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爲話題的作文,不少於800字

題目:

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爲話題的作文,不少於800字
作文作文。

解答:

解題思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單單是讀寫結合,更爲重要的是在「行」中受到教育,學會思考,關注社會和人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杜甫的名言,縱觀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很多是沿著這條路走過來的.我國西漢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爲了寫好《史記》,他到過東海之濱,探過大禹的洞穴,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終於寫成了被魯迅贊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不朽史書.李白一生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所以才寫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著名詩句.如果他沒有親眼見過黃河,他又怎會寫出「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句.杜甫本身就是這句名言的忠實實踐者.他20歲以前北游齊趙,「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引起了多少人對「五嶽獨尊」的嚮往.他身歷戰亂之苦,才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嘆,才有了《三吏》、《三別》這些流傳千古的優秀詩篇.王維不親歷大漠,又怎會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名句.
解題過程:
知行
失去了靈魂的身體,是麻木的;失去了身體的靈魂,是空洞的。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題記
四百年前,二十二歲的徐霞客從江陰出發,去實現自己一生的理想與追求——游遍名山大川。在這次偉大的旅行之前,他的靈魂已經有過一次遠足。相傳徐霞客少年時期嗜書如命,家中有一座專門用來置放書籍的名叫「萬卷樓」的樓閣,這是徐霞客的父親希望他博覽羣書而爲他建造的。這座樓閣中的藏書徐霞客大都認真讀過,幾乎能夠背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家中的藏書漸漸無法滿足他閱讀的需求,於是他便開始四處收集好書,有時因沒有帶錢,他甚至會把自己的衣服當掉。巨大的閱讀量,爲他以後的遠行奠定了基礎。他所閱讀的許多前人的遊記、探險經歷,豐富了他的經驗,這和他在後來的旅行考察中一次次的化險爲夷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這些書籍中描繪的外面那個神奇的世界,讓徐霞客心馳神往,更加堅定了他外出遊歷的決心。在母親的支持和鼓勵下,徐霞客開始了他歷時三十二年的旅行,他遠行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並完成了一部史詩巨著《徐霞客遊記》。
可以說,徐霞客的一生都在旅途中,無論是起初靈魂的旅途亦或是後面身體的征程,他完美地的把「知」與「行」結合在一起。可以說,徐霞客的一生就是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喧囂的世界,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們,卻在不經意間就迷失了。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就那樣渾渾噩噩的活著,迷茫、孤獨的活著。
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這時又爲什麼不給自己一個看見真實自己的機會呢?卸下自己在生活中的那些包袱——它們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人生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爲了自己已忙碌不堪的身心。這將會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必留戀,不必猶豫。來一次一個人的旅行,享受孤獨帶給自己心靈上的放鬆;享受無拘無束,自由不羈的天空;享受擁抱大自然時,所有的疲憊煙消雲散;享受夜晚獨自行走在舊街古巷,那一份淒冷的美好。
沁人心扉的,也可以是靈魂旅途兩旁的墨香。在靈魂的旅行中,靜靜地感受著書中人物的悲喜;細細的品味著書中意境悠遠的詩意;或默默的品讀著、詮釋著書中的哲理。 閱讀可以填補我們內心的空虛。有時,一本好書讓我們如沫春風,就有如在寒冬忽然就有了一束照在身上的溫暖陽光。在微晴的午後,沐浴著陽光,讀一本好書,該是多麼愜意美好的一件事。
如果你感覺到累,感覺到疲倦,那麼,請給自己一次放鬆的旅行。身體,亦或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乃極言多讀書,「行萬里路」是講多遊歷,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面.要求知,首先要「讀萬卷書」,即廣博地學習前人的知識,特別是研習聖賢之說.這實質上是通過博覽羣書獲得間接知識,它是一個人閉門苦讀的過程.孔子年輕時讀書極勤奮,《論語》裡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孟子少時發憤讀書,渾然不知晝夜,遂通《詩》、《書》、《禮》、《易》、《春秋》等經.求知以「博覽羣書」始,實不失爲合理之舉,因爲以個人有限的精力,萬萬不足以親身一一發現、經歷,且無此必要,明智之舉就是通過博覽羣書把已有的知識、學說納入胸中.
博覽羣書有三個步驟:由博覽致博聞,知各種知識或學說之詳,可以「詳說之」,這是第一步,接著通過認真閱讀、思考,把握衆多知識或某學說的要旨、精髓,也就是由「詳說之」返回到用簡單的語言表達知識、學說的精要與大義,就像孔子熟讀《詩經》後一言蔽之爲「思無邪」一樣,如此又進了一步;在把握了知識的要旨之後,經過考察、比較,可知其好壞,進而「擇其善者而從之」.在學習、研究年鑑、評說前人學說的過程中,有心得,有見解,可以發之,可自成一家之言.這就是「讀萬卷書」的較完整的意義,也是整個求知活動的第一個方面.
但古人認爲,只讀書是不夠的,「聞之不見,雖「必謬」,又「聞之不若見之」,因此博覽羣書之後,必進入求知的第二步,即遍游各地,親見親歷,這稱「遊學」.遊學很早以來就是個傳統.孔子曾週遊國;孟子閉門讀書多年之後也週遊各國,成爲當時有名的游士,「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司馬遷十年苦讀之後,負起行囊遍游天下,竟依依不思歸.「學」的益處大致有:一可親見親歷,增長見識,謂多見而識之;二是通過遊歷可以印證從書上得來的「知」;三是通過親歷親見可以考察事物的變化及其化原因,即孔子講的「我之游,觀其所變」;四是可在遊歷中將自己的知識和學說施之於「行」.孔子、老子、孟子都有遊說列國的經歷,他們極力勸說君主用自己的政治倫理學說,以使自己的政治抱負得以施展.「遊學」既可獲得新知識,又可驗證學來的間接知識,此外還有機會在實際生活中推行自己的見解學說,無怪乎古人要「行萬里路」了.
首先「讀萬卷書」,獲得滿腹經綸,再「行萬里路」,親歷躬行、參證精思,知識水平就會飛躍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種求知模式原先爲古代先哲所採用,由於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就逐步爲人們普遍接受,成爲歷代讀書人求知的基本模式。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