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讀後感400字

題目:

求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讀後感400字

解答:

  在對比中表現人物性格是《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突出特點,仔細分析,對我們的寫作學習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面,我們就高中語文第六冊節選的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談談它的八類對比.
  一、 廉頗和藺相如的對比
  這是課文開始就有的對比.一個是上卿,一個是舍人,地位差別非常大,從而爲下文的將相不和埋下伏筆,這也就是爲什麼後來廉頗罵藺相如「素賤人」的原因.這一對比表現了司馬遷老先生在結構上的巧妙.如果沒有了這裡的地位差別對比,下文的將相不和時,就不可能有廉頗的目空一切的話.正是藺相如的出身低賤,爲廉頗攻擊對方找到了自以爲是的理由.同樣,也是在後面的從將相不和到將相和的對比文字中,我們先是看到了廉頗的急躁冒進,不計後果的鹵莽,接著我們又看到了藺相如的沉穩老練,胸懷寬廣,最後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偉大的藺相如-----不計前嫌,也看到了一個同樣偉大的廉頗-----知錯就改.性格對比鮮明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二、 藺相如和繆賢的對比
  爲了表現藺相如的足智多謀,司馬遷爲我們安排了一個材料:藺相如巧計救繆賢.文章通過倆個人對同一個事情的不同認識的對話-----到底應該不應該「亡趙走燕」,表現了藺相如的聰明周到和細緻,但是作爲主人的繆賢卻遠不如藺相如高級,真正的上不如下.
  三、藺相如和諸大臣的對比
  一個秦國易璧的難題讓趙國的大臣們進入了二難推理,「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真正的無可奈何了.但是藺相如一拿到問題就有了方法,告訴趙王:不可不許.語言斬釘截鐵,痛快淋漓.和諸大臣的對比之中,優劣高下,不言自明.
  四、 相如和趙王的對比
  當藺相如告訴趙王秦人易璧「不可不許」後,趙王仍然戰戰兢兢的問「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最後,還是在藺相如保證完璧歸趙後,他才放了心.一個膽小怕事,一個膽大心細,對比寫來,栩栩如生.這樣的對比,在後面的澠池會前到底去不去的討論中,司馬遷給我們有同樣精彩的描寫.先是趙王「畏秦,欲勿行」,後來是廉頗和藺相如的鼓動下的「王遂行」.從這裡,我們看到了趙王的毫無主見,也看到了藺相如的深謀遠慮.
  五、 藺相如和秦王的對比
  完璧歸趙的故事中,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周到細緻,隨機應變,被作者寫的出神入化,叫人拍案叫絕.而與之相對的秦王卻是傻瓜一個,蠢驢一頭,呆頭呆腦地被藺相如戲耍了個不亦樂乎.特別是藺相如在秦王齋戒五日後,沒有了玉璧,這是非常難處理的.但是藺相如畢竟是藺相如,他來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於是秦王在無計可施後,只好「畢禮而歸之」.對於藺相如的高級和秦王的低級,在後面的澠池會上,司馬遷老先生的文字給我們還有同樣表現.秦王本來「不肯擊缶」,但是在藺相如的大無畏的精神面前,這個秦王終於「爲一擊缶」了.相形而見絀,對比是多麼鮮明.
  六、 趙王和秦王的對比
  一個讓人莫名其妙的問題是,一個對待藺相如毫無辦法的傢伙,在對付趙王的問題上卻能遊刃有餘.澠池會上,氣焰囂張的秦王把趙王調戲了個夠,而膽小怕事的趙王卻只有言聽計從,不敢有任何反抗,秦王讓他奏瑟,他也只能「鼓瑟」.其實,這樣的對比從文章開始就有了,對秦王的換璧的要求,趙王是除了害怕還是害怕.害怕「見欺」,害怕「秦兵之來」.趙國國王做到這種程度,讓讀者讀到這裡也只有嘆息的了.
