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老師幫忙找一下高一中國地圖出版社地理必修一的複習資料以下是目錄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
題目:
請老師幫忙找一下高一中國地圖出版社地理必修一的複習資料以下是目錄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三章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
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請儘量詳細些最好有配圖謝謝!
複習要用。
解答:
解題思路: 主要考查高中地理知識及高中地理知識的應用。
解題過程:
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歸納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地球在宇宙中
1、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依次是:總星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2、 太陽系:1) 組成成員:太陽(中心天體)、八顆行星及衛星、矮行星、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物質組成。
2)按八顆行星的分類,寫出八大行星的名稱:
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小行星帶。
3、 地球: 1) 普通性:在太陽系八顆行星中,就大小和質量而言,地球在太陽系中並不顯眼。
2) 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宜的溫度
自身物質條件 體積、質量適中——有適合生物生長的大氣
存在生命的條件 原始海洋的形成——水
外部條件 穩定的光照條件
安全的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 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黑子(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光球層)
耀斑(出現在太陽大氣的色球層)
太陽活動的周期爲11年。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黑子與降水
② 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耀斑爆發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③ 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產生磁暴現象、出現極光現象
④ 產生自然災害:地球上的水旱災害
3、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太陽能量來源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
4、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爲地球提供光和熱,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如煤、石油。
2)維持地表溫度,爲地球上的水循環、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提供了能量。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運動的特點:
地球運 動
圍繞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轉
運動
地軸
自西向東
北逆南順
恆星日(真正周期)
太陽日(晝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時,南北極點爲0
線速度:赤道最大,向兩級遞減
公轉
運動
太陽
自西向東
恆星年(真正周期)
回歸年
近日點:(1月初) 快
遠日點:(7月初) 慢
2、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 (書本18頁圖1-3-5)
黃赤交角:概念: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 度數:目前是23°26′
產生的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圖(圖自畫)(書本19頁圖1-3-6)
回歸年:是以春分日爲參考點的。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日的時間間隔。
………………………………………… 23°26′N
0 °
……………………………………… 23°26′S
4、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晨昏線 晨線:由黑夜到白天
1)產生晝夜更替 昏線:由白天到黑夜
晝夜更替 周期:24時
意義:使地面白天增溫不至於過分炎熱,夜晚冷卻時不至於過分寒冷,保證了地球上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
2) 產生地方時
① 定義: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叫地方時。 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② 特點: 東早西晚 15 °/時 4°/分鐘
③ 計算公式: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時差(東「+」西「—」)
④ 區時:① 定義:每一時區,以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爲該區區時。
5、計算公式:求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東「+」西「—」)
6、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120 °E地方時
3)使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偏移規律: 沿運動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無偏轉
4)地球呈橢球體也和地球自轉有一定關係
5、 地球公轉與自轉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地理意義
1)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書本21頁)
概念: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現在正午。
規律: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爲90度
正午太陽高度角總是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2)晝夜長短的變化:
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爲例)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爲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大於夜長,並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後)—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爲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晝長小於夜長,並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圈內出現極極夜;南半球則相反。
二分二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節氣
太陽直射點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春分
秋分
