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自傳讀後感讀一本科學家的自傳,並寫一篇讀後感.200字就好,

題目:

科學家自傳讀後感
讀一本科學家的自傳,並寫一篇讀後感.200字就好,

解答:

歷史學家吉本認爲自傳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真實性,「這篇個人生活的敘事文章,必須以真實作爲它的惟一可以推許的特點,這就是嚴肅一點的歷史所應具有的首要品質:赤裸裸的、不怕出醜的真實」.(愛德華·吉本,戴子欽譯,吉本自傳,三聯書店,2002,第1頁)
法國著名自傳詩學家菲力浦·勒熱訥認爲自傳的真實性由「自傳契約」來實現,即在自傳中,作者、敘述者和主人公三者是同一的,「自傳作者在文本伊始便努力用辯白、解釋、先決條件、意圖聲明來建立議中『自傳契約』,這一套慣例目的就是爲了建立一種直接的交流.」(楊國政譯,自傳契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第14頁)但是,人們仍然要問:自傳作者藉助於記憶寫出的自傳是真實的文本嗎?它又在多大程度上展現了自我原貌?
「我活到如今,有多少個自我,我已數不清,也沒法跟他們一一保持聯繫了.……五年前,我不是這個人.那是個年輕小伙子,所作的所說的,我現在是不可能同意的.十年前的我是個陌生人.二十、四十年前我已經茫然.」(劉易斯·托馬斯,李紹明譯,水母與蝸牛—一個生物觀察者的手記,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第34頁)這段話可用來說明自傳的真實性受到兩方面的制約,一是記憶的脆弱性問題,二是自我的多重性與多變性問題.
首先,記憶本身是脆弱的,隨著時間而減弱,記憶的事件容易產生歪曲.美國著名記憶學專家丹尼爾·夏克特認爲,人們傾向於記住那些低層次的特殊事件,對以天、星期、月爲單位的一般事件的記憶已變得模糊不清,而對某一人生階段如同年、青年和中年等的回憶更是需要重建,自傳是作者憑藉記憶建構且被時間歪曲的產物,「我們所經驗到的對往事的自傳式回憶,實際上是從我們對各生活階段、各一般事件及特殊事件的知識中建構出來的.當我們將所有這些信息組織到一起時,我們便擁有了過去.」(丹尼爾·夏克特,高申春譯,找尋逝去的自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88頁)
其次,生活中的自我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的、變化的和多元的,自我身份的建構依賴於社會和人際交往.自傳是對事件延後的補敘,自傳敘述中的 「自我」與生活中的「自我」開始分離,傳記作者按照需要來有選擇地構建自我形象.按弗洛伊德的理論,一個人存在三種不同的層面的「我」,即 「自我」、「本我」、「超我」.傳記作者往往會掩藏難以啓齒的「本我」的性慾,展現在社會約束下的理性角色的「自我」;或者誇大「本我」的力量,達到一種自欺欺人的記憶滿足.
更重要的是,自傳的虛構是作者主觀願望的產物,目的是爲自己做廣告,爲了自己今後更好地生活,「因爲回憶錄都是出自活人的筆下,而且也是寫給活人閱讀的作品,因此往往會自我粉飾,只有極少數的例外,例如聖奧古斯丁或盧梭的《懺悔錄》,才會坦白地自我披露.大多數的自傳把傳主當成典範,當成受害者,當成智慧的根源,或有時候當成開玩笑的對象.畢竟,還活在世上的自傳作者必須面對活生生的讀者.」(戴維森,人生的編輯者—編輯傳記,載于格羅斯主編的《編輯人的世界》,中國工人出版社,2000,第258頁.)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