  七、 藺相如和他自己舍人的對比
  這主要表現在藺相如和他的舍人,在如何處理將相不和的態度的對比.在藺相如和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藺相如的深謀遠慮,也看到了舍人的粗淺平庸.「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並不是舍人們認爲的害怕.但是我們看到的文字是,在此之前這些舍人自作聰明的「相與諫」和「請辭去」的要挾.無奈之下,才有了藺相如一番語重心長的告誡和解釋.對比之下,藺相如的性格更加鮮明突出,讀者的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八、 藺相如和廉頗他們自己的前後對比
  這裡既有他們地位變化的前後對比,又有他們自己行動變化的前後對比.藺相如從一個別人的舍人上升到自己養有舍人,「位在廉頗之右」,是他刻苦努力的結果,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同樣,在從將相不和到將相和的過程中,正是廉頗的性格讓他有了前後看似矛盾的舉動.從「宣惡言」到「肉袒負荊」是勇敢直爽的體現,正是直爽不周全才導致鹵莽,而正是勇敢,才能有自己向藺相如的負荊請罪.而正是有了藺相如的深謀遠慮,才有了他的「望見廉頗」「避匿」,才有了他的不想跟廉頗「爭列」,才有了他的與廉頗的「卒相與歡」.一切前後看似矛盾的舉動其實並不矛盾,其實都是統一在人物的性格之中的.
  總之,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八類對比是作者匠心獨運的結果,閱讀時要仔細體會才是.
  還有一個:
  偉大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遷的不朽巨著《史記》有一種無窮的歷史魅力,每次讀來都有新的收穫.《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藺相如可謂是個成功的人物,完璧歸趙後官拜爲上大夫,澠池會後又提升爲上卿,且口碑很好.《刺客列傳》中的荊軻可謂失敗的典型,刺殺秦王沒有成功,反而加速了燕國的滅亡.對此,歷來褒貶不一,有的說是「悲壯地失敗」,有的說是「可恥地失敗」,但「失敗」是無可非議的.兩個人同是門客,同是面對暴虐的秦王,同是處理非常事件,爲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呢?對於一個人的人生,它有怎樣的啓示呢?
  順大勢者成,逆大勢者敗.這裡,勢是指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完璧歸趙」發生在公元前283年,當時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稱霸於世,人才濟濟,誰也不甘示弱.秦國雖日益強大,有吞併六國之心,但苦於對手林立,一時不能得逞.藺相如爲了國家出使秦國,順勢而爲,一舉獲得成功.而56年後,公元前227年,荊軻刺秦王之時,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韓國被消滅,秦統一中國的大勢已定.燕太子丹的太傅鞠武給太子丹分析形勢說:
  「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北有甘泉、穀旦之固,南有涇、渭之沃,擅巴、漢之饒,右隴、蜀之山,左關、之險,民衆而士厲,兵革有餘.意有所出,則長城之南,易水之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你怎能爲了受過欺辱這點兒怨恨就想去觸怒他呢!(太子丹受辱之事是指他作爲人質在秦國時,秦王對他不好,他是從秦國逃回來的.)不久鞠武又對太子丹說:「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一人之後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資怨而助禍矣.夫以鴻毛燎於爐炭之上,必無事矣.且以鷙之秦,行怨暴之怒,豈足道哉!」意思是採取危險的行動卻希望安全,製造禍患而祈求幸福,計謀短淺而結怨很深,爲了結交一個新朋友而不顧國家的大害,這正叫增加仇恨以助長災禍.像鷙一樣兇狠的秦國,一旦對燕國發洩其仇恨殘暴的怨氣,那燕國一定完蛋.對太傅關於形勢的正確分析,太子丹置若罔聞,一心只爲報「見陵」之怨.可見荊軻所爲是逆大勢而動.