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晝長爲12小時
夏至
北回歸線
最大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
最小值:南半球
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
現象(南半球則相反)
冬至
南回歸線
最大值: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
最小值:北半球
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
現象(南半球則相反)
3)四季更替:
從天文上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季節;冬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高度角最小的季節;春秋二季是冬夏的過渡季節。
第四節 地球的圈層結構(參考書本24頁到28頁)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大氣受熱過程
(1)大氣受熱過程主要表現爲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太陽輻射進入大氣層後在大氣和地面之間的轉化過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圖來表示:
(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有三種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無選擇性,而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輻射波長不同而有選擇性。吸收作用的選擇性表現最明顯的是,大氣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輻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輻射,而大氣對太陽輻射中能量最強的可見光吸收能力最差。散射作用表現最明顯的爲:空氣分子對太陽輻射的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的藍色光、紫色光散射作用最強,故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只有反射作用對輻射波長沒有選擇性。總的來說,通過大氣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種作用,太陽輻射被削弱的主要是紅外線、紫外線以及可見光的短波部分(藍、紫色光),而可見光的絕大部分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這對地面獲得太陽輻射而增溫具有重要意義。
(3)太陽輻射到達地球以後在地面與大氣之間的能量轉換過程
太陽輻射到達地表以後,一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反射和散射(包括地面反射),只有約一半左右的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面。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向外放出地面輻射。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同時也向外放出大氣輻射。大氣輻射除極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間,絕大部分又射向地面(大氣逆輻射)。
2.熱力環流
(1)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基本形式
熱力環流是由於地表受熱不均引起的大氣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運動而構成的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形式。這裡要理解較冷的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相對較低,密度大,空氣下沉;較熱的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相對較高,密度小,空氣上升。於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現了氣壓不等的狀況,空氣從高壓流向低壓,從而形成熱力環流。
2) 熱力環流實例,認識海陸風、山谷風及城郊熱力環流
3.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的成因及形成過程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產生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大氣要按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即垂直於等壓線方向開始作水平運動,但大氣一旦運動起來馬上就受到地轉偏向力作用,使運動方向發生偏轉(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對於高空風向,只考慮上述兩種力,當上述兩種力達到平衡時,風向平行於等壓線。而對於近地面大氣中的風而言,除受上述兩個力的作用影響外,還受到摩擦力影響,三力達到平衡時,最終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這些是理論上的風向,這隻考慮等壓線平行的情況,而真實的情況是,在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下,等壓線出現了閉合中心。這種氣壓場中,在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氣壓的氣流在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輻合(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輻合);高氣壓(反氣旋)的氣流在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輻散(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輻散)。
4. 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及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1)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
地表不同緯度受熱不均,赤道空氣受熱最多,因而膨脹作上升運動、而極地空氣受熱最少,冷卻收縮作下沉運動。這樣在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存在著氣壓差異,促使空氣由高壓向低壓流動。地面上極地向赤道流動的空氣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偏轉成極地東風;高空赤道上空流向北極上空,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右偏,到30°N附近成爲西風、(由於空氣從赤道上空)源源不斷流來,在此堆積並下沉,致使這裡形成副熱帶高壓(近地面)。而高空形成低壓。在近地面,在氣壓梯度力作用下,大氣由副熱帶高壓帶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形成東北信風。這樣,在赤道與副熱帶地區之間便形成了低緯度環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風,並與極地東風二者在60°N附近相遇,由於西風比極地東風暖而輕,故西風爬升在冷空氣之上,形成極鋒,上升氣流到高空,又分別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氣流在副熱帶地區下沉,於是在副熱帶地區與副極地地區之間構成了中緯度環流圈。由於副極地上升氣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氣壓降低,形成了副極地低氣壓帶。同理,三圈環流在南半球同樣存在。我們把這種不同緯度間大氣運動形成的風帶叫做行星風帶。
