也一直自責“都怪我學習不好,讓爸媽操心了”。這種受到傷害時就歸咎于自己并且因此感到丢臉的心理,我們稱之為“羞恥感”。

那麼羞恥感是如何産生的呢?作者指出,羞恥感是人在遭受到虐待後産生的一種自然反應。一個人的羞恥感,大多是在童年時期遭受虐待形成的。

在童年時期,很多時候我們都無力反抗别人帶給我們的傷害,于是在遭受虐待後,反而會把被虐待的原因歸罪于自己。比如,“如果我聽話一點,媽媽就不會那麼生氣了”或者“爸爸打我是因為我是個差生”等等。

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為了習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深深影響我們成年後的工作和生活。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第二部分:羞恥感帶來哪些危害?

很多人覺得小孩子小時候受到點名批評、被打罵是很正常的事,但卻不知道這些行為會使孩子被羞恥感所束縛,從而造成心理上的創傷。那麼,羞恥感會帶給孩子哪些心理危害呢?

第一:導緻孩子出現自我厭惡或自我憎恨心理。

一些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就一味地開始辱罵、指責和貶低。這種行為不僅不能糾正他們,反而會加重他們的羞恥感,讓他們開始讨厭自己,認為自己是可惡的、不值得被愛的,進而出現憎恨自己的心理,覺得自己配不上任何美好的事物。

這種自我厭惡或自我憎恨的心理會使孩子失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甚至可能走向堕落的深淵,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

第二:使他們忽視自我,變得消極沮喪。

受到羞恥感約束的人會長期陷入自我批評和自我懷疑中,從而變得消極,甚至對自己感到失望。他們總是在意别人的評價,擔憂自己的表現不好,但是又難以接受别人的贊賞,認為自己并不值得誇贊或者被肯定。這使得他們越來越失去對自我的正确認知,隻能一直困在羞恥感的陰影裡感受痛苦。

第三:導緻極端行為的出現。

内心充滿羞恥感的人通常自我保護意識過強,他們會用“我都是對的”這種意識來确保自己不再受傷害。這種意識一方面會使他們疏遠甚至仇視他人,把他人的批評都擋在門外;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他們把羞恥感投射到他人身上,做出一些極端行為,從“受虐者”變成“施暴者”。

最後,我們再來看第三部分:擺脫羞恥感的五個方法。

羞恥感就像一道傷口,如果不經過處理,就會一直潰爛,難以愈合。所以,面對童年創傷帶來的羞恥感,我們也必須去正視它、解決它。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五個方法,幫助我們擺脫羞恥感。

第一: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是治愈創傷陰影的前提,我們隻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治愈自己。當我們出現自我批判的心理和行為時,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我為什麼這麼做?這和我童年受到傷害的經曆有哪些關系?”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到理解自己的錯誤行為和出錯的原因時,我們就會停止無意義的自我批判了,這時也就邁出了擺脫羞恥感的第一步了。

第二:自我寬恕。

在完成了自我理解這一步後,我們會意識到原來問題不在于我們本身,所以我們不需要總是責備自己。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寬恕自己、原諒自己。

因為遭受過傷害,我們可能會讨厭自己的身體,甚至出現自殘行為,而自我寬恕就要求我們要原諒自己曾經被虐待,并提醒自己:“那時候我隻是一個無力的孩子,被虐待不是我的錯”。自我寬恕能夠讓人擺脫羞恥感帶來的痛苦,開始治愈自己的心靈。

第三:自我接納。

被羞恥感包圍的人總是覺得“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他們對自己抱有不合理的期待,也總是把愛自己的人推開。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寬容自己的過錯,那我們便會永遠生活在被排斥的擔憂和恐懼中,想要改變這種狀态,就必須學會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就是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時,抛開自我批判的聲音,對自己說:“我承認自己不完美,我接受這樣的自己。”隻有我們全盤接納了自己的好與不好,才能調整期待,對自己設置合理預期,正視自我。

第四:自我關愛。

自我關愛是擺脫羞恥感、治愈自我的核心。曾經遭受過虐待的人,心裡都會産生“我不值得被愛”這種想法。但是,我們隻有先自己愛自己,才能驅散羞恥感,才能敞開心扉享受愛與美好。

所以,我們需要學着關愛自己。在生活中,關注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現這些感受,然後去安撫或者鼓勵自己。我們也要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要過度自我批判、壓抑自己,而是愛自己,多做一些讓自己内心快樂平和的事情。

第五:自我鼓勵。

當我們學會了接納自己、關愛自己後,我們還要不斷地鼓勵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自我鼓勵是我們治愈自己的最關鍵的一步。

要知道,擺脫羞恥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反複陷入之前的自我批判情緒中。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通過自我鼓勵來提醒自己,防止自己重複之前的錯誤。

自我鼓勵就是要我們相信自己,關注自己的優點,關注自己取得的進步。羞恥感的對立面就是自豪感,所以我們要不斷地鼓勵自己,給自己增加這種自豪感,用積極的暗示代替消極的批判,這樣才能一步一步擺脫羞恥感的陰影。

好了,講到這裡,這本書的内容我們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來為大家總結一下。

首先,我們講了什麼是羞恥感,羞恥感就是指受到傷害時就歸咎于自己并且因此感到丢臉的心理;其次,我們講了羞恥感會帶給我們的危害,分别是:出現自我厭惡或自我憎恨心理;忽視自我,變得消極沮喪;導緻極端行為的出現;最後,我們講了如何擺脫羞恥感,作者給出了自我理解、自我寬恕、自我接納、自我關愛、自我鼓勵這五個方法,來幫助我們治愈童年創傷。

與其追求外界的認可,不如從内心珍視自己。隻有學會坦然接納自己、真誠的關愛自己,才能活出精彩美麗的人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