  高素質者成,低素質者敗.藺相如是趙國宦官令繆賢的門客,繆賢向趙王說了推薦他的理由:繆賢曾欲背叛趙國去燕國,並說燕王曾與自己私下握手「願結友」.藺相如聽了此事對繆賢說:「當時趙強燕弱,而你又是趙王的心腹.今你背趙去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將捆縛你送回趙國.」藺相如要繆賢「肉袒伏斧質」向趙王請罪.由此可見相如有一種積極主動的愛國精神.接受出使秦國的艱巨任務,也是相如主動承擔的.他向趙王保證:「城入趙而璧留秦,城
  不入趙,臣請完璧歸趙.」相如出使秦國前趙王並未封他什麼官職.後來在「將相和」中相如有意避開廉頗,更顯出他的高品質.
  與之相反,荊軻雖「好讀書擊劍」,但當他「以術說王元君」時,王元君不用他.他又游於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他只得離去,再游於邯鄲,魯勾踐與之搏戰,爭道,結果「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走,遂不復會.」可見荊軻多次爲不受歡迎的人,只是燕國的隱土田光收留了他.當太子丹向荊軻吐露心中的祕密刺殺秦王時,荊軻一口拒絕:「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太子丹向前頓首,請對方不要推讓,荊軻才許諾.隨後荊軻被尊爲
  「上卿」,安置在上等的賓館,「太子日造門下」,給高貴的飲食品,備辦珍奇的東西,隔幾天就送上車騎美女,「姿荊軻所欲」.太子丹完全用金錢美女來收買荊軻.太子丹沒有大度胸懷,急於報私仇,兩次催促荊軻出發,弄得荊軻不顧君臣竟然叱責太子:「何太子之遣!」很顯然,就出使秦國前的個人素質而言,藺相如高,他一心爲國,不爲名不爲利,有主動精神;荊軻低,劍術差,爲名爲利爲女人;太子丹素質更差,不顧國家利益.
  什麼是出使秦國時需要的素質呢?愛國,鎮定自若,臨危不懼,思維活躍,隨之應變,始終掌握主動.這一切藺相如都具備了.相如三次奪回了主動權:第一次秦王將璧「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機警地看出「秦王無意償趙城」,用了一個藉口「璧有瑕,請指示王.」使璧回到自己手中,面對偌大的場面,凶暴的秦王,沒有過人的膽量是想不出這個主意的.第二次秦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住十五都予趙」,相如不被秦王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也騙秦王「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如果藺相如不能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璧再次到秦王手中,恐怕永遠也不得回頭了.第三次相如「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相如充分認識到只有璧離開秦國,璧才安全;也意識到,秦王設那樣的場面,而自己拿不出璧來,會面臨殺身之禍.但這有什麼呢,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秦王終沒有殺相如,因他到底是一位政治家,與「欲引相如去」的「左右」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再看荊軻,雖說進入秦廷後,秦舞陽色變時,荊軻作了巧妙的回答,但關鍵問題是面對因劍長拔不出的秦王和皆沒有武器的羣臣,荊軻竟然沒有能刺傷秦王.他被秦王的淫威懾服了,固有的爲官爲財物爲女人以及不學無術整日與高漸離擊築唱歌的消極一面都在這一刻顯露得淋漓盡致.
  目標切近者成,目標虛幻者敗.凡做成一件事必須要有明確的可能實現的目標.藺相如的目標很明確:或者城入而璧留秦,或者完璧歸趙.而且這兩個目標也是切實可行的.荊軻之行,太子丹爲他定了兩個目標:或者劫得秦王,使秦國全部返回從各國侵占去的土地,或者刺殺秦王,「彼秦大將擅兵在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第一個目標完全不能實現,憑此二人一把匕首就能劫得秦王麼?姑且劫得秦王,又怎麼出去?至於要秦國返回各國
  的土地,更近於笑話,完全是一種虛幻的想法.第二個目標就算刺死了秦王,秦國就起「內亂」嗎?秦國如此強大自有其一套班子實施中央集權的領導,所謂「合縱」諸侯的夢幻早已破滅.其時韓已被秦滅,楚、魏、趙名存實亡,燕、齊危在旦夕,六國大勢已去,早已扶不起來了.如果通過刺殺一個領導人就能改變世界的格局,那就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制定目標要講究實現的可能性,失去切實可行的目標等於蠻幹,而蠻幹沒有不失敗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