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筆||冬至時節·太極圖

随筆||冬至時節·太極圖

...

你知道這個神奇的太極圖是怎麼來的嗎?有人說它是玄學圖案,是封建迷信,哪有什麼來曆?我想告訴你,其實它源自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那就是冬至。從冬至衍生出了一套中國人獨有的看待宇宙萬物的哲學思想,它是妥妥的唯物主義。

當地球公轉到黃金270°的時候,北半球就會迎來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這本是地球上普普通通的一天,但是中華文明的先祖卻敏銳地注意到了它。農耕文化成熟的華夏民族最看重天氣對糧食生産的影響,經過多年觀察,我們的先民終于找到了解開季節交替奧秘的鑰匙。原來,每一輪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竟然都藏着一個精确的起點。那一天太陽的入射角最低影子最長那一天,古人就取名為冬至。

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天文曆法,就從這裡開始。古人每天觀測日影發現:隻要翻過冬至後面的每一天,陽光就會擡高一寸。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一天,陽光高懸,頭頂日影縮到最短于冬至,正好相反,于是取名為夏至。之後,太陽再次遠離。白晝變短,黑夜拉長,直到下一個冬至來臨,這就是地球的公轉周期——年。

...

古人把一年裡每天的日影位置,全都畫在紙上。把這些日影軌迹連起來,便得到了一個新型圖案,并用陰陽兩氣來加以區分,其中黑色為陰氣,代表寒冷與黑夜;白色為陽氣,代表溫暖與白天。一年的晝夜變化在一張圖上便一目了然,為了更好地表現出陰陽的此消彼長變化過程,古人将這個新型圖翻轉一半就得到了原始太極圖。

所謂太,就是大、極端的意思。于是極陰的冬至日叫太陰,極陽的夏至日叫太陽。它們正好位于太極圖的兩端,這就叫作太極生兩儀。兩儀确定以後,模糊的氣候終于能精确的劃分為兩段:一段由寒變暖,一段由暖變寒。由此也很容易發現:一年中還有兩天非常特殊,它們日夜均分陰陽平衡,它們是冷暖變化過程中的交錯點,叫做春分、秋分,這便是兩儀生四象。如果再往下切分,加上少陽中氣,太陰中氣,少陰中氣,太陽中氣四個點,就是四象生八卦。

八卦上的陰陽變化,其實就是四季輪替。它代表了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亡的自然規律。如果你繼續往下切分,就能從八卦圖上得到24節氣。戰國時期的《周髀算經》裡已經完整地記錄了24節氣日的日影長度,放到太極圖上完全吻合。然後太極圖上不是還有兩個魚眼嗎?它們又是從哪來的呢?

...

...

古人覺得雖然冬至、夏至是陰陽的頂點,但那兩天也不是純粹的黑夜,或白天他們依然有日有夜,于是這兩天,也就是兩儀上各加一點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盛極而衰,也會否極泰來,這就是完整的太極圖。

所以看到了吧?這個圖是我們祖先對天地規律的總結。它清晰地标出每一天的陰陽力量對比,也讓你看到變化才是永恒不變的規律。它教會我們一個其他民族沒有的獨特理念,這個理念就叫勢。冬至陰氣最盛,都說陽氣從這一天開始回歸,但實際上你完全感受不到天氣變暖,反而是越來越冷,冷到你懷疑陽氣真的上升了嗎?直到你熬過小寒和大寒30天,等來立春,你才會真正體會到溫暖降臨,這就是勢。

勢是事物發展的轉折點,是性質發生轉變的起點,它代表了未來的精神力量,卻未必在當下就顯現。我們中國人不管做什麼,都喜歡說一句“順應形勢”。什麼叫形勢?形,就是外在的表現,就是當下;勢,才是内在方向,它是一股緩慢聚集卻無可阻擋的力量。如同涓涓細流,悄然彙成大海。

...

...

這一點是其他民族永遠無法理解的,他們隻關注形,現狀是什麼樣,就認定是什麼樣。沒有耐心,沒有前瞻。一朝成功,就得意忘形;遭遇打擊,就一蹶不振,迅速作鳥獸散。隻有中國人才懂什麼叫勢,雖然我很弱小,還處在低谷,但是我知道:眼前這一時一刻,不過是表象之形。

蓬勃的勢,一旦蓄積而成,必如星星之火,終将燎原。你看,2300年前,地處西北邊陲的秦孝公啟用商鞅,獎勵軍功,打破世俗偏見。這就奠定了138年後嬴政統一天下的大勢。1927年,内憂外患,南昌起義打響了革命第一槍。雖然後面還有更危險的至暗時刻在等着,但它就是開啟了百年奮鬥、華夏複興的大勢。

真正有智慧的人,從那時最積貧積弱的“形”中已經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勢,因為他們相信:冬至一到,攻守之勢異也;黑夜再長,終将天明。你說這樣的眼光和信念從何而來?從7000年前伏羲創制的八卦圖而來,從4000年前石家河遺址陶紡輪上的原始太極圖案而來,從蔡邕在《九勢》中說的“陰陽既生,形勢出矣”中而來。

陰陽交替,生生不息,中國先民在上古時期就通過節氣的變換,參透了勢的規律。教會我們:順境時,居安思危;逆境中,堅守希望——這就是華夏文明始終屹立不倒的哲學内核。面對這樣的智慧,我們不該表示敬意嗎?又是一個冬至到來,陽氣複生的時刻。我也祝你冬至快樂,前路光明。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