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日記1

...

1

22日晚上八點多,看着孩子氣沖沖地頭也不回地走進校門後,我的心情再一次被無力感包裹地喘不過氣來,生無可戀的感覺,撕心裂肺的傷心難過。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這麼難過?

2

22日,家長群裡班主任發了一些學校新的規章制度,從規章制度可以看出學校下定決心要整治校規校紀,還聘請教研院的老師任德育助理,從今天返校開始檢查學生返校有無攜帶違禁物品除牛奶面包以外的零食。

看到通知後,我第一時間發給兒子,我看見兒子也在認真看。自看到通知到孩子起身去學校這段時間,我在不斷地提醒唠叨孩子不要買牛奶面包以外的食品,孩子每次也都回應我。我為什麼反複提醒呢?因為他以前帶過零食,方便面等一些違禁品,我擔心這次他明知故犯,存僥幸心理,然後被學校當典型抓,擔心他受處分。

由于今天回校晚了,出發前沒有買面包,我懸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誰知到了學校門口,孩子突然說:要到附近的超市買點吃的。我也擔心他打籃球忘了吃飯,到宿舍餓了沒有吃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就同意他到學校附近的超市去買點吃的。

孩爸開車來到超市門口,孩子下車前說:媽媽,一會兒你給我轉錢就可以了。意思是不讓我跟着他去。

我滿口答應,不一會兒,我也跟着去了超市,我想買一隻燒雞,明天早上吃。

我進了超市,看到兒子在零食貨架前轉悠,我立馬提醒,不能買零食,同時我也在找我想要買的燒雞,結果這個超市沒有。

我就跟着兒子一起轉,嘴裡時刻提醒着孩子,指着面包的貨架子說:“面包在這兒。”言外之意就是讓他隻買面包不買别的。

“媽,你去車裡等我。”兒子有點不耐煩了說道。

我怕他不高興,就站在門口等他,不再跟着他轉。

不一會兒,兒子提着籃子走過來結賬,我伸長了脖子看他籃子裡有沒有違禁品?

籃子東西太多,也沒看到有無違禁品,我稍稍松了一口氣。

這時兒子又催我上車去等他,他越催我,我越覺得有鬼,所以站在那不動,看着他一樣的一樣的把東西拿出來,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一瓶RIO飲料酒,我立馬上前制止,可是沒有用,兒子掃完碼拿着東西氣沖沖地說:“你越不願意讓我買啥,我就越買啥,誰讓你不相信我,這是飲料不是酒。”

“我沒有不相信你,我在這兒等着你一塊上車不對嗎?我是好心呀!上次小明停課就因為喝了飲料啤酒,所以這個不能帶進學校。”我滿懷委屈地說道。

此時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暴露出來的種種不相信的行為早已出賣了我自己。

兒子氣沖沖地走出超市,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道這帳該不該結?我腦海裡演繹着不結帳的後果?

此時我想到樊登的一句話:孩子和家長的鬥争,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劇;如果家長赢了,是悲劇。

所以,經過再三斟酌,我選擇結帳。

回到車裡,我再次繼續試着給兒子說:“這個飲料酒不能帶進學校,這是違禁品,小明上周就是因為喝了飲料啤酒被學校停課一周的。”

此時,兒子已經聽不進去我說什麼了,他很氣憤地說:“你不相信我,我讓你回車裡等我,你不聽,所以我就買。”

聽了兒子這句話,我的情緒也上來了,說:“我說話你不是也不聽嗎?我不讓你不幹什麼,你也沒有聽我的,我為什麼就得那麼聽你的呢?”

看得出來兒子很生氣,我也是氣鼓鼓地,此時我想到我很崇拜的一位老師的話:溝通無效不如不溝通。

我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孩子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我也在氣頭上說不出好話,所以我選擇閉嘴。

車裡鴉雀無聲,彌漫着濃濃的火藥味。孩爸也很識趣,隻當司機。

再次來到學校門口,我壓抑住心中的怒火,柔聲細語的對孩子說:“兒子,把RIO放車裡,周五媽媽接你時,給你帶着。”

兒子根本不聽那一套,氣沖沖地拉開車門,拿着行李就沖進了校門。

3

看着兒子走進校門,我的心裡徹底坍塌了,心裡發出這樣的聲音:養孩子有什麼用?我這麼努力的學習,這麼努力的改變,孩子都沒有看到,還是這樣。我想放棄,不想管他了,他愛咋地就咋地吧,我再努力,他不努力也沒用……。

其實此時我是無力的,無助的,更是無奈的,喪失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縱容自己的壞情緒蔓延。

壞情緒發酵到一定程度,突然這樣的話語由内往外冒出來:你家孩子到現在都不知道和别人發生矛盾後如何去和解,你們家缺少和解這個環節。

是呀!當大人和孩子發生矛盾時,邁出第一步的肯定是家長,就因為你是家長,這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我冷靜下來,試着和兒子和解,給兒子發了信息:兒子,媽媽是相信你的,你冤枉我了,加一個哭臉。我相信你的自制力,相信你能掌握你的行為與時間,更相信你能掌控好你的手機。媽媽又一次好心沒辦好事,沒有考慮到你的感受?下次我一定注意。”

兒子給我回複“沒事”兩個字。

我半調侃的回複道:“謝謝你的寬宏大量。”

一個小時後,我們到家了,我又給兒子發了一條信息:“做好防護,勤洗手啊,明天别忘交手機,我們到家了,放心吧!晚安!”

“行,晚安!”兒子回複道。

4

在梳理整個過程時我發現,當我給兒子發出和解的信息後,我的心情也沒有那麼糟了,一下釋然了,壞情緒也消失了。當時我覺得自己很冤枉,感覺自己沒有不相信孩子,可是我在進行梳理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就是不相信,如果我是孩子,我也會很不舒服,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就買,物極必反。

雖然心情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擔憂還是存在,擔心孩子帶了違禁品被學校當典型抓,因為這周是學校的嚴打期。

帶着這份擔憂,我爬樓翻閱着之前報的家校溝通訓練營的信息,突然這樣的金句賞析映入我的眼簾: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覺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産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

深以為然!所以擔憂也消失了,安然睡覺。

第二天上午,班主任在家長群發出這樣的信息:各位家長,

普高部11月22日在學校大門對返校學生所帶物品進行檢查,共查出23名同學攜帶零食,方便面等禁帶品,其中17名同學的直接由家長帶回,另有6名同學的交由班主任保管,周五放學返還學生帶回家。高中階段學生正處在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學校期望廣大家長與學校密切配合,不要給孩子帶小食品方便面等垃圾食品,學校也會加大檢查力度,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健康成長,實現我們共同的夙願!

我竊喜,踏實,放心。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