(2)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是不考慮海陸分布和地形影響的理想模式。但由於地表是海陸相間分布,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使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溫度有明顯的差異。夏季大陸比海洋增溫快,大陸上形成熱低壓,高壓僅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高壓中心;冬季,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上氣溫比海洋低,陸地上形成高壓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壓中心。因此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使氣壓帶和風帶局部斷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氣壓中心。例如,在亞歐大陸上,冬季形成亞洲高壓,夏季形成亞洲低壓;在太平洋上夏季形成北太平洋高壓,冬季形成北太平洋低壓。
(3) 季風環流的成因及典型季風區
地區
季節
形成原因
風向
性質
氣候類型
東亞
冬季
海陸熱力差異使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太平洋低壓
西北季風
寒冷乾燥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
海陸熱力差異使空氣由太平洋高壓吹向亞洲的印度低壓
東南季風
溫暖溼潤
南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赤道低壓
東北季風
溫和乾燥
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
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風
西南季風
溫暖溼潤
第三章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
第一節 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1.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由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組成。
人文地理環境:人類在自然地理環境基礎上改造形成的人工環境。
2.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太陽輻射(最基本因素)⑵.大氣環流 ⑶.下墊面因素 ① 海陸差異的影響: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侯
②洋流的影響:暖流起增溫增溼作用、寒流起減溫減溼作用
③地形的影響:氣溫隨海拔的增加而遞減。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⑷人類活動釋放廢熱影響大氣的溫度;改變大氣成分,產生「溫室效應」改變下墊面性質,影響局部氣候。
第二節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
1、太陽輻射的緯度間熱量差異和因海陸位置不同導致的水分差異是地理環境產生分異的基本原因。
2. 自然帶:地域分異使地表各種自然要素多呈帶狀分布。 3、「理想大陸」:不考慮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干擾的假想大陸
4.地域分異規律:
地域分異規律
具體表現
分布的地區
形成基礎
緯度地帶性
由赤道向兩極更替(南北方向)
低緯地區,北半球的高緯地區
以熱量爲基礎
經度地帶性
從沿海向內陸更替(東西方向)
中緯度地區
以水分爲基礎
垂直地帶性
從山麓到山頂
海拔較高的山地
水熱狀況隨高度而變化
非地帶性
無一定形式
海陸分布、地形起伏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一節 自然條件對城市及交通線路的影響
一.自然條件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1.地形的影響 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大部分位於瀕海、瀕湖或沿河平原地區。在熱帶地區,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 。 2.氣候的影響 大城市都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帶和氣候條件較優越的沿海地區。
3. 水的影響 ① 影響城市區位—— 河流的入海口處(如上海、廣州)、河流匯合處(武漢、重慶)、水陸交通的轉換處(杭州)、水運起點(贛州)都易形成城市。
② 影響城市形態——位於河流兩岸的城市,往往呈帶狀或組團狀。
4. 礦產的影響
世界上對礦產資源依賴性較大的城市有:英國伯明罕、美國匹茲堡、德國埃森、杜伊斯堡。
我國對礦產資源依賴性較大的城市有:鞍山、包頭、攀枝花、大同、馬鞍山、鶴崗等。
二.自然條件對交通線路的影響
地形平坦處線路平直,總長度小。崎嶇的山地線路彎曲度大
(「之」字型或「8」字型),總長度長。平原、緩丘、山間盆地河谷常有多條交通運輸線通過,線網密度大,山地、陡坡等地線網密度小。
第二節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冷暖乾濕相互交替。 2.近代,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① 農業 有利影響 北半球溫度帶北移,熱量條件更有利於作物生長。
高緯度地區,農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
不利影響 熱帶半乾旱地區,農作物產量下降。中緯度「穀物帶」,糧食生產潛力降低。植物受病蟲害的範圍擴大。
② 工業 有利影響 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減少。
不利影響 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使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的工業活動承受的壓力和負擔加重。
③ 人類健康:夏季持續高溫,使人的死亡數量相對增加 ,增加疾病的傳播範圍。
④ 海平面和海岸帶: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部分沿海地區被淹沒;地下水位升高,導致土壤鹽漬化;破壞港口設備,影響航運;影響沿海水產養殖業。
⑤ 生態系統 破壞生態平衡 如土地荒漠化日益嚴重
第三節 寒潮
1.概念:冬半年強冷空氣入侵造成的劇烈降溫現象,並伴有大風、凍害、雨雪等天氣。 2.原因:冬半年強冷氣團從高緯地區向低緯地區移動形成 3. 發生時間:冬春季節
4.危害:①大雪、冰凍等使交通堵塞,電信中斷。② 大風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③ 急劇降溫使農作物遭受凍害。 5.防治措施:監測和預報
第四節 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1. 自然資源 概念:人類可以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能量。
分類: 可再生資源:如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如礦產資源
2.水資源 組成 廣義:陸地水和海洋水
狹義:指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目前廣泛利用的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等。
分布 ① 特點:明顯的地域差異。 ②成因:降水量的空間分布不均勻
③ 指標: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④ 差異:亞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水資源特徵: ① 補給的循環性 ②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 ③ 利用的廣泛性和不